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体折叠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02976发布日期:2023-06-29 01:4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薄片体折叠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薄片体实施形成折痕的折叠处理的薄片体折叠装置以及具备该薄片体折叠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已知一种具备薄片体折叠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中,薄片体折叠装置对由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后的薄片体实施形成折痕的折叠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避免零部件数量增加和/或大型化的同时能对薄片体实施折叠处理的薄片体折叠装置以及具备该薄片体折叠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2、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体折叠装置,对薄片体实施折叠处理,其包括:薄片体输送通道,在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中输送薄片体;第1折叠输送通道,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交叉地延伸;第1折叠辊对,由第1辊和第2辊构成,所述第2辊相对在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中输送的所述薄片体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1辊的上游侧压力接触而形成第1折叠夹缝部,利用所述第1折叠辊对将经过所述第1折叠夹缝部的所述薄片体折成二折并向所述第1折叠输送通道输送;以及第1折叠导向件,隔着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与所述第1折叠夹缝部对置地配置,能够在折叠位置与从所述第1折叠夹缝部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在所述第1折叠导向件处于所述折叠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向所述第1折叠夹缝部引导接近所述第1折叠夹缝部并在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中输送的所述薄片体的折叠部分,所述薄片体折叠装置还包括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与所述第2辊压力接触,并且与所述第2辊共同构成沿着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输送所述薄片体的第1辅助辊对,所述第1折叠导向件在相对所述输送方向比所述第1折叠夹缝部靠下游侧的位置具有转动支点,并且被支承为能够以所述转动支点为中心在所述折叠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之间转动。

3、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包括:薄片体送入口,所述薄片体送入口设置在所述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与图像形成装置对置的侧面,供形成有图像的薄片体送入;薄片体折叠装置,对所述薄片体进行规定的折叠处理的如上述构成的薄片体折叠装置;薄片体排出部,排出已实施所述折叠处理后的所述薄片体;以及控制部,对所述薄片体折叠装置实施的所述折叠处理进行控制。

4、按照本发明的薄片体折叠装置,具备与折叠辊对中的第2辊共同构成第1辅助辊对的输送辊,第1折叠导向件的转动支点相对薄片体输送通道中的薄片体的输送方向配置于第1折叠夹缝部的下游侧。由此,无需如将转动支点配置于第1折叠夹缝部的上游侧的情况那样、为了使转动支点远离第1折叠夹缝部而增大第2辊对的直径或者不设置第1辅助辊对而追加新的输送辊对,因而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减少零部件数量。

5、另外,按照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减少零部件数量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薄片体折叠装置,对薄片体实施折叠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体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体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4.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薄片体折叠装置以及具备该薄片体折叠装置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薄片体折叠装置具备薄片体输送通道、第1折叠输送通道、第1折叠辊对、第1折叠导向件和输送辊。第1折叠辊对由第1辊和与第1辊的上游侧压力接触而形成第1折叠夹缝部的第2辊构成。第1折叠导向件能够在折叠位置与从第1折叠夹缝部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第1折叠导向件处于折叠位置时,向第1折叠夹缝部引导在薄片体输送通道输送的薄片体的折叠部分。输送辊与第2辊共同构成沿着薄片体输送通道输送薄片体的第1辅助辊对。第1折叠导向件在相对输送方向比第1折叠夹缝部靠下游侧的位置具有转动支点,并被支承为能够以转动支点为中心在折叠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转动。

技术研发人员:岸本正尚,村田耕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