一种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1100发布日期:2022-02-09 12:2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直径

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制造铜网屏蔽高速编织机所用纱锭需要由辅助的并丝工序来提供,即将4-8根单丝(直径0.15-0.3mm)合成一股。但在并丝过程中存在单丝之间张力不均匀、压线、单丝易断等现象。传统并丝放线及张力控制装置主要存在问题如下:放线盘具一般为φ125mm线盘,储线量太少,需要频繁换盘,影响生产效率提升;并丝过程中单丝拉断或张力不匀翘起会造成高速编织机编织时铜网表面不光滑、不圆整,甚至出现“漏网”现象,并且还会继续影响到下一步护套工序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直径≤0.5mm铜线在单丝放线过程中或并丝过程中多根单丝之间张力不均匀、压线、单丝易断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加大并丝放线盘具储线量,以独特的单丝放线张力控制方式,有效控制单丝放线张力,并通过专用支架将每根单丝顺利导出。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放线盘(1)、多个张力网放线机构(2)、单丝导出机构(4);放线盘(1)的数量和张力网放线机构(2)的数量相同,张力网放线机构(2)包括压盖(5)、张力放线盘(6),压盖(5)安装于张力放线盘(6)的顶部,张力放线盘(6)安装于放线盘(1)的顶部;单丝导出机构(4)包括多个过线导轮(8)、多个过线模(10)、支架(12),多个过线导轮(8)均安装于支架(12)的顶部,多个过线模(10)均安装于支架(12)的上部,过线导轮(8)的数量和过线模(10)的数量相同;多个放线盘(1)放置于地面上,放线盘(1)上缠绕有铜丝(3),铜丝(3)依次经过张力放线盘(6)、过线模(10)、过线导轮(8)后通过并丝机进行并丝。
6.根据上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过线导轮(8)均安装于支架(12)顶部的端部,多个过线模(10)均安装于支架(12)的侧面。
7.根据上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网放线机构(2)还包括提手(14)、多根尼龙丝(7),提手(14)安装于压盖(5)的顶部并与张力放线盘(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多根尼龙丝(7)等间距分布于张力放线盘(6)上,铜丝(3)从尼龙丝(7)的间隙引出。
8.根据上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导出机构(4)还包括多个导轮轴杆(9),导轮轴杆(9)的数量与过线导轮(8)的数量相同,过线导轮(8)套装于导轮轴杆(9)上。
9.根据上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导轮(8)
通过过线导轮支架(11)安装于支架(12)的顶部,过线导轮支架(11)的一端与过线导轮(8)连接,过线导轮支架(11)的另一端与支架(12)的顶部连接。
10.根据上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的下部安装有连杆(13)。
11.根据上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盘(1)的直径为300mm-630mm。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用于电线电缆制造和电线电缆装备制造企业铜网屏蔽高速编制机的并丝机、镀锡机、束线机等线缆制造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大并丝放线盘具储线量,以独特的单丝放线张力控制方式,有效控制单丝放线张力,能够防止单丝放出过程中张力不均匀、压线、单丝易断等现象。单丝导出机构安装有过线模和阶梯式过线导轮,使单丝顺利转向、导出,且不刮线,使用简单方便;张力网放线机构根据铜丝线径,通过更换尼龙丝的直径或调整尼龙丝之间的密度,保证放出单线张力的一致性,达到有效控制单丝放出张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保证并丝过程中单丝张力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使得编织工序铜网表面圆整、光滑,“毛头”、“漏网”现象较少,而且护套工序很少出现因张力不均单丝突起造成的击穿质量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左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丝导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3的左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张力网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包括多个放线盘1、多个张力网放线机构2、单丝导出机构4;放线盘1的数量和张力网放线机构2的数量相同,放线盘1的直径为300mm-630mm。张力网放线机构2包括压盖5、张力放线盘6,压盖5安装于张力放线盘6的顶部,张力放线盘6安装于放线盘1的顶部;张力网放线机构2还包括提手14、多根尼龙丝7,提手14安装于压盖5的顶部并与张力放线盘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多根尼龙丝7等间距分布于张力放线盘6上,铜丝3从尼龙丝7的间隙引出。通过更换尼龙丝的直径或调整尼龙丝之间的间距,保证放出铜丝3单线张力的一致性,达到有效控制单丝放出张力的目的。单丝导出机构4包括多个过线导轮8、多个过线模10、支架12,过线导轮8为阶梯式过线导轮,过线导轮的角度和位置对单丝的汇集和顺畅行进至关重要。多个过线导轮8均安装于支架12的顶端部,多个过线模10均安装于支架12的上部,多个过线模10均安装于支架12的侧面。过线导轮8通过过线导轮支架11安装于支架12的顶部,过线导轮支架11的一端与过线导轮8连接,过线导轮支架11的另一端与支架12的顶部连接。支架12的下部安装有连杆13。过线导轮8的数量和过线模10的数量相同。单丝导出机构4还包括多个导轮轴杆9,导轮轴杆9的数量与过线导轮8的数量相同,过线导轮8套装于导轮轴杆9上。多个放线盘1放置于
地面上,放线盘1上缠绕有铜丝3,铜丝3依次经过张力放线盘6上的尼龙丝7之间、过线模10、过线导轮8后通过并丝机进行并丝。


技术特征:
1.一种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放线盘(1)、多个张力网放线机构(2)、单丝导出机构(4);放线盘(1)的数量和张力网放线机构(2)的数量相同,张力网放线机构(2)包括压盖(5)、张力放线盘(6),压盖(5)安装于张力放线盘(6)的顶部,张力放线盘(6)安装于放线盘(1)的顶部;单丝导出机构(4)包括多个过线导轮(8)、多个过线模(10)、支架(12),多个过线导轮(8)均安装于支架(12)的顶部,多个过线模(10)均安装于支架(12)的上部,过线导轮(8)的数量和过线模(10)的数量相同;多个放线盘(1)放置于地面上,放线盘(1)上缠绕有铜丝(3),铜丝(3)依次经过张力放线盘(6)、过线模(10)、过线导轮(8)后通过并丝机进行并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过线导轮(8)均安装于支架(12)顶部的端部,多个过线模(10)均安装于支架(12)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网放线机构(2)还包括提手(14)、多根尼龙丝(7),提手(14)安装于压盖(5)的顶部并与张力放线盘(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多根尼龙丝(7)等间距分布于张力放线盘(6)上,铜丝(3)从尼龙丝(7)的间隙引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导出机构(4)还包括多个导轮轴杆(9),导轮轴杆(9)的数量与过线导轮(8)的数量相同,过线导轮(8)套装于导轮轴杆(9)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导轮(8)通过过线导轮支架(11)安装于支架(12)的顶部,过线导轮支架(11)的一端与过线导轮(8)连接,过线导轮支架(11)的另一端与支架(12)的顶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的下部安装有连杆(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盘(1)的直径为300mm-63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径≤0.5mm铜丝的放线及张力装置,包括多个放线盘(1)、多个张力网放线机构(2)、单丝导出机构(4);张力网放线机构(2)包括压盖(5)、张力放线盘(6),压盖安装于张力放线盘的顶部,张力放线盘安装于放线盘的顶部;单丝导出机构包括多个过线导轮(8)、多个过线模(10)、支架(12),多个过线导轮均安装于支架的顶部,多个过线模均安装于支架的上部;多个放线盘安装于地面上,放线盘上缠绕有铜丝(3),铜丝依次经过张力放线盘、过线模、过线导轮后通过编织机进行编织。本实用新型装置有效控制单丝放线张力,并通过专用支架将每根单丝顺利导出。单丝顺利导出。单丝顺利导出。


技术研发人员:雷洪浪 张红梅 张宏涛 王忠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2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