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系统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21650发布日期:2024-04-18 17:3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系统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梯,具体为一种电梯系统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自1854年电梯发明以来,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其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被不断放大,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2、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采用无曳引钢丝绳直接驱动技术,实现了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轿厢,各井道之间的电梯可进行相互切换井道运行,实现超越运行。

3、在智能多轿厢并行电梯系统中,每个井道上都可能存在多个轿厢,而轿厢可以通过切换装置在不同的井道中运行。当电梯某一层产生外召信号时,需要有一台电梯轿厢响应对应信号,响应的电梯轿厢需要在外召信号层进行平层停靠,此时,与响应的轿厢同向运行的轿厢必然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轿厢运行过程中,前方轿厢需要平层停靠时,将需要平层停靠的轿厢和随行的轿厢分别调配至两条不同的轨道上,防止因前方轿厢停靠导致后方轿厢制停等待,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了乘梯时间。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梯系统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所述建筑内设有至少两组厅门,每个楼层设有至少两个厅门,各个楼层的一个厅门形成一组厅门,每个轨道衔接一组厅门,当一个轿厢需要在其中一层的任一厅门或某个厅门进行平层停靠时,对轿厢进行调配,使平层停靠的轿厢和其随行的轿厢分别被调配至两个不同的轨道上以使平层停靠的轿厢不阻挡其随行的轿厢运行。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当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发生外召信号时,朝着外召信号需求的运行方向运行且还未经过发生外召信号楼层的轿厢中,选择目标轿厢在发出外召信号的楼层或厅门进行平层停靠,保证随行轿厢和目标楼层之间有切换装置,平层停靠的轿厢和其随行的轿厢分别被调配至两个不同的轨道,目标轿厢随行的轿厢为随行轿厢,发出外召信号的楼层为目标楼层,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为目标厅门。

6、当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发生外召信号,需要目标轿厢在发出外召信号的楼层的任一厅门进行平层停靠时,距离随行轿厢最近的切换装置连通同一轨道,使目标轿厢沿着其所在轨道运行至目标楼层进行平层停靠,当目标轿厢经过所述切换装置后,切换装置切换至连通两个不同的轨道,使随行轿厢从一条轨道运行至另一条轨道。

7、当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发生外召信号,需要目标轿厢在目标厅门进行平层停靠,且目标轿厢所在的轨道和目标厅门不衔接时,距离目标轿厢最近的切换装置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目标轿厢从切换装置一端的轨道运行至其另一端的轨道,然后切换装置切换至不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随行轿厢沿着外召信号发生前其所在的轨道运行。

8、当一个轿厢中发生内召信号要求轿厢停靠在建筑的其中一层时,此轿厢为目标轿厢,内召信号需求的楼层为目标楼层,和目标轿厢随行的轿厢为随行轿厢,所述目标轿厢在目标楼层平层停靠,目标轿厢和随行轿厢分别被调配至两个不同的轨道。

9、当一个轿厢中发生内召信号要求停靠在建筑的其中一层,距离随行轿厢最近的切换装置不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目标轿厢沿着其所在轨道运行至目标楼层进行平层停靠,当目标轿厢经过所述切换装置后,切换装置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随行轿厢从切换装置一端的轨道运行至其另一端的轨道。

10、当一个轿厢中发出内召信号要求轿厢停靠在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内召信号需求的厅门为目标厅门,且目标轿厢所在的轨道和目标厅门不衔接时,距离目标轿厢最近的切换装置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目标轿厢从切换装置一端的轨道运行至其另一端的轨道,然后切换装置切换至不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随行轿厢沿着外召信号发生前所在的轨道运行。

11、当一个轿厢中发出内召信号要求停靠在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内召信号需求的厅门为目标厅门,当随行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的厅门包括目标厅门时,当目标轿厢在目标厅门停靠时,随行轿厢不经过切换装置切换到另一轨道。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轿厢运行过程中,前方轿厢需要平层停靠时,将需要平层停靠的轿厢和随行的轿厢分别调配至两条不同的轨道上,防止因前方轿厢停靠导致后方轿厢制停等待,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了乘梯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系统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内设有至少两组厅门,每个楼层设有至少两个厅门,各个楼层的一个厅门形成一组厅门,每个轨道衔接一组厅门,当一个轿厢需要在其中一层的任一厅门或某个厅门进行平层停靠时,对轿厢进行调配,使平层停靠的轿厢和其随行的轿厢分别被调配至两个不同的轨道上以使平层停靠的轿厢不阻挡其随行的轿厢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发生外召信号时,朝着外召信号需求的运行方向运行且还未经过发生外召信号楼层的轿厢中,选择目标轿厢在发出外召信号的楼层或厅门进行平层停靠,保证随行轿厢和目标楼层之间有切换装置,平层停靠的轿厢和其随行的轿厢分别被调配至两个不同的轨道,目标轿厢随行的轿厢为随行轿厢,发出外召信号的楼层为目标楼层,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为目标厅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发生外召信号,需要目标轿厢在发出外召信号的楼层的任一厅门进行平层停靠时,距离随行轿厢最近的切换装置连通同一轨道,使目标轿厢沿着其所在轨道运行至目标楼层进行平层停靠,当目标轿厢经过所述切换装置后,切换装置切换至连通两个不同的轨道,使随行轿厢从一条轨道运行至另一条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发生外召信号,需要目标轿厢在目标厅门进行平层停靠,且目标轿厢所在的轨道和目标厅门不衔接时,距离目标轿厢最近的切换装置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目标轿厢从切换装置一端的轨道运行至其另一端的轨道,然后切换装置切换至不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随行轿厢沿着外召信号发生前其所在的轨道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轿厢中发生内召信号要求轿厢停靠在建筑的其中一层时,此轿厢为目标轿厢,内召信号需求的楼层为目标楼层,和目标轿厢随行的轿厢为随行轿厢,所述目标轿厢在目标楼层平层停靠,目标轿厢和随行轿厢分别被调配至两个不同的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轿厢中发生内召信号要求停靠在建筑的其中一层,距离随行轿厢最近的切换装置不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目标轿厢沿着其所在轨道运行至目标楼层进行平层停靠,当目标轿厢经过所述切换装置后,切换装置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随行轿厢从切换装置一端的轨道运行至其另一端的轨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轿厢中发出内召信号要求轿厢停靠在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内召信号需求的厅门为目标厅门,且目标轿厢所在的轨道和目标厅门不衔接时,距离目标轿厢最近的切换装置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目标轿厢从切换装置一端的轨道运行至其另一端的轨道,然后切换装置切换至不连通切换装置两端的轨道,使随行轿厢沿着外召信号发生前所在的轨道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轿厢中发出内召信号要求停靠在建筑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内召信号需求的厅门为目标厅门,当随行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的厅门包括目标厅门时,当目标轿厢在目标厅门停靠时,随行轿厢不经过切换装置切换到另一轨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所述建筑内设有至少两组厅门,每个楼层设有至少两个厅门,各个楼层的一个厅门形成一组厅门,每个轨道衔接一组厅门,当一个轿厢需要在其中一层的任一厅门或某个厅门进行平层停靠时,对轿厢进行调配,使平层停靠的轿厢和其随行的轿厢分别被调配至两个不同的轨道上以使平层停靠的轿厢不阻挡其随行的轿厢运行。本发明轿将需要平层停靠的轿厢和随行的轿厢分别调配至两条不同的轨道上,防止因前方轿厢停靠导致后方轿厢制停等待,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波,陈希文,刘翔,朱建伟,毛凯萍,谭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