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

文档序号:33566405发布日期:2023-03-24 14:2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污染防治领域,尤其是涉及环保无尘矿砂储运自动控制技术及设备,具体是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


背景技术:

2.工业粉尘通常指含尘的工业废气或产生于固体物料加工进程中的损坏、筛分、运送、爆破等机械进程,或产生于焚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进程。前者粉尘含有粒度大、化学成分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粉尘,而后者含有粒度小、化学性质与生成它的物质有其他烟尘,经过改善生产工艺和焚烧技能可以削减颗粒物的产生。这些在工业生产进程中常常散发各种工业粉尘会损坏车间空气环境,危害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损坏车间机器设备,排放还会污染大气环境形成社会公害。
3.在以矿砂为原料的化工生产中,矿砂需要运送到磨矿机的进料斗,由于矿砂比重大,硬度大,不宜采用摩擦力大的设备来运输矿砂;另外,矿砂微细粉尘多,黑黑呼呼,现有的固体料层位置传感器都难以应对。所以,一般都采用小型翻斗车运送矿砂,卸车时粉尘飞扬,使整个车间“黑云”笼罩,车间楼板上聚集了厚厚的矿粉,给长期担任此工作的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为改善车间的空气环境和避免大气污染,使工人的作业现场达到卫生标准,急需研发环保无尘矿砂输送自动控制设备来处理和降低矿砂粉尘污染和防止矿砂粉尘的飘逸损失。
4.至今也没发现相关文献公开报道的一种可调节投料量、自动进料和投料、又适用于以矿砂为原料的化工生产企业的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进料和投料、投资节省的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由电动蝶阀、投料管、锥体、罐体、排气管、进料口、锁紧螺母、软管、内螺纹法兰、压力传感器、组合管件、压缩空气进气阀、安装座、料层传感器插入管、料层传感器组成,其特征是:电动蝶阀上侧面与投料管采用法兰连接,连接处采用石棉橡胶垫密封,采用螺栓连接;电动蝶阀下侧面与矿砂处理罐进料管采用法兰连接;罐体和锥体组成矿砂投料斗,采用焊接连接;在罐体的平盖中央安装进料口,采用焊接连接;进料口与矿砂进料管的电动进料阀连接,采用法兰连接;在罐体的平盖左侧安装排气管,采用焊接连接,在排气管上套装防尘过滤网;在罐体的平盖右侧安装料层传感器插入管,采用焊接连接;在料层传感器插入管中插入料层传感器,在料层传感器的螺纹处拧上内螺纹法兰和锁紧螺母,内螺纹法兰与料层传感器插入管的法兰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料层传感器的连接端与软管的一端连接,采用螺纹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组合管件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组合管件的一个出口与压力传感器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组合管件的另一个出口与压缩空气进气阀的出口端连接,采用螺纹管连接;压缩空气进气阀的
进口端与压缩空气源连接,采用管道连接;组合管件和压缩空气进气阀都安装在安装座上,采用螺栓连接;安装座安装在罐体上部罐壁上,采用焊接连接;压力传感器和电动蝶阀与控制器和电源采用导线连接。
7.以上所述料层传感器的下端管壁上钻有4个通气孔,在料层传感器的下端封口处焊接带卸料锥的平盖;在料层传感器的上端封口处焊接与软管连接的螺纹接头。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9.1、可调节投料量:当需要调整投料量时,拧松锁紧螺母,将料层传感器调节到需要投料量的料层处,然后再将锁紧螺母拧紧,调节投料量就完成了。
10.2、自动进料和投料:开启电动进料阀,矿砂进入投料斗,当矿砂掩埋料层传感器下端的通气孔时,压缩空气被截堵,压力升高,压力传感器传出信号,关闭进料阀,停止向投料斗进料,投料斗装料完成;此时,电动蝶阀开启,向矿砂处理罐投料,投料时长为设定时间。
11.3、投资节省:采用料层传感器和电动蝶阀,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12.投资节省。
附图说明
13.图1是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料层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如图1、2所示,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由电动蝶阀1、投料管2、锥体3、罐体4、排气管5、进料口6、锁紧螺母7、软管8、内螺纹法兰9、压力传感器10、组合管件11、压缩空气进气阀12、安装座13、料层传感器插入管14、料层传感器15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17.如图1、2所示,从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中可看到,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由电动蝶阀1、投料管2、锥体3、罐体4、排气管5、进料口6、锁紧螺母7、软管8、内螺纹法兰9、压力传感器10、组合管件11、压缩空气进气阀12、安装座13、料层传感器插入管14、料层传感器15组成,其特征是:电动蝶阀1上侧面与投料管2采用法兰连接,连接处采用石棉橡胶垫密封,采用螺栓连接;电动蝶阀1下侧面与矿砂处理罐进料管采用法兰连接;罐体4和锥体3组成矿砂投料斗,采用焊接连接;在罐体4的平盖中央安装进料口6,采用焊接连接;进料口6与矿砂进料管的电动进料阀连接,采用法兰连接;在罐体4的平盖左侧安装排气管5,采用焊接连接,在排气管5上套装防尘过滤网;在罐体4的平盖右侧安装料层传感器插入管14,采用焊接连接;在料层传感器插入管14中插入料层传感器15,在料层传感器15的螺纹处拧上内螺纹法兰9和锁紧螺母7,内螺纹法兰9与料层传感器插入管14的法兰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料层传感器15的连接端与软管8的一端连接,采用螺纹连接;软管8的另一端与组合管件11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组合管件11的一个出口与压力传感器10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组合管件11的另一个出口与压缩空气进气阀12的出口端连接,采用螺纹管连接;压缩空气进气阀12的进口端与压缩空气源连接,采用管道连接;组合管件11和压缩空气进气阀12都安装在安装座13上,采用螺栓连接;安装座13安装在罐体4上部罐壁上,采用焊接连接;压力传感器10和电动蝶阀1与控制器和电源采用导线连接。
18.以上所述料层传感器15的下端管壁上钻有4个通气孔,在料层传感器15的下端封口处焊接带卸料锥的平盖;在料层传感器15的上端封口处焊接与软管8连接的螺纹接头。
19.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的功能及使用方法:矿砂进料管与进料口6连接,开启电动进料阀,矿砂进入投料斗,当矿砂掩埋料层传感器15下端的通气孔时,压缩空气被截堵,压力升高,压力传感器10传出信号,关闭电动进料阀,停止向投料斗进料,投料斗装料完成;此时,电动蝶阀1开启,向矿砂处理罐投料,投料时长为设定时间;当投料完成,矿砂没有掩埋料层传感器15下端的通气孔时,压缩空气从排气管5排出,防尘过滤网截堵了矿砂粉尘,此时,压力降低,压力传感器10传出信号,开启电动进料阀,矿砂进入投料斗;依此循环,到投料完成为止。当需要调整投料量时,拧松锁紧螺母7,将料层传感器15调节到需要投料量的料层处,然后再将锁紧螺母7拧紧,调节投料量就完成了。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由电动蝶阀(1)、投料管(2)、锥体(3)、罐体(4)、排气管(5)、进料口(6)、锁紧螺母(7)、软管(8)、内螺纹法兰(9)、压力传感器(10)、组合管件(11)、压缩空气进气阀(12)、安装座(13)、料层传感器插入管(14)、料层传感器(15)组成,其特征是:电动蝶阀(1)上侧面与投料管(2)采用法兰连接,连接处采用石棉橡胶垫密封,采用螺栓连接;电动蝶阀(1)下侧面与矿砂处理罐进料管采用法兰连接;罐体(4)和锥体(3)组成矿砂投料斗,采用焊接连接;在罐体(4)的平盖中央安装进料口(6),采用焊接连接;进料口(6)与矿砂进料管的电动进料阀连接,采用法兰连接;在罐体(4)的平盖左侧安装排气管(5),采用焊接连接,在排气管(5)上套装防尘过滤网;在罐体(4)的平盖右侧安装料层传感器插入管(14),采用焊接连接;在料层传感器插入管(14)中插入料层传感器(15),在料层传感器(15)的外螺纹处拧上内螺纹法兰(9)和锁紧螺母(7),内螺纹法兰(9)与料层传感器插入管(14)的法兰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料层传感器(15)的连接端与软管(8)的一端连接,采用螺纹连接;软管(8)的另一端与组合管件(11)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组合管件(11)的一个出口与压力传感器(10)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组合管件(11)的另一个出口与压缩空气进气阀(12)的出口端连接,采用螺纹管连接;压缩空气进气阀(12)的进口端与压缩空气源连接,采用管道连接;组合管件(11)和压缩空气进气阀(12)都安装在安装座(13)上,采用螺栓连接;安装座(13)安装在罐体(4)上部罐壁上,采用焊接连接;压力传感器(10)和电动蝶阀(1)与控制器和电源采用导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层传感器(15)的下端管壁上钻有4个通气孔,在料层传感器(15)的下端封口处焊接带卸料锥的平盖;在料层传感器(15)的上端封口处焊接与软管(8)连接的螺纹接头。

技术总结
一种可调节投料量的矿砂投料斗,由电动蝶阀、投料管、锥体、罐体、排气管、进料口、锁紧螺母、软管、内螺纹法兰、压力传感器、组合管件、压缩空气进气阀、安装座、料层传感器插入管、料层传感器组成。其中:电动蝶阀与投料管连接,罐体和锥体组成矿砂投料斗;在罐体的平盖上安装进料口和排气管,在排气管上套装防尘过滤网;在罐体的平盖右侧安装料层传感器插入管,在料层传感器插入管插入料层传感器;料层传感器的连接端与软管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组合管件连接,组合管件的一个出口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组合管件的另一个出口与压缩空气进气阀的出口端连接,压缩空气进气阀的进口端与压缩空气源连接。它具有可调节投料量、自动进料和投料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甘小梅 蓝日卫 韦锋 陈思宏 苏献伟 谢静怡 陆信光 张强 钮德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22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