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移动式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2571发布日期:2022-03-23 15:3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移动式吊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幕墙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移动式吊篮。


背景技术:

2.目前,幕墙施工中,主流的施工方式采用的是钢管脚手架以及吊篮。在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层建筑上,相较于钢管脚手架而言,吊篮因其成本低、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灵活多变等特点,逐渐成为幕墙施工的第一选择。
3.但是,对于有些工程,考虑到各种因素,在进行幕墙施工时并不会选择满铺吊篮,而是需要对吊篮进行二次移位,那么针对传统的吊篮则需要先进行拆除,然后将配件转运至相应位置,重新组装并检测合格后投入使用,这一转运过程不仅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会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移动式吊篮,能够实现吊篮的整体式移动,避免了传统吊篮二次移位的繁琐工序,从而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并且有助于缩短工期。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6.一种新型可移动式吊篮,包括吊篮框体,吊篮框体吊装在悬挂机构前端,吊篮框体底部焊接有转接架,转接架下表面安装有多组万向脚轮;悬挂机构前支架的底座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脚轮,悬挂机构后支架的底座由钢架以及钢板组成,钢板焊接在钢架上表面,钢架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脚轮,钢板上表面布置有配重杆,配重杆与钢板焊接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架的底座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支腿上部插入通孔中,并通过螺栓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架为带有分格的矩形框架结构,转接架的横向分格和纵向分格连接位置处,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万向脚轮。
9.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架两端部以及中部位置处均设置有一组万向脚轮。
10.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架、钢架均由多根壁厚5mm、截面尺寸100
×
100mm的镀锌钢管焊接制成。
11.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厚度为10mm。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篮结构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不仅适用于幕墙施工,还能够应用于其他屋面开阔无障碍的工程项目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吊篮可实现整体式移动,操作简单,无需拆除后重装,避免了因吊篮二次移位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其他工种窝工现象,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有助于缩短工期,同时还能降低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在悬挂机构前支架上设置有支腿,能够进一步保障吊篮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移动式吊篮侧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接架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吊篮框体;2-转接架;3-前支架;4-支腿;5-后支架;6-配重杆;7-万向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移动式吊篮,包括吊篮框体1、转接架2以及悬挂机构,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悬挂机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前支架3、后支架5、配重杆6、支腿4以及若干带有锁止装置的万向脚轮7。
20.如图1、2所示,吊篮框体1吊装在悬挂机构前端,吊篮框体1底部焊接有转接架2,转接架2是由多根壁厚5mm、截面尺寸100
×
100mm的镀锌钢管焊接制成的带有分格的矩形框架结构;转接架2的横向分格和纵向分格连接位置处,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万向脚轮7,安装在转接架2下表面的万向脚轮7的数量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转接架2下表面共安装3组万向脚轮7,即6个万向脚轮7,3组万向脚轮7分别位于转接架2两端部以及中部位置处。
21.如图1、2所示,悬挂机构前支架3的底座下表面也焊接安装有两个万向脚轮7,前支架3的底座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支腿4上部插入通孔中,并通过螺栓固定。悬挂机构后支架5的底座由钢架以及钢板组成,钢架由多根壁厚5mm、截面尺寸100
×
100mm的镀锌钢管焊接制成,钢板焊接在钢架上表面,厚度为10mm;钢架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均焊接安装有万向脚轮7,钢板上表面均匀布置有4根配重杆6,配重杆6与钢板焊接固定,用于提高后支架5的整体稳定性。
22.在进行吊篮二次移动时,首先拧松前支架3底座支腿4上的螺栓,降低支腿4的高度后重新拧紧,将前支架的受力点由支腿4转移至万向脚轮7上,然后松开所有万向脚轮7的锁止装置,确保所有万向脚轮7均可自由移动。接着由多名操作人员通过对讲机进行配合,同时移动悬挂机构和吊篮框体1至下一施工位置,吊篮就位后,将所有万向脚轮7锁死固定,确保所有万向脚轮锁7不会发生位移。然后拧松前支架3底座支腿4上的螺栓,伸长支腿4后重新拧紧,使得支腿4支撑在地面上,前支架3的受力点由万向脚轮7转移至支腿4上,继续进行施工即可,整个转移过程方便快捷,且无需重新拆除搭设吊篮结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有助于缩短工期。
23.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可移动式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篮框体(1),吊篮框体(1)吊装在悬挂机构前端,吊篮框体(1)底部焊接有转接架(2),转接架(2)下表面安装有多组万向脚轮(7);悬挂机构前支架(3)的底座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脚轮(7),悬挂机构后支架(5)的底座由钢架以及钢板组成,钢板焊接在钢架上表面,钢架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脚轮(7),钢板上表面布置有配重杆(6),配重杆(6)与钢板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3)的底座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支腿(4)上部插入通孔中,并通过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架(2)为带有分格的矩形框架结构,转接架(2)的横向分格和纵向分格连接位置处,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万向脚轮(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架(2)两端部以及中部位置处均设置有一组万向脚轮(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架(2)、钢架均由多根壁厚5mm、截面尺寸100
×
100mm的镀锌钢管焊接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式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厚度为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移动式吊篮,利用万向脚轮实现吊篮的整体式移动,操作简单,无需拆除后重装,避免了因吊篮二次移位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其他工种窝工现象,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有助于缩短工期,同时还能降低人力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悬挂机构前支架上设置有支腿,能够进一步保障吊篮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定性和安全性。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昌伟 沈筠 唐潮 谢冬冬 井亚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5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