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0714发布日期:2022-05-16 20:4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叠合板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的吊装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合板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有利于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板的下表面平整便于修饰层装修,适用于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工地施工时,预应力叠合板提前定制,采用工业化生产,以成品形式运输到现场,再通过塔吊吊装到计划的位置。
3.叠合楼施工的传统方法是塔吊司机依靠着现场施工人员的提示和指挥进行操作,传统的吊装过程中,位置不能够精准控制并且由于叠合板本身质量较重,只能依靠现场多个施工人员消耗大量体力用推或者拉的方式进行调整,作业强度很高并且没有比较好的效果。强制性的控制落点之后还需要用撬棍等工具进行大量调整,会出现叠合板损伤、模板破坏、支撑体系变形等现象。其次是塔吊升降高度调整的精度,塔吊作为大跨度、大高差的运输机械,升降速度分为多个挡位,但是塔吊运输本身就不是为了小距离上的搬运,因此小距离的调整,对于塔吊司机来说很难快速准确完成。尤其是在叠合板安装下放的最后阶段,本身由于现场条件复杂,会有很多钢筋成为障碍,导致钢筋弯曲变形。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叠合板吊装装置,能够满足其吊装过程中快速、安全、稳定性能,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的叠合板吊装装置,起吊机构为环链电动葫芦,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起吊重物快捷、装卸工作方便、设备维修便利等优势,同时通过连接支架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在叠合板吊装施工过程中,其安装位置精度,高度调整时的精度等得到提升,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合板吊装装置,包括安装于塔吊下方的吊具安装架以及设置于吊具安装架下方的起吊机构,所述吊具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塔吊配合安装的连接支架,所述起吊机构为环链电动葫芦。
7.进一步,所述连接支架为三个,连接支架包括左支架、与左支架结构相同的右支架以及布置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中间支架,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以及中间支架呈三角形分布于吊具安装架上。
8.进一步,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相对于中间支架对称布置,所述中间支架与塔吊的安装位置高于左支架与塔吊的安装位置。
9.进一步,所述中间支架端面向外凸起形成用于与塔吊配合安装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上开设有轴向贯穿中间支架的定位安装孔。
10.进一步,所述中间支架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与吊具安装架连接设置有加强肋板。
11.进一步,所述加强肋板呈三角形。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技术方案的叠合板吊装装置,起吊机构为环链电动葫芦,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起吊重物快捷、装卸工作方便、设备维修便利等优势,同时通过连接支架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在叠合板吊装施工过程中,其安装位置精度,高度调整时的精度等得到提升,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支架安装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支架安装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叠合板吊装装置,包括安装于塔吊1下方的吊具安装架2以及设置于吊具安装架2下方的起吊机构3,所述吊具安装架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塔吊配合安装的连接支架,所述起吊机构为环链电动葫芦;本技术方案的叠合板吊装装置,起吊机构为环链电动葫芦,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起吊重物快捷、装卸工作方便、设备维修便利等优势,同时通过连接支架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在叠合板吊装施工过程中,其安装位置精度,高度调整时的精度等得到提升,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18.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为三个,连接支架包括左支架5、与左支架结构相同的右支架6以及布置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中间支架4,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以及中间支架呈三角形分布于吊具安装架上。三个连接支架结构相同,中间支架4的尺寸更大,安装于中部位置。
19.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支架5和右支架6相对于中间支架4对称布置,所述中间支架4与塔吊的安装位置高于左支架与塔吊的安装位置。左右两个支架对称布置于中间支架两侧,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布置方式,利于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20.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架4端面向外凸起形成用于与塔吊配合安装的定位凸台43,所述定位凸台43上开设有轴向贯穿中间支架的定位安装孔。中间支架通过定位凸台43实现部件之间的定位安装,定位凸台也设置为三角形结构,提升连接稳定性。
21.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架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与吊具安装架连接设置有加强肋板41。如图2,中间支架4以及左右支架上均设置有加强肋板41,确保其整体的连接强度,提升产品使用寿命。
22.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板41呈三角形。加强肋板也设计为三角形结构,确保支架的稳定性能。
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叠合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塔吊下方的吊具安装架以及设置于吊具安装架下方的起吊机构,所述吊具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塔吊配合安装的连接支架,所述起吊机构为环链电动葫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为三个,连接支架包括左支架、与左支架结构相同的右支架以及布置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中间支架,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以及中间支架呈三角形分布于吊具安装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相对于中间支架对称布置,所述中间支架与塔吊的安装位置高于左支架与塔吊的安装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端面向外凸起形成用于与塔吊配合安装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上开设有轴向贯穿中间支架的定位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与吊具安装架连接设置有加强肋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合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板呈三角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板吊装装置,包括安装于塔吊下方的吊具安装架以及设置于吊具安装架下方的起吊机构,所述吊具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塔吊配合安装的连接支架,所述起吊机构为环链电动葫芦,本技术方案的叠合板吊装装置,起吊机构为环链电动葫芦,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起吊重物快捷、装卸工作方便、设备维修便利等优势,同时通过连接支架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在叠合板吊装施工过程中,其安装位置精度,高度调整时的精度等得到提升,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帅 李海承 陈以波 范金生 侯兴旺 黄鑫龙 彭芸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