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和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1425发布日期:2024-04-01 13:5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和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和电梯。


背景技术:

1、电梯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室和支承轿厢室的轿厢框。轿厢室具有地板、顶板和侧板。轿厢框配置在轿厢室的外侧,形成为包围地板、顶板、侧板的四边形的框架状。轿厢框与设置于井道的导轨可移动地卡合。

2、专利文献1记载了与电梯轿厢的组装方法相关的技术。通常,在井道将电梯轿厢组装后,有井道的口部门槛(hatch sill)和电梯轿厢的箱体门槛之间的距离左右不同的情况。此时,使轿厢室整体相对于轿厢框移动来调节轿厢室的位置。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64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为了在组装电梯轿厢后调节轿厢室的位置,首先,卸下连接轿厢室的地板(轿厢地板)和轿厢框的下框的防振橡胶。接着,使用安装于下框的顶起螺栓将轿厢室整体抬起。然后,作业人员按压轿厢室来调节轿厢室的位置。由此,为了调节轿厢室的位置,需耗费大量的作业时间。

3、考虑到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调节轿厢室相对于井道的位置的电梯轿厢和电梯。

4、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室、轿厢框、支承梁、托架和顶起螺栓。轿厢室具有从建筑物的门厅侧观察时包围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四方的侧板。轿厢框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四方包围轿厢室。支承梁固定于轿厢框,并且支承轿厢室。托架具有固定于轿厢室的固定部和在前后方向上与轿厢框相对的相对部。顶起螺栓贯通托架的相对部而与轿厢框抵接。

6、此外,电梯包括在井道内进行升降动作的上述电梯轿厢。

7、发明效果

8、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轿厢和电梯,能够容易地调节轿厢室相对于井道的位置。

9、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明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7.一种电梯,其包括在井道内进行升降动作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的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调节轿厢室相对于井道的位置的电梯轿厢和电梯。电梯轿厢(3)包括轿厢室(8)、轿厢框(7)、地板支承梁(14A、14B)、托架(33、36)和顶起螺栓(34)。轿厢室(8)具有从建筑物的门厅侧看时包围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四方的侧板(13)。轿厢框(7)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四方包围轿厢室(8)。地板支承梁(14A、14B)固定于轿厢框(7),并且支承轿厢室(8)。托架(33、36)具有固定于轿厢室(8)的固定部(33a、36a)和在前后方向上与轿厢框(7)相对的相对部(33b、36b)。顶起螺栓(34)贯通托架(33、36)的相对部(33b、36b)而与轿厢框(7)抵接。

技术研发人员:假屋智贵,大菅麻里,户村好贵,岛田胜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