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9434发布日期:2022-08-16 20:2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引进自动上料设备,以实现节约人工成本的目标。
3.但是,现有的自动上料设备功能单一,最多只能实现先将装满工件的料箱短程转运至指定位置,再将空料箱返回至初始位置的功能。而装满工件的料箱通常集中存放在工厂较远的仓储区,而仓储区到上料位置这一段则仍需工人搬运或人工操作叉车搬运,导致自动化程度不高,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工厂的需求。
4.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上料系统。
6.其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自动化上料系统,包括固定端上料装置和移动端上料装置,其要点在于:所述固定端上料装置包括底架、提升机构和上下料传送带总成,所述上下料传送带总成包括安装在底架上部的上下传送带支架以及分别设置在上下传送带支架上层和下层的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架上部的升降机以及安装在升降机的升降台上的辊筒输送机,所述升降机位于上下料传送带总成的一端,所述辊筒输送机能够在升降台的带动下与上料传送带的下料端或下料传送带的上料端对接;
8.所述移动端上料装置包括agv小车和转运传送带总成,所述转运传送带总成包括安装在agv小车上的转运传送带支架以及分别设置在转运传送带支架上层和下层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当agv小车停泊在上下料传送带总成远离升降机的一端时,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料端与上料传送带的上料端对接,且第二传送带的上料端与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对接。
9.作为优选:所述辊筒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机架、多根平行可转动地安装在输送机机架上的输送辊筒、通过链条链轮组带动各输送辊筒同步转动的辊筒驱动电机、相对地设置在输送机机架上的两个平移模组以及分别安装在对应平移模组上的夹持架,两个平移模组位于各输送辊筒的下方,两个夹持架均向上穿过输送辊筒,并能够在对应平移模组的带动下沿输送辊筒的宽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10.采用以上结构,不仅能够通过各输送辊筒可靠地输送料箱,而且能够通过两个夹持架固定料箱,以便于后续的机械手抓取料箱内部的工件。
11.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架包括安装在对应平移模组上的夹持架底座、均竖向安装在夹持架底座上的至少两根侧挡条以及横向延伸的一根横挡条,各根侧挡条分别从对应的两根输送辊筒之间向上穿出,所述横挡条与各根侧挡条的上端固定连接。
12.采用以上结构,简单可靠。
13.作为优选:所述上料传送带自下料端向上料端斜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料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14.采用以上结构,能够通过上料传送带将装满工件的料箱转运至指定高度,从而使升降机无需继续抬升装满工件的料箱,同时升降机再将空料箱向下转运,能够有效减小升降机的负荷,选用最大载荷更小的升降机,降低采购成本。
15.作为优选:所述上下传送带支架包括相对地设置在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两侧的两组侧安装架,所述侧安装架均包括安装在底架上的底层横梁、倾斜地设置在底层横梁上方的上层横梁以及至少两根竖向连接在上层横梁和底层横梁之间的支撑竖梁,所述上料传送带安装在两组侧安装架的上层横梁之间,所述下料传送带安装在两组侧安装架的底层横梁之间。
16.采用以上结构,不仅稳定可靠,而且支撑竖梁能够对料箱进行限位,防止空料箱从下料传送带上跌落。
17.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横梁的外侧均安装有至少两根竖向向上延伸的安装杆,各根安装杆的上端通过同一根侧挡杆连接,两根侧挡杆分别位于对应的各根侧挡杆的内侧,并分别与对应的上层横梁平行。
18.采用以上结构,简单可靠,侧挡杆能够对料箱进行限位,防止料箱从上料传送带上跌落。
19.作为优选:所述底架包括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底部框架以及呈长方体结构的加高框架,所述升降机和加高框架均固定安装在底部框架的上部,且升降机和加高框架之间留有与辊筒输送机相适应的让位间隙。
20.采用以上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可靠。
21.作为优选:所述底部框架的底部安装有至少四个带锁滑轮。
22.采用以上结构,不仅便于固定端上料装置的整体转运,而且到位后能够可靠地锁止。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自动化上料系统,通过提升机构与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的配合,不仅能够将装满工件的料箱转运至带抓取位置,等待机械手抓取,而且还能够将空料箱转运回去,再通过agv小车,不仅能够将仓储区的装满工件的料箱转运至上料传送带,而且能够将空料箱从下料传送带转运回仓储区,自动化程度极高,满足了工厂的实际需求,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工厂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固定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辊筒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转运机械手和工件加工系统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化上料系统,其主要包括固定端上料装置和移动端上料装置。
32.请参见1-图4,固定端上料装置包括底架1、提升机构和上下料传送带总成。
33.请参见1-图3,上下料传送带总成包括安装在底架1上部的上下传送带支架2以及分别设置在上下传送带支架2上层和下层的上料传送带3和下料传送带4。
34.其中,上下传送带支架2包括相对地设置在上料传送带3和下料传送带4两侧的两组侧安装架21,两组侧安装架21相对地固定安装在底架1上。上料传送带3和下料传送带4均由传送带本体和驱动传送带本体转动的传送带驱动机构组成。
35.侧安装架21均包括安装在底架1上的底层横梁211、倾斜地设置在底层横梁211上方的上层横梁212以及至少两根竖向连接在上层横梁212和底层横梁211之间的支撑竖梁213,上料传送带3安装在两组侧安装架21的上层横梁212之间,下料传送带4安装在两组侧安装架21的底层横梁211之间。不仅稳定可靠,而且支撑竖梁213能够对料箱c进行限位,防止空料箱c从下料传送带4上跌落。
36.同样的,上层横梁212的外侧均安装有至少两根竖向向上延伸的安装杆22,各根安装杆22的上端通过同一根侧挡杆23连接,两根侧挡杆23分别位于对应的各根侧挡杆23的内侧,并分别与对应的上层横梁212平行,简单可靠,侧挡杆23能够对料箱c进行限位,防止料箱c从上料传送带3上跌落。
37.本实施例中,上层横梁212和底层横梁211上均设置有至少一对红外对管,通过红外对管能够检测上层横梁212和底层横梁211上是否有料箱c。
38.请参见1-图3和图5,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架1上部的升降机5以及安装在升降机5的升降台51上的辊筒输送机6。升降机5为常规的垂直升降机,其通过垂直驱动电机和皮带组件带动升降台51升降。辊筒输送机6固定安装在升降台51上。
39.升降机5位于上下料传送带总成的一端,具体地说,辊筒输送机6能够在升降台51的带动下与上料传送带3的下料端或下料传送带4的上料端对接。即:辊筒输送机6位于上部时,辊筒输送机6与上料传送带3的下料端对接,上料传送带3能够将其上装满工件的料箱c转运至辊筒输送机6,等待转运机械手a将料箱c中的工件转运至工件加工系统b中。当辊筒输送机6上的料箱c被清空后,辊筒输送机6下降,辊筒输送机6与下料传送带4的上料端对接,能够将空料箱c转运至下料传送带4上。
40.请参见图4,辊筒输送机6包括输送机机架61、多根平行可转动地安装在输送机机架61上的输送辊筒62、通过链条链轮组63带动各输送辊筒62同步转动的辊筒驱动电机64、相对地设置在输送机机架61上的两个平移模组65以及分别安装在对应平移模组65上的夹持架66,两个平移模组65位于各输送辊筒62的下方,两个夹持架66均向上穿过输送辊筒62,并能够在对应平移模组65的带动下沿输送辊筒62的宽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本实施例中,辊筒驱动电机64通过减速器68带动链条链轮组63,链条链轮组63再带动各输送辊筒62同步转动。
41.夹持架66包括安装在对应平移模组65上的夹持架底座661、均竖向安装在夹持架底座661上的至少两根侧挡条662以及横向延伸的一根横挡条663,各根侧挡条662分别从对
应的两根输送辊筒62之间向上穿出,横挡条663与各根侧挡条662的上端固定连接,能够通过两个夹持架固定料箱c,以便于后续的转运机械手a抓取料箱c内部的工件,稳定可靠。
42.请参见1-图3,底架1包括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底部框架11以及呈长方体结构的加高框架12,升降机5和加高框架12均固定安装在底部框架11的上部,具体地说,升降机5和加高框架12分别位于底部框架11的两端,同时,升降机5和加高框架12之间留有与辊筒输送机6相适应的让位间隙,从而使辊筒输送机6与上下料传送带总成的下料传送带4对接时,能够位于让位间隙中。
43.进一步地,底部框架11的底部安装有至少四个带锁滑轮13,不仅便于固定端上料装置的整体转运,而且到位后带锁滑轮13能够可靠地锁止。
44.请参见图1和图2,移动端上料装置包括agv小车7和转运传送带总成,转运传送带总成包括安装在agv小车7上的转运传送带支架8以及分别设置在转运传送带支架8上层和下层的第一传送带9和第二传送带10,当agv小车7停泊在上下料传送带总成远离升降机5的一端时,第一传送带9的下料端与上料传送带3的上料端对接,且第二传送带10的上料端与下料传送带4的下料端对接。第一传送带9和第二传送带10也均由传送带本体和驱动传送带本体转动的传送带驱动机构组成。
45.具体地说,转运传送带支架8包括相对地设置在第一传送带9和第二传送带10两侧的两组侧支架81,两组侧支架81相对地固定安装在agv小车7上。
46.侧支架81均包括安装在底架1上的底部横梁811、平行地设置在底部横梁811上方的上部横梁812以及至少两根竖向连接在上部横梁812和底部横梁811之间的中间竖梁813,第一传送带9安装在两组侧支架81的上部横梁812之间,第二传送带10安装在两组侧安装架21的底部横梁811之间。不仅稳定可靠,而且中间竖梁813能够对料箱c进行限位,防止空料箱c从第二传送带10上跌落。
47.进一步地,上料传送带3自下料端向上料端斜向下倾斜设置,下料传送带4、第一传送带9和第二传送带10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能够通过上料传送带4将装满工件的料箱c转运至指定高度,从而使升降机5无需继续抬升装满工件的料箱c,同时升降机5再将空料箱c向下转运,能够有效减小升降机5的负荷,选用最大载荷更小的升降机5,降低采购成本。
4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9.请参见图1和图5,agv小车7上的第一传送带9搭载装满工件的料箱c,从仓库区转移至上下料传送带总成旁,此时,第一传送带9与上料传送带3的上料端对接,agv小车7上的第二传送带10与下料传送带4的下料端对接,同时,升降机5将辊筒输送机6提升至与上料传送带3的下料端对接。
50.然后,第一传送带9、上料传送带3和辊筒输送机6启动,第一传送带9上装满工件的料箱c经上料传送带3转运至辊筒输送机6上。
51.接下来,转运机械手a启动,将料箱c中的工件逐一抓取至工件加工系统b中。
52.当料箱c中的工件被清空后,升降机5启动,将辊筒输送机6下降至与下料传送带4的上料端对接,然后,辊筒输送机6、下料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10启动,辊筒输送机6上的空料箱c经下料传送带4转运至第二传送带10上。
53.agv小车7小车启动,将空料箱c转运至仓储区。
54.依次往复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