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9516发布日期:2022-04-21 23:4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灌装加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灌装岩煤预裂剂的工装。


背景技术:

2.岩煤预裂剂由几种粉体通过简单物理混合而成,配方组分粉体的粒度主要集中在150-200目。由于粒度极小,导致生产过程中粉尘严重,严重危害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为降低粉尘飞扬,在配方中添加有机液体,降低了药剂的粉尘;降低了药剂的摩擦、静电和冲击感度,提高了药剂本身的安全性能;同时可防止药剂因吸潮结块而影响药剂效果。在配方中增加一定比例的有机液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药剂的粉尘,提高了安全性能,延长了药剂的使用寿命,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粉体的流动性,极大地影响了岩煤预裂剂的生产效率。
3.岩煤预裂剂灌装一直是纯手工操作,粉尘飞扬虽然有所改善,但还是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4.手工灌装岩煤预裂剂,生产效率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大;产品质量差异化大,降低了产品合格率,增大了产品检验频率,增大了产品返工返修率,从而再次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地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消除手工面对面操作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位于上部的沸腾圈、位于中部的支撑柱、位于下部的装底板,所述沸腾圈周边经连接件一与支撑柱上端可拆卸连接,支撑柱下端经连接件二装于装底板上面,装底板与沸腾圈之间形成用于容置多根岩煤预裂剂药柱的容置空间。
7.所述装底板周边有用于与震动台配合装配的装配孔。
8.所述沸腾圈包括圆筒、连接于圆筒下的圆台,圆筒与圆台内壁交接处设有格栅,格栅为容置空间的顶部。
9.所述格栅为平面格栅,格栅的栅条之间间距为岩煤预裂剂药柱的直径。
10.所述装底板中部有圆柱凹槽,圆柱凹槽为容置空间的底部,圆柱凹槽高度高于岩煤预裂剂药柱端盖高度。
11.所述圆筒外壁连接固定架,固定架上有与连接件一配合的通孔一,通孔一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孔,支撑柱上端有与连接件一配合的下安装孔,通孔一、下安装孔组成一完整的与连接件一配合的安装孔。
12.所述支撑柱下端有与连接件二配合的上孔部,装底板上有与连接件二配合的下孔部,上孔部、下孔部组成一完整的与连接件二配合的孔。
13.所述下孔部为沉孔。
14.所述支撑柱为圆柱体,圆柱体上下两端端面都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端面呈倒角
形式。
15.所述圆筒底面、圆台上底面、格栅的直径相等;圆台上底面与格栅的轴线相重合,圆台沿轴向向外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16.本实用新型一种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由沸腾圈、支撑柱和装底板组成。沸腾圈下端采用圆台结构,圆台开口朝外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方便沸腾圈扣上岩煤预裂剂药柱。圆筒与圆台连接处设有格栅,可筛掉大团块物料,防止大团块在流向药柱口时再次团聚;避免大团块物料在震动作用下变得更加密实;因震动作用,格栅可分散大团块,使物料尺寸变小,流向药柱。格栅与药柱口直接相接触,通过震动作用,格栅将物料尺寸减小,尺寸变小的药剂直接流向药柱口,没有再次团聚的机会。装底板圆柱凹槽高度高于药柱端盖高度,用于固定药柱,防止药柱在震动台上不停震动而脱离整个工装。装底板八个角采用倒角形式,防止划伤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岩煤预裂剂药柱的连接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岩煤预裂剂药柱连接的俯视图;
19.图3是沸腾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沸腾圈的俯视图;
21.图5是装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装底板的俯视图;
23.图7是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图1、2中,本实用新型由四个支撑柱2、沸腾圈1和装底板4构成。四个支撑柱2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沸腾圈1,下端通过螺钉连接装底板4。支撑柱2呈圆柱体,支撑柱2上下两端端面都有内螺纹,两端端面呈倒角形式。
25.图3、4中,沸腾圈1是圆筒1-1下连接圆台1-4,圆筒1-1与圆台1-4内壁交接处设有格栅1-3,圆筒外壁连接4个固定架1-2。格栅1-3为平面格栅,格栅1-3的栅条之间间距为岩煤预裂剂药柱3的直径。圆筒1-1底面、圆台1-4上底面、格栅1-3的直径相等;圆台1-4上底面与格栅1-3的轴线相重合,与圆筒1-1的轴线相平行;圆台1-4沿轴向向外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固定架1-2均匀分布在圆筒1-1外壁上,相邻两固定架1-2夹角90
°
。固定架1-2有一通孔一,呈椭圆形;通孔一短轴与固定架1-2轴线102重合。
26.图5、6中,装底板4是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底板,八个角呈倒角形式。装底板4有一个圆柱凹槽4-3。装底板4有八个通孔二4-1,通孔二4-1呈圆柱体;每个通孔二4-1的中心均匀分布在以长方体中心为圆点、直径是ф345
±
0.5mm的圆周上,每两两相邻通孔二4-1的夹角是45
°
。装底板4与八个通孔二4-1的中心相平行,与圆柱体凹槽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装底板4有四个阶梯孔4-2,四个阶梯孔4-2的中心均匀分布在以长方体中心为圆点、直径是ф345
±
0.5mm的圆周上,每两两相邻阶梯孔4-2的夹角是90
°
;阶梯孔4-2反面直径大于阶梯孔4-2正面直径,阶梯孔4-2反面深度小于阶梯孔4-2正面深度。四个阶梯孔4-2与八个通孔二4-1的中心相重合。阶梯孔4-2与相邻通孔二4-1夹角分别是θ1=30
°
和θ2=15
°

27.图7中,2为支撑柱。
28.工作时,四个沉头螺钉从装底板4反面阶梯孔4-2穿入,穿过阶梯孔4-2,穿入支撑柱2一端的内螺纹孔内,将支撑柱2固定在装底板4上;八个内六角螺钉从装底板4正面通孔二4-1穿入,穿过通孔二4-1,穿入震动台上的螺纹孔,将装底板4固定在震动台上,内六角螺钉采用对角式旋入。
29.岩煤预裂剂药柱3中心管和外管依次插入岩煤预裂剂下端的端盖内,中心管、外管之间形成用于加药的环腔,将上述52根岩煤预裂剂药柱3用带子固定在一起,保持岩煤预裂剂下端端盖在同一个平面;再将整个岩煤预裂剂药柱药柱3从支撑柱药柱2的顶端由上至下放入装底板药柱4的圆柱凹槽药柱4-3内;再将沸腾圈1的圆台1-4下底面套在岩煤预裂剂上,用四个螺钉从上穿入沸腾圈通孔一,穿过通孔,穿入支撑柱2内,螺钉采用对角式旋入;将过筛、称量好的岩煤预裂剂倒入沸腾圈1内,启动震动台,开始灌装工序;灌装结束后,取下沸腾圈1和岩煤预裂剂药柱3。
30.采用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可直接避免作业人员与药剂、粉尘接触,直接消除手工面对面操作,解决了作业环境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技术特征:
1.一种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部的沸腾圈(1)、位于中部的支撑柱(2)、位于下部的装底板(4),所述沸腾圈(1)周边经连接件一与支撑柱(2)上端可拆卸连接,支撑柱(2)下端经连接件二装于装底板(4)上面,装底板(4)与沸腾圈(1)之间形成用于容置多根岩煤预裂剂药柱(3)的容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底板(4)周边有用于与震动台配合装配的装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圈(1)包括圆筒(1-1)、连接于圆筒(1-1)下的圆台(1-4),圆筒(1-1)与圆台(1-4)内壁交接处设有格栅(1-3),格栅(1-3)为容置空间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3)为平面格栅,格栅(1-3)的栅条之间间距为岩煤预裂剂药柱(3)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底板(4)中部有圆柱凹槽(4-3),圆柱凹槽(4-3)为容置空间的底部,圆柱凹槽(4-3)高度高于岩煤预裂剂药柱(3)端盖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1)外壁连接固定架(1-2),固定架(1-2)上有与连接件一配合的通孔一,通孔一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孔,支撑柱(2)上端有与连接件一配合的下安装孔,通孔一、下安装孔组成一完整的与连接件一配合的安装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下端有与连接件二配合的上孔部,装底板(4)上有与连接件二配合的下孔部,上孔部、下孔部组成一完整的与连接件二配合的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孔部为沉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为圆柱体,圆柱体上下两端端面都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端面呈倒角形式。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1)底面、圆台(1-4)上底面、格栅(1-3)的直径相等;圆台(1-4)上底面与格栅(1-3)的轴线相重合,圆台(1-4)沿轴向向外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技术总结
一种岩煤预裂剂灌装用工装,包括位于上部的沸腾圈、位于中部的支撑柱、位于下部的装底板,所述沸腾圈周边经连接件一与支撑柱上端可拆卸连接,支撑柱下端经连接件二装于装底板上面,装底板与沸腾圈之间形成用于容置多根岩煤预裂剂药柱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既能消除手工面对面操作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工面对面操作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工面对面操作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尹凯利 宋雷 罗飞 高晓卿 李泽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沃力源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