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粒自动进料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1530发布日期:2022-08-09 22:2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胶粒自动进料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粒自动进料框。


背景技术:

2.橡胶的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单体的合成和精制、聚合过程以及橡胶后处理三部分,后处理是使聚合反应后的物料,经脱除未反应单体、凝聚、脱水、干燥和包装等步骤,最后制得成品橡胶的过程。乳液聚合的凝聚工艺主要采用加电解质或高分子凝聚剂,破坏乳液使胶粒析出。溶液聚合的凝聚工艺以热水凝析为主。凝聚后析出的胶粒,含有大量的水,需脱水、干燥,在这过程中需要用转运装置将含水的胶粒运送至干燥室内,而现有的转运进料装置需要人工进行推动和进料,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进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粒自动进料框,以期望方便橡胶胶粒的进料过程,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胶粒自动进料框,包括料仓、接料槽和移动车体,在底面上铺设有两条轨道和设置有立柱,立柱位于轨道外侧,所述移动车体架设在轨道上且移动车体通过一号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立柱顶部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轨槽,所述料仓外侧壁设置有延伸支座,延伸支座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移动轮设置在轨槽中,两侧移动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贯穿进入料仓中,且在转轴中部设置有翻料叶片,翻料叶片位于料仓中。
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车体上表面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一号电机前侧。
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车体底部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上部穿过移动车体并在液压缸的推出端设置有顶板,液压缸在初始状态时,顶板与移动车体上表面齐平。
8.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支座上设置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所述转轴一端穿过移动轮并在端头上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槽中横纵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接料槽内划分为多个接料腔室,所述接料槽底面为细格栅网。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在地面上铺设轨道并在轨道上设置有移动车体,移动车体用于放置接料槽以承接料仓排放出的物料,料仓外侧的移动轮设置在轨槽中,通过这样使得进料过程能沿x和y轴方向进行进料,在移动车体上设置有液压缸和顶板,以便向上顶出接料槽,在料仓侧部设置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上的转轴贯穿进入料仓并在转轴上设置有翻料叶片,防止物料在排料口处起拱而不利于排出。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接料槽俯视图。
14.图中,1-立柱、2-横梁、3-轨槽、4-移动轮、5-延伸支座、6-料仓、7-转轴、8-翻料叶片、9-二号电机、10-主动轮、11-从动轮、12-皮带、13-移动车体、14-接料槽、141-隔板、142-细格栅网、15-挡板、16-一号电机、17-轨道、18-液压缸、19-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实施例1:
17.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粒自动进料框,包括料仓6、接料槽14和移动车体13,在底面上铺设有两条轨道17和设置有立柱1,立柱1位于轨道17外侧,所述移动车体13架设在轨道17上且移动车体13通过一号电机16进行驱动,在进料时,将接料槽14放置在移动车体13上并将运动车体13移动至料仓6底部,所述立柱1顶部之间设置有横梁2,横梁2上设置有轨槽3,所述料仓6外侧壁设置有延伸支座5,延伸支座5底部设置有移动轮4,移动轮4设置在轨槽3中,以利于料仓6的直线运动,两侧移动轮4之间通过转轴7连接,所述转轴7贯穿进入料仓6中,且在转轴7中部设置有翻料叶片8,翻料叶片8位于料仓6中,在料仓6排料过程中,通过翻料叶片8不断对物料进行翻动以防止物料起拱而不利于排料。
18.实施例2:
1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移动车体13上表面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位于一号电机16前侧,通过设置挡板15以防止接料槽14顶触到一号电机16。
20.实施例3:
2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移动车体13底部设置有液压缸18,优选的液压缸18为4个,液压缸18的上部穿过移动车体13并在液压缸18的推出端设置有顶板19,液压缸18在初始状态时,顶板19与移动车体13上表面齐平,液压缸18顶出时将接料槽14顶出以便于叉车等叉运。
22.实施例4:
2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实现接料槽14能沿横梁2方向移动,所述延伸支座5上设置有二号电机9,二号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10,所述转轴7一端穿过移动轮4并在端头上设置有从动轮11,从动轮11和主动轮10之间通过皮带12连接。
24.实施例5:
2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2所示,所述接料槽14中横纵设置有隔板141,通过隔板141将接料槽14内划分为多个接料腔室,进料时物料落到接料腔室中,所述接料槽14底面为细格栅网142,以沥出物料中的水分。
26.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
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形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胶粒自动进料框,包括料仓(6)、接料槽(14)和移动车体(13),其特征在于:在底面上铺设有两条轨道(17)和设置有立柱(1),立柱(1)位于轨道(17)外侧,所述移动车体(13)架设在轨道(17)上且移动车体(13)通过一号电机(16)进行驱动,所述立柱(1)顶部之间设置有横梁(2),横梁(2)上设置有轨槽(3),所述料仓(6)外侧壁设置有延伸支座(5),延伸支座(5)底部设置有移动轮(4),移动轮(4)设置在轨槽(3)中,两侧移动轮(4)之间通过转轴(7)连接,所述转轴(7)贯穿进入料仓(6)中,且在转轴(7)中部设置有翻料叶片(8),翻料叶片(8)位于料仓(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粒自动进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3)上表面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位于一号电机(16)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粒自动进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3)底部设置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上部穿过移动车体(13)并在液压缸(18)的推出端设置有顶板(19),液压缸(18)在初始状态时,顶板(19)与移动车体(13)上表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粒自动进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支座(5)上设置有二号电机(9),二号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10),所述转轴(7)一端穿过移动轮(4)并在端头上设置有从动轮(11),从动轮(11)和主动轮(10)之间通过皮带(1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粒自动进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槽(14)中横纵设置有隔板(141),通过隔板(141)将接料槽(14)内划分为多个接料腔室,所述接料槽(14)底面为细格栅网(14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粒自动进料框,包括料仓、接料槽和移动车体,在底面上铺设有两条轨道和设置有立柱,立柱位于轨道外侧,所述移动车体架设在轨道上且移动车体通过一号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立柱顶部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轨槽,所述料仓外侧壁设置有延伸支座,延伸支座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移动轮设置在轨槽中,两侧移动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贯穿进入料仓中,且在转轴中部设置有翻料叶片,翻料叶片位于料仓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橡胶原料用天然橡胶胶粒自动进料装置,以期望方便橡胶胶粒的进料过程,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忠 夏体韬 杨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西双版纳景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