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及三向堆垛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0450发布日期:2023-04-21 09:3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及三向堆垛叉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叉车内滑架,具体涉及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及三向堆垛叉车。


背景技术:

1、现今社会,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叉车是物流行业里使用最多的一种搬运堆垛工具。三向堆垛叉车属于叉车的一种,适合窄巷道堆垛作业,较普通叉车,它仅需极窄通道即可完成对两侧货架货物的堆放,能够代替有轨堆垛机10米以下的使用空间,提高仓储率,性价比高。

2、内滑架框架结构及其组件,是三向堆垛叉车里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用于连接门架和前部桥架等部件。内滑架框架结构及其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载荷传递的均匀性均会影响内滑架框架结构及其组件的耐用度。

3、公开号为cn10515209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叉车用全浮动结构夹臂,其缺陷在于将导轨设于框架的一个平面,造成左夹总成和右夹总成对导轨的施力方向单一,难以实现载荷的均匀传递,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易造成框架不可复原地变形,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包括:

3、框架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受力面顶端与底端的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所述框架组件由前框架、后框架焊接而成,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镜像对称;

4、悬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受力轨道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受力轨道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件;所述悬挂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悬挂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受力面;

5、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受力齿条、设于所述悬挂组件的齿轮、驱动所述齿轮旋转的驱动件;所述受力齿条与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平行;当所述悬挂组件与所述框架组件装配到位后,所述齿轮与所述受力齿条抵触并啮合,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齿轮沿所述受力齿条移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为开口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为滚轮,所述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的侧壁相切。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受力齿条至少设有两个,且以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的对称轴对称。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后框架包括车体连接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前框架设于所述受力面,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分设于所述前框架的上下两端,所所述受力齿条与所述前框架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第三受力轨道,所述第三受力轨道平行地设于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之间;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第三滑动件;当所述悬挂组件与所述框架组件装配到位后,所述第三滑动件与所述第三受力轨道活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三滑动件为滚轮,所述第三滑动件与所述第三受力轨道的底面相切。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第三受力轨道位于同一平面。

14、一种三向堆垛叉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叉车内滑架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及三向堆垛叉车,其前框架、后框架通过相互的嵌入对接进行焊接而成,组成的大框架结构,强度刚度均得到保证,截面性能好,受力均匀。通过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三滑动件进行更均匀的载荷传递,降低内滑架变形的可能性,提高内滑架的耐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为开口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为滚轮,所述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的侧壁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齿条至少设有两个,且以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的对称轴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框架包括车体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设于所述受力面,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分设于所述前框架的上下两端,所述受力齿条与所述前框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第三受力轨道,所述第三受力轨道平行地设于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之间;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第三滑动件;当所述悬挂组件与所述框架组件装配到位后,所述第三滑动件与所述第三受力轨道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动件为滚轮,所述第三滑动件与所述第三受力轨道的底面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第三受力轨道位于同一平面。

10.一种三向堆垛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叉车内滑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内滑架结构及三向堆垛叉车,框架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框架组件的受力面顶端与底端的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框架组件由前框架、后框架焊接而成,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镜像对称;悬挂组件,包括与第一受力轨道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件、与第二受力轨道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件;悬挂组件通过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悬挂于框架组件的受力面;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框架组件的受力齿条、设于悬挂组件的齿轮、驱动齿轮旋转的驱动件;受力齿条与第一受力轨道、第二受力轨道平行;当悬挂组件与框架组件装配到位后,齿轮与受力齿条抵触并啮合,驱动件驱动齿轮沿受力齿条移动。本技术能够保证强度刚度,提高内滑架截面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潘小军,赵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卓一工业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