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2.侧面叉车的门架、起升机构和货叉位于叉车的中部,可以沿着横向导轨移动,货叉位于叉车的侧面,侧面还有一货物平台。当货叉沿着门架上升到大于货物平台高度时,门架沿着导轨缩回,降下货叉,货物便放在叉车的货物平台上,主要用于长的管件、木板之间的运输,由于重物主要集中在侧面叉车的一边,运输货物的重量不同导致叉车整体受力不同,长距离运输不仅会对叉车本身车架产生影响,也会导致转向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运输前调整侧面叉车对重块的位置显得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其优点是能够对侧面叉车对重块的位置进行调整,使之能够最大限度的平衡侧面叉车的负重,保障侧面叉车的行驶安全。
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主要作用在于保证侧面叉车长距离行驶稳定车身,包括对重箱和位于对重箱内的对重块、液压推动装置、角度检测装置,滚棍组i和滚棍组ii,前述液压推动装置包括液压泵、溢流阀、电磁阀、推杆i、推杆ii和油箱,前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板与角度传感器,前述角度传感器与电磁阀信号连接,前述对重箱为空腔箱体,前述对重箱固定在侧面叉车车板远离叉车货叉的一端,前述对重块为方体结构,前述滚棍组i固定在对重箱内的底部,前述对重块放置于滚棍组i上方,前述滚棍组ii固定在对重箱内前后两侧,前述推杆i、推杆ii分别固定在对重箱内左右两端,前述对重块位于滚棍组ii、推杆i和推杆ii中间。
6.优选地,前述推杆i和推杆ii均采用单作用液压缸,通过推杆i和推杆ii 调整对重块的位置。
7.优选地,前述角度传感器采用继电器型倾角开关,通过测量侧面叉车车身倾斜程度衡量侧面叉车重心位置。
8.优选地,前述电磁阀采用三位两通电磁阀,前述继电器型倾角开关的两个输出信号分别连接三位两通电磁阀的两个信号接点。
9.优选地,前述角度传感器线路前端设置有一个可以控制角度传感器开关的按钮,前述按钮安装在侧面叉车驾驶室内,在正常行驶和装卸货物过程中关闭按钮,屏蔽角度传感器信号。
10.优选地,前述滚棍组i和滚棍组ii均由若干根间隔分布的滚棍组成。
11.优选地,前述滚棍组i和滚棍组ii中包含的滚棍数量均不小于4个,前述相邻两个滚棍之间的间距不大于对重块宽度的1/4。
12.优选地,前述定位板为一块平面度不大于0.5mm的钢板,前述定位板固定在侧面叉车车板中轴线处,前述角度传感器固定在定位板上。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驾驶室内的按钮开启角度传感器信号自动调整对重块的位置,使侧面叉车货物与对重块达到一个平衡点,有利于提高侧面叉车行驶和转向过程的稳定性,延长车身及悬挂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对重箱;2、对重块;3、推杆i;4、推杆ii;5、滚棍组i;6、滚棍组ii;7、定位板;8、角度传感器;9、电磁阀;10、液压泵;11、油箱; 12、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参考图1-2,一种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主要作用在于保证侧面叉车长距离行驶稳定车身,包括对重箱1和位于对重箱1内的对重块2、液压推动装置、角度检测装置,滚棍组i5和滚棍组ii6,前述液压推动装置包括液压泵10、溢流阀12、电磁阀9、推杆i3、推杆ii4和油箱11,前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板7与角度传感器8,前述角度传感器8与电磁阀9信号连接,前述对重箱1为空腔箱体,前述对重箱1固定在侧面叉车车板远离叉车货叉的一端,前述对重块2为方体结构,前述滚棍组i5固定在对重箱1内的底部,前述对重块2放置于滚棍组i5上方,前述滚棍组ii6固定在对重箱1内前后两侧,前述推杆i3、推杆ii4分别固定在对重箱1内左右两端,前述对重块2位于滚棍组ii6、推杆i3和推杆ii4中间,此处所述前后左右为相对于侧面叉车整体而言的方向。
19.前述推杆i3和推杆ii4均采用单作用液压缸,通过推杆i3和推杆ii4调整对重块2的位置。
20.前述角度传感器8采用继电器型倾角开关,通过测量侧面叉车车身倾斜程度衡量侧面叉车重心位置。
21.前述电磁阀9采用三位两通电磁阀9,前述继电器型倾角开关的两个输出信号分别连接三位两通电磁阀9的两个信号接点。
22.前述角度传感器8线路前端设置有一个可以控制角度传感器8开关的按钮,前述按钮安装在侧面叉车驾驶室内,在正常行驶和装卸货物过程中关闭按钮,屏蔽角度传感器8信号。
23.前述滚棍组i5和滚棍组ii6均由若干根间隔分布的滚棍组成。前述滚棍组i5 和滚棍组ii6中包含的滚棍数量均不小于4个,前述相邻两个滚棍之间的间距不大于对重块2宽度的1/4。
24.前述定位板7为一块平面度不大于0.5mm的钢板,前述定位板7固定在侧面叉车车板中轴线处,前述角度传感器8固定在定位板7上。
2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驾驶室内的按钮开启角度传感器8信号自动调整对重
块2的位置,使侧面叉车货物与对重块2达到一个平衡点,有利于提高侧面叉车行驶和转向过程的稳定性,延长车身及悬挂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主要作用在于保证侧面叉车长距离行驶稳定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箱(1)和位于对重箱(1)内的对重块(2)、液压推动装置、角度检测装置,滚棍组i(5)和滚棍组ii(6),所述液压推动装置包括液压泵(10)、溢流阀(12)、电磁阀(9)、推杆i(3)、推杆ii(4)和油箱(11),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板(7)和角度传感器(8),所述角度传感器(8)与电磁阀(9)信号连接,所述对重箱(1)为空腔箱体,所述对重箱(1)固定在侧面叉车车板远离叉车货叉的一端,所述对重块(2)为方体结构,所述滚棍组i(5)固定在对重箱(1)内的底部,所述对重块(2)放置于滚棍组i(5)上方,所述滚棍组ii(6)固定在对重箱(1)内前后两侧,所述推杆i(3)、推杆ii(4)分别固定在对重箱(1)内左右两端,所述对重块(2)位于滚棍组ii(6)、推杆i(3)和推杆ii(4)中间,所述对重块(2)可被推杆i(3)和推杆ii(4)控制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i(3)和推杆ii(4)均采用单作用液压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8)采用继电器型倾角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9)采用三位两通电磁阀,所述继电器型倾角开关的两个输出信号分别连接三位两通电磁阀的两个信号接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8)线路前端设置有一个可以控制角度传感器(8)开关的按钮,所述按钮安装在侧面叉车驾驶室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棍组i(5)和滚棍组ii(6)均由若干根间隔分布的滚棍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棍组i(5)和滚棍组ii(6)中包含的滚棍数量均不小于4个,所述相邻两个滚棍之间的间距不大于对重块宽度的1/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7)为一块平面度不大于0.5mm的钢板,所述定位板(7)固定在侧面叉车车板中轴线处,所述角度传感器(8)固定在定位板上。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面叉车对重块自调节装置,主要作用在于保证侧面叉车长距离行驶稳定车身,包括对重箱和位于对重箱内的对重块、液压推动装置、角度检测装置,滚棍组I和滚棍组II,前述液压推动装置包括液压泵、溢流阀、电磁阀、推杆I、推杆II和油箱,前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板与角度传感器,前述角度传感器与电磁阀信号连接,前述对重箱固定在侧面叉车车板远离叉车货叉的一端,前述对重块为方体结构,前述滚棍组I固定在对重箱内的底部,前述对重块放置于滚棍组I上方,前述滚棍组II固定在对重箱内前后两侧,前述推杆I、推杆II分别固定在对重箱内左右两端,前述对重块位于滚棍组II、推杆I和推杆II中间。推杆I和推杆II中间。推杆I和推杆II中间。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建 顾金健 曹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17
技术公布日:202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