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5735发布日期:2023-04-26 18:1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底座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总地涉及集装箱结构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底座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1、集装箱的底座包括底架与底板,是箱内货物的承载结构。现有技术的底板是木底板,虽然木底板深受行业喜欢,但要消耗大量的树木与森林,不环保。于是,集装箱行业尝试使用钢制底板结构。由于集装箱结构的强度要求,钢制底板与底架采用焊接连接,这样导致整体钢制底板加工制造难度很大,特别是集装箱行业油改水后,在集装箱的涂装过程中,还存在涂装质量问题。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底座及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底座,所述底座包括:

3、底架,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靠近所述底架的前端,所述第二横梁靠近所述底架的门端;和

4、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底架的上部,所述底板具有钢底板单元和复合底板单元,所述钢底板单元和所述复合底板单元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和/或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复合底板单元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横梁,所述钢底板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二横梁。

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底座,通过采用复合底板单元和钢底板单元组合拼接形成底板。这样不仅节能环保低碳,而且由于减少了钢底板单元的使用,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复合底板单元在底架上的装配可在集装箱的整箱涂装以后进行,从而提高了集装箱整箱喷涂后箱内的通风效果,进而有利于涂料的干燥。尤其是在集装箱已装配好钢底板单元的情况下使用水性涂料对集装箱进行涂装时,未安装复合底板单元的底座更有利于提高水性涂料的干燥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涂装质量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复合底板单元可拆卸,从而便于更换。

6、可选地,所述复合底板单元构造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的强度和所述下层结构的强度均大于所述中层结构的强度。

7、可选地,所述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均至少构造为玻纤、碳纤中的一种,所述中层结构至少构造为聚合物树脂,所述聚合物树脂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

8、可选地,所述复合底板单元构造为共混结构,所述共混结构由增强材料混合分布在基体材料中成型而成,所述增强材料为玻纤、碳纤中一种,所述基体材料至少构造为聚合物树脂,所述聚合物树脂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

9、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构造为c型钢、工字型钢的一种,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面连接至所述复合底板单元。

10、可选地,所述第二横梁构造为l型钢,l型钢具有水平板体和位于所述水平板体的上部的竖直板体,所述竖直板体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钢底板单元。

11、可选地,所述钢底板单元的上表面具有向上隆起形成的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凸筋沿所述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凸筋的高度为7mm~21mm;

12、所述凸筋的顶端与所述复合底板单元的顶面齐平。

13、可选地,所述钢底板单元设有凸筋密集区和凸筋稀疏区,位于所述凸筋密集区的相邻两个所述凸筋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凸筋稀疏区的相邻两个所述凸筋的间距,所述凸筋密集区位于所述底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凸筋稀疏区位于所述凸筋密集区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

14、可选地,所述钢底板单元设有至少一个凸筋密集区和至少两个平板区,所述平板区连接至所述底侧梁,所述凸筋密集区连接至所述底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部。

15、可选地,所述凸筋密集区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宽度为180mm~360mm,相邻两个所述凸筋密集区沿所述宽度方向的距离为600mm~800mm。

16、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呈梯状分布,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二横梁的顶面。

17、可选地,所述钢底板单元、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中的至少一者构造为高强度钢,所述高强度钢的强度为450mpa~650mpa。

18、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根据上述的底座。

19、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集装箱,通过应用上述的底座,由于减少了钢底板单元的使用,减少了大量的焊接工作量,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而引进了可拆卸的复合底板单元在底架上的装配可在集装箱的整箱涂装以后进行,从而提高了集装箱整箱喷涂箱内的通风效果,进而有利于提高涂料的干燥效率和涂装质量,并且,涂料的干燥效率的提高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复合底板单元也低碳环保,不象现有技术的木地板需要消耗大量的树木与森林。



技术特征:

1.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底板单元构造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的强度和所述下层结构的强度均大于所述中层结构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均至少构造为玻纤、碳纤中的一种,所述中层结构至少构造为聚合物树脂,所述聚合物树脂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底板单元构造为共混结构,所述共混结构由增强材料混合分布在基体材料中成型而成,所述增强材料至少为玻纤、碳纤中一种,所述基体材料至少构造为聚合物树脂,所述聚合物树脂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构造为c型钢、工字型钢中的一种,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面连接至所述复合底板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构造为l型钢,l型钢具有水平板体和位于所述水平板体的上部的竖直板体,所述竖直板体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钢底板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底板单元的上表面具有向上隆起形成的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凸筋沿所述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凸筋的高度为7mm~21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底板单元设有凸筋密集区和凸筋稀疏区,位于所述凸筋密集区的相邻两个所述凸筋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凸筋稀疏区的相邻两个所述凸筋的间距,所述凸筋密集区位于所述底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凸筋稀疏区位于所述凸筋密集区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底板单元设有至少一个凸筋密集区和至少两个平板区,所述平板区连接至所述底侧梁,所述凸筋密集区连接至所述底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密集区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宽度为180mm~360mm,相邻两个所述凸筋密集区沿所述宽度方向的距离为600mm~80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呈梯状分布,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二横梁的顶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底板单元、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中的至少一者构造为高强度钢,所述高强度钢的强度为450mpa~650mpa。

13.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底座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底座包括底架和底板,底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靠近底架的前端,第二横梁靠近底架的门端;底板位于底架的上部,底板具有钢底板单元和复合底板单元,钢底板单元和复合底板单元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排布,复合底板单元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一横梁,钢底板单元连接至第二横梁,钢底板单元沿宽度方向的布置范围与底架的宽度相适应。本申请通过采用复合底板单元和钢底板单元组合拼接形成底板,不仅地板资源渠道增多,而且节能环保低碳,而且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复合底板单元在底架上的装配可在集装箱的整箱涂装以后进行,从而提高集装箱整箱喷涂后箱内的通风干燥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林,胡锦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