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重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4773发布日期:2023-03-15 14:1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重吊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重吊篮。


背景技术:

2.在船舶制造过程中,船舶上层建筑正面外板的油漆翻新、清洁、打磨等高空作业,如果通过搭设脚手架辅助作业,工人施工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通常采用吊篮配合行车吊搭载工人进行高空作业,但受上层建筑顶部驾驶台外凸的影响,如果仍然采用常规吊篮加行车吊的作业方式,吊篮无法吊运工人至驾驶台的正下方,吊篮内的工人则无法完成对驾驶台正下方上层建筑外板的作业,而如果外聘蜘蛛人作业则费用高昂,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低成本、安全可靠的设备,专门用来进行驾驶台下方上层建筑外板的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偏重吊篮,可以将工人运载至驾驶台下方,对驾驶台下方上层建筑外板进行安全、高效的作业。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偏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式结构的吊篮,所述吊篮设置有顶部围栏、中部围栏和底部围栏,所述顶部围栏包括内围栏和外围栏,内围栏与外围栏之间设置有围栏支撑,内围栏与外围栏之间间隔170mm,位于吊篮长度方向两侧的中部围栏中间段留有空隙,空隙两端的中部围栏分别连接有竖直向上的连杆,连杆顶部与内围栏固接,同侧的两个连杆之间设置有移动栏杆,所述移动栏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在连杆外侧,移动栏杆能够沿连杆上下位移,吊篮底板长度方向两侧均固接有吊耳,所述吊耳包括中部吊耳和端部吊耳,底板长度为2960mm,中部吊耳设置于底板中轴线左侧,距离中轴线325mm,端部吊耳设置于底板右端,距离底板右侧边516mm,所述底板右端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为长700mm、宽550mm、高420mm的长方体钢块,配重块左侧长边距离底板右侧边669mm,所述配重块的重量为1.3t。工人站立在吊篮内远离配重块一端,吊篮定载两人,通过计算,合理设置吊耳在吊篮上的安装位置,在通过配重块的平衡配合,使行车吊在运行时,行车吊连接吊篮的钢缆在不与驾驶台接触的前提下,将吊篮载人端的工人运送至驾驶台正下方的上层建筑外板处,对上层建筑外板进行打磨、清洁、油漆翻新等作业,双层围栏对工人起到保护作用,当手扶在内围栏上时,不会出现手被围栏和上层建筑外板夹伤的情况。
6.优选的,所述底板开设有流水孔。在地板上开设流水孔,防止雨天作业时吊篮内部产生积水,影响作业。
7.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固接有对称设置的脚墩,脚墩数量为6个。
8.优选的,所述底板四周侧边围设有钢板网。在底板四周围设钢板网,防止吊篮内的作业工具从吊篮内掉落,造成安全隐患。
9.优选的,所述顶部围栏和底部部围栏均为空心钢管,所述中部围栏、连杆和移动栏杆均为圆钢。吊篮大部分的围栏结构都采用空心钢管,有利于降低吊篮的整体重量。
10.优选的,所述外围栏套接有保护套。在外围栏上套接保护套,防止外围栏与上层建筑外板碰擦使上层建筑外板产生磨损。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通过计算,对吊篮吊耳的安装位置以及配重块重量、位置的合理安排,使吊篮载人端在没有钢缆吊拉的情况下,吊篮依旧可以在高空保持平衡,将吊篮内的工人运送至驾驶台正下方的上层建筑外板处进行施工作业,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该吊篮装置还可用于甲板反面施工,扩大了吊篮的可施工范围。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14.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15.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16.图4是吊篮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底板,2-内围栏,3-外围栏,4-中部围栏,401-连杆,402-移动栏,5-底部围栏,6-钢板网,7-脚墩,8-中部吊耳,9-端部吊耳,10-配重块,11-流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19.如图1-4所示,一种偏重吊篮,包括框式结构的吊篮,吊篮设置有顶部围栏、中部围栏4和底部围栏5,,顶部围栏包括内围栏2和外围栏3,内围栏与外围栏之间设置有围栏支撑,内围栏与外围栏之间间隔170mm,外围栏上套接有保护套,防止外围栏与上层建筑外板碰撞使上层建筑外板产生磨损,位于吊篮长度方向两侧的中部围栏中间段留有空隙,空隙两端的中部围栏分别连接有竖直向上的连杆401,连杆顶部与内围栏焊接固定,同侧的两个连杆之间设置有移动栏杆402,移动栏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环,套环套接在连杆外侧,使移动栏杆能够沿连杆上下位移,顶部围栏和中部围栏均采用空心钢管制成,连杆和移动栏杆均采用圆钢制成,吊篮底板长度方向两侧均固接有吊耳,吊耳包括中部吊耳8和端部吊耳9,底板1长度为2960mm,中部吊耳设置于底板中轴线左侧,距离中轴线325mm,端部吊耳设置于底板右端,距离底板右侧边516mm,底板右端设置有配重块10,配重块为长700mm、宽550mm、高420mm的长方体钢块,配重块左侧长边距离底板右侧边669mm,配重块的重量为1.3t,吊篮的底板上开设有防止积水的流水孔11,底板下表面焊接有对称设置的6个脚墩7,使吊篮摆放更加平稳,底板四周围设钢板网6,防止吊篮内的作业工具从吊篮内掉落,造成安全隐患。
20.一种偏重吊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将吊篮平稳放置地面上,将两个工人安排站在吊篮载人端的一侧,用钢缆分别穿过吊篮上的中部吊耳和端部吊耳,用行车吊通过钢缆将吊篮匀速起升,使吊篮始终保持平衡,最终将吊篮载人端的工人运送至驾驶台正下方的上层建筑外板处进行施工作业,在吊篮、钢缆不与上层建筑触碰的情况下,使工人不受驾驶台外凸的影响,对上层建筑外板进行全面的施工作业,使用该吊篮装置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21.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偏重吊篮,包括框式结构的吊篮,所述吊篮设置有顶部围栏、中部围栏和底部围框,所述顶部围栏包括内围栏和外围栏,内围栏与外围栏之间设置有围栏支撑,内围栏与外围栏之间间隔170mm,位于吊篮长度方向两侧的中部围栏中间段留有空隙,空隙两端的中部围栏分别连接有竖直向上的连杆,连杆顶部与内围栏固接,同侧的两个连杆之间设置有移动栏杆,所述移动栏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在连杆外侧,移动栏杆能够沿连杆上下位移,吊篮底板长度方向两侧均固接有吊耳,所述吊耳包括中部吊耳和端部吊耳,底板长度为2960mm,中部吊耳设置于底板中轴线左侧,距离中轴线325mm,端部吊耳设置于底板右端,距离底板右侧边516mm,所述底板右端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为长700mm、宽550mm、高420mm的长方体钢块,配重块左侧长边距离底板右侧边669mm,所述配重块的重量为1.3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开设有流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表面固接有对称设置的脚墩,脚墩数量为6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四周侧边围设有钢板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围栏和底部部围栏均为空心钢管,所述中部围栏、连杆和移动栏杆均为圆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栏套接有保护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重吊篮,包括框式结构的吊篮,吊篮设置有顶部围栏和中部围栏,顶部围栏包括内围栏和外围栏,内围栏与外围栏之间设置有围栏支撑,位于吊篮长度方向两侧的中部围栏中间段留有空隙,空隙两端的中部围栏分别连接有竖直向上的连杆,同侧的两个连杆之间设置有移动栏杆,移动栏杆能够沿连杆上下位移,吊篮底板长度方向两侧均固接有吊耳,所述吊耳包括中部吊耳和端部吊耳,中部吊耳设置于底板中轴线左侧,端部吊耳设置于底板右端,所述底板右端设置有配重块。采用本吊篮装置可以不受驾驶台外凸的影响,使工人对驾驶台正下方的上层建筑外板进行正常施工作业,成本低,安全性高。高。高。


技术研发人员:庄亚龙 吴硕 陈元军 马一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3/3/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