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11504发布日期:2022-07-01 23:4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酱油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生产线上灌装好的酱油在进行热缩膜包装前,需要人工将套上包装袋的直立的瓶体横置,而后再由传送带送入热缩机内。人工作业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生产效率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自动将瓶体横置的传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
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安装于所述传送带两侧的护板,所述护板和传送带围合成直立的瓶体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辊组件,所述传送辊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旁侧,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入料端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衔接,所述传送辊组件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传送带的水平位置;每块所述护板分别向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入料端一侧弯折并进一步延伸至所述传送辊组件的上方形成弯折部,靠近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前进方向的所述弯折部为第一弯折部,背离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前进方向的所述弯折部为第二弯折部,每块所述护板的拐角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弯折部一侧吊装有具有弹性的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向所述瓶体倾倒的路径一侧弯曲,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底部倚靠于所述传送辊组件的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垫的长度以及弯曲的弧度以所述瓶体倾倒坠落过程中可与所述第一缓冲垫接触并滚落至所述传送辊组件上为限。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上吊装有具有弹性的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一缓冲垫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一缓冲垫之间形成供所述瓶体倾倒后通过的软通道,所述瓶体滚动过程中依次与所述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的底部接触。由此使所述瓶体减速,避免相邻的所述瓶体之间产生较大的碰撞噪音。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垫安装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背面。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垫和所述第二缓冲垫为橡胶垫、气垫、海绵块或水袋中任意一种。
8.本实用新型利用传送带对直立的瓶体进行传送,传送辊组件则用于倾倒横置的瓶体的传送,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和所述传送辊组件的衔接处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与不断向前的传送带配合实现了瓶体的转向以及倾倒,所述第一缓冲垫则在瓶体坠入所述传送辊组件的过程中托住所述瓶体,使其平稳转向进入所述传送辊组件。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实现了瓶体转向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所述传送带和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前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1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装置1和第二传送装置2,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包括传送带11以及安装于所述传送带两侧的护板12,所述护板12和传送带11围合成直立的瓶体(未图示)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包括传送辊组件21,所述传送辊组件21位于所述传送带11的旁侧,所述传送带11与所述传送辊组件21的前进方向同向,所述传送辊组件21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传送带11的水平位置,所述传送辊组件21的入料端211与所述传送带11的出料端111衔接;每块所述护板12分别向所述传送辊组件21的入料端211一侧弯折90
°
并进一步延伸至所述传送辊组件21的上方形成弯折部,靠近所述传送辊组件21的前进方向的所述弯折部为第一弯折部1211,背离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前进方向的所述弯折部为第二弯折部1212,每块所述护板12的拐角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弯折部1212的背面吊装有具有弹性的第一缓冲垫3,所述第一缓冲垫3向所述瓶体倾倒的路径一侧弯曲,所述第一缓冲垫3的底部31倚靠于所述传送辊组件21的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垫3的长度以及弯曲的弧度以所述瓶体倾倒坠落过程中可与所述第一缓冲垫3接触并滚落至所述传送辊组件21上为限。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1211上吊装有具有弹性的第二缓冲垫4,所述第二缓冲垫4与所述第一缓冲垫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垫4的底部41与所述第一缓冲垫3之间形成供所述瓶体倾倒后通过的软通道,所述瓶体滚动过程中依次与所述第一缓冲垫3、所述第二缓冲垫4的底部41接触。
13.工作时,套好包装膜的酱油瓶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顺序前进至护板的拐角处,此时拐角处的酱油瓶受其后面的酱油瓶的推动前倾下坠,下坠的酱油瓶接触到所述第一缓冲垫后滚落至所述传送辊组件的表面,并进一步接触到所述第二缓冲垫的底部实现二次减速,而后由所述传送辊组件将其送入热缩膜包装机。
1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保证瓶体顺利倾倒转向,所述传送带不易过宽,此外,所述传送辊组件的水平位置略低于所述传送带的水平位置即可;所述护板向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入料端一侧弯折的角度不限,只要能保证后面的瓶体可以将前面的瓶体推入传送辊组件上即可;所述第二缓冲垫根据需要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一缓冲垫之间形成供所述瓶体倾倒后通过的软通道,由此使所述瓶体倾倒滚动过程中减速,避免相邻的所述瓶体之间产生较大的碰撞噪音;所述第一缓冲垫安装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背面使安装结构更为紧凑,无需另外在机架上增设第一缓冲垫的安装架;所述第一缓冲垫和所述第二缓冲垫可以为橡胶垫、气垫、海绵块或水袋中任意一种,其硬度只要瓶体倾倒后可以随所述传送辊组件继续前进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前进方向同向,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生产线布局需要设置,例如所述传送辊组件可以设置成环形。
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
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安装于所述传送带两侧的护板,所述护板和所述传送带围合成直立的瓶体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辊组件,所述传送辊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旁侧,所述传送辊组件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传送带的水平位置,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入料端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衔接;每块所述护板分别向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入料端一侧弯折并进一步延伸至所述传送辊组件的上方形成弯折部,靠近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前进方向的所述弯折部为第一弯折部,背离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前进方向的所述弯折部为第二弯折部,每块所述护板的拐角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弯折部一侧吊装有具有弹性的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向瓶体倾倒的路径一侧弯曲,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底部倚靠于所述传送辊组件的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垫的长度以及弯曲的弧度以所述瓶体倾倒坠落过程中可与所述第一缓冲垫接触并滚落至所述传送辊组件上为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吊装有具有弹性的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一缓冲垫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一缓冲垫之间形成供所述瓶体倾倒后通过的软通道,所述瓶体滚动过程中依次与所述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的底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安装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背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和所述第二缓冲垫为橡胶垫、气垫、海绵块或水袋中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酱油生产线的转向传送装置,其包括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和护板,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辊组件,传送辊组件的入料端与传送带的出料端衔接,传送辊组件的水平位置低于传送带的水平位置;每块所述护板分别向所述传送辊组件的入料端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每块所述护板的拐角处圆弧过渡;第二弯折部一侧吊装有具有弹性的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的长度以及弯曲的弧度以所述瓶体倾倒坠落过程中可与所述第一缓冲垫接触并滚落至所述传送辊组件上为限。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实现了瓶体转向的自动化。实现了瓶体转向的自动化。实现了瓶体转向的自动化。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吉百年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