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育苗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67313发布日期:2022-07-30 18:4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育苗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育苗生产线。


背景技术:

2.多数植物的育苗都会采用穴盘育苗装置,穴盘育苗技术是采用草炭、蛭石等轻基质无土材料做育苗基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穴一粒,一次性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
3.但是现有的育苗设备较为简单,育苗设备无法同步进行穴盘的输送和装料,育苗设备的一体化程度较低,从而影响穴盘育苗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育苗设备较为简单,育苗设备无法同步进行穴盘的输送和装料,育苗设备一体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全自动育苗生产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之间通过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三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靠近第一安装架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料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靠近第三安装架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料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料机构对应的储料机构。
7.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输送机构。
8.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靠近第二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安装机构。
9.优选地,所述压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压料筒。
10.优选地,所述装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吸料杆,所述第二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顶部设有与吸料杆对应的导料口。
11.优选地,所述储料机构包括承重架,所述承重架与第二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物料箱,所述物料箱的出料端延伸至振动盘的上方。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柜。
13.有益效果:
14.1.通过第一输送机构将穴盘输送到压料机构下方,进行基质压料,然后通过第二输送机构将穴盘输送到装料机构下方进行装料,再通过第三输送机构将装好料的穴盘导出,本发明中通过装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的设置,使育苗设备可以进行输送和装料的同步操
作,从而提升了育苗设备的穴盘育苗效率;
15.2.控制柜的设置,可以方便设置控制模块,同时第四输送机构的设置,可以进行物料的输送,同时储料机构的设置,可以进行物料的储存,同时辅助安装机构的设置,可以方便安装外部辅助设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育苗生产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安装架、2第二安装架、3第三安装架、4第一输送机构、5第二输送机构、6第三输送机构、7第四输送机构、8辅助安装机构、9第一支撑架、10第一气缸、11安装板、12压料筒、13第二支撑架、14第二气缸、15调节机构、16支撑板、17吸料杆、18立板、19振动盘、20承重架、21物料箱、22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3,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包括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和第三安装架3,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和第三安装架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柜22,用于设置控制模块;
22.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架1和第三安装架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输送机构7,用于输送物料,第一安装架1和第三安装架3之间通过第二安装架2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架1靠近第二安装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安装机构8,用于安装外部辅助设备,第一安装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机构4,用于将穴盘输送到压料机构下方,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机构5,用于将穴盘输送到装料机构下方,第三安装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输送机构6,用于将装好料的穴盘导出;
23.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机构5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送机构5的输出端与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安装架2靠近第一安装架1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料机构,用于对穴盘进行装料;
24.本实施例中,压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9,第一支撑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0,用于带动安装板11上下移动,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压料筒12,用于存储物料;
25.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架2靠近第三安装架3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料机构,用于向穴盘内进行装料,装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13,第二支撑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4,用于带动支撑板16移动,第二气缸14的输出端通过调节机构15连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吸料杆17,用于将物料导入导料口内;
26.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板18,两个立板18之间固定连接有振动盘19,用于使物料分散均匀,振动盘19的顶部设有与吸料杆17对应的导料口,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料机构对应的储料机构,用于储存物料;
27.本实施例中,储料机构包括承重架20,承重架20与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承重架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物料箱21,物料箱21的出料端延伸至振动盘19的上方。
28.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输送机构4将穴盘输送到压料机构下方,进行基质的压料,然后通过第二输送机构5将穴盘输送到装料机构下方进行种子装料,再通过第三输送机构6将装好料的穴盘导出。
29.本实施例中,控制柜22的设置,可以方便设置控制模块,同时第四输送机构7的设置,可以进行物料的输送,同时储料机构的设置,可以进行物料的储存,同时辅助安装机构8的设置,可以方便安装外部辅助设备。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运送穴盘的输送机构;用于育苗的装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安装于首尾连接的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和第三安装架(3)上,包括有: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顶部的第一输送机构(4)、安装于第二安装架(2)顶部的第二输送机构(5)、安装于第三安装架(3)顶部的第三输送机构(6);所述第一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机构(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的输出端与第三输送机构(6)的输入端连接,实现穴盘连续运输;所述第二安装架(2)靠近第一安装架(1)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料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2)靠近第三安装架(3)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料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料机构对应设置的储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9),所述第一支撑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0),所述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压料筒(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13),所述第二支撑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4),所述第二气缸(14)的输出端通过调节机构(15)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吸料杆(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板(18),两个所述立板(18)之间固定连接有振动盘(19),所述振动盘(19)的顶部设有与吸料杆(17)对应的导料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包括承重架(20),所述承重架(20)与第二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架(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物料箱(21),所述物料箱(21)的出料端延伸至振动盘(19)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和第三安装架(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输送机构(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靠近第二安装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安装机构(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第二安装架(2)和第三安装架(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柜(2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全自动育苗生产线,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之间通过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三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靠近第一安装架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料机构。本发明中通过装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的设置,使育苗设备可以进行输送和装料的同步操作,从而提升了育苗设备的穴盘育苗效率。从而提升了育苗设备的穴盘育苗效率。从而提升了育苗设备的穴盘育苗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军 程美华 纪红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凯若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2
技术公布日:2022/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