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9637发布日期:2022-12-16 23:0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接收线圈的绕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发展越来越快速的节奏下,波及的区域越来越大,而传递的能量的方式还是以线圈为主,在这样的工业背景下,对线圈的接收方式也颇受大家关注。
3.目前,对铜线进行接收线圈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完全自动化操作,这种方式效果较高,机械设备复杂,且机械设备体积大、造价昂贵,一些中小型企业完全没有能力购买与使用;第二种完全靠手工操作,这种方式的效率低下、绕线质量参差不齐,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一般限于小型企业,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第三种是一些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一边采用智能控制,一边加入人工操作,使得人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这样又增加的生产成本又浪费了人力。
4.特别是一些农民,现在每个家庭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家里的田都交给年迈的父母或妻子,在稻田需要抽水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抽水机长长的电线的收卷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传统都是手工操作,费事、费力。
5.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且一次能绕多个线圈的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旨在解决加工成本昂贵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间部位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通过安装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安装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连接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第一绕线筒,所述第一绕线筒水平对应第二绕线筒,所述第二绕线筒通过第二转盘固定,所述第二转盘连接所述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方向转盘,所述方向转盘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线支架,所述固定线支架下端设置有滑道。
9.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线支架由滑道支架和导向线支架组成。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线支架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导向线支架与所述滑道支架通过螺丝紧固连接。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滑道设置凸型结构设计。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置为凹型结构设计。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线筒、第二绕线筒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绕线筒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二绕线筒通过螺丝紧固连接。
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线筒与所述第二绕线筒采用圆形凹槽设计。
15.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设置了所述转轴、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方向转盘、所述第一绕线筒、所述第二绕线筒,所以可以很好的对线圈进行人工接收线圈,节省了自动化程序,节省了经济成本;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所述固定线支架、所述滑道。对于线圈的绕线厚底可以进行人工调配,提高了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视图;
17.图2是图1中a处局部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轴承孔7,第一轴承孔7通过安装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6上安装转轴8,转轴8通过连接第一转盘3,第一转盘3上设置第一绕线筒2,第二绕线筒9通过第二转盘15固定,第二转盘15连接转轴8,转轴8设置有第二轴承12,转轴8的一端设置有方向转盘5,方向转盘5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线支架4,固定线支架下端设置有滑道10。
21.固定线支架4由滑道支架13和导向线支架14组成,对于线圈的绕线厚度可以通过人工进行自主调配,提高了可操作性,增加了线圈的多样性。
22.导向线支架14设置有螺纹连接孔,导向线支架14与滑道支架13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方便了导向线支架14与滑道支架13的固定与拆卸。
23.滑道10设置凸型结构设计,结构简单,且结构稳定,方便导向线支架4的直线滑动。
24.底座1设置为凹型结构设计,节省了材料,使空间的实用更合理,使结构更美观。
25.第一绕线筒2、第二绕线筒9设置有螺纹连接孔,第一转盘3与第一绕线筒2通过螺丝紧固连接、第二转盘15与第二绕线筒9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方便了第一绕线筒2与第二绕线筒9的固定与拆卸。
26.第一绕线筒2与第二绕线筒9采用圆形凹槽设计,使得第一绕线筒2、第二绕线筒9转动更加稳定。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人工转动方向转盘5使转轴8转动,带动第一绕线筒2、第二绕线筒9转动,调节导向线支架14在滑道10上的位置,能够达到对指定第一绕线筒2、第二绕线筒9上圆形凹槽处进行接收线圈。
28.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设置了转轴8、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12、方向转盘5、第一绕线筒2、第二绕线筒9,所以可以很好的对线圈进行人工接收线圈,节省了自动化程序,节省了经济成本;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固定线支架4、滑道10。对于线圈的绕线厚底可以进行人工调配,提高了可操作性。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轴承孔(7),所述第一轴承孔(7)通过安装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6)上安装转轴(8),所述转轴(8)通过连接第一转盘(3),所述第一转盘(3)上设置第一绕线筒(2),所述第一绕线筒(2)水平对应第二绕线筒(9),所述第二绕线筒(9)通过第二转盘(15)固定,所述第二转盘(15)连接所述转轴(8),所述转轴(8)设置有第二轴承(11),所述转轴(8)的一端设置有方向转盘(5),所述方向转盘(5)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线支架(4),所述固定线支架(4)下端设置有滑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线支架(4)由滑道支架(13)和导向线支架(14)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线支架(14)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导向线支架(14)与所述滑道支架(13)通过螺丝紧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0)设置凸型结构设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为凹型结构设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筒(2)、第二绕线筒(9)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转盘(3)与所述第一绕线筒(2)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转盘(15)与所述第二绕线筒(9)通过螺丝紧固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筒(2)与所述第二绕线筒(9)采用圆形凹槽设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接收线圈的绕线领域,提供了一种接收线圈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中间部位设置有轴承孔,轴承孔通过安装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上安装转轴,转轴通过连接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上设置第一绕线筒,第一绕线筒水平对应第二绕线筒,第二绕线筒通过第二转盘固定,第二转盘连接转轴,转轴设置有第二轴承,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方向转盘,方向转盘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线支架,固定线支架下端设置有滑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利用人工对机械的操作,可以很好的对线圈进行一个接收绕线工作,提高了可操作性和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可操作性和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可操作性和降低了经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吕聪 李晓祺 段仁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智德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1
技术公布日:2022/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