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5932发布日期:2023-07-06 09:5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属于饮料瓶盖。


背景技术:

1、瓶盖是饮料包装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功能是密封、防伪和开启饮用。目前也开发出了具有容纳饮片、饮剂、固体饮料、浓缩汁等的瓶盖,通过简单操作可以把容纳物释放到瓶体饮用水中,瞬间得到颜色鲜艳、清爽可口的饮料,深受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消费者喜爱。市场上出现的容纳饮料物的瓶盖产品和已公布的相关专利中,其释放饮料物到瓶体饮用水中的方式主要有旋拧式、按压式和摇动瓶体释放三种。

2、相同发明人2020年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按序释放固体饮料物的瓶盖”(实用新型,专利权人:陈晓波,发明人:陈晓波张春晓,授权公告号:cn 211870188u,授权公告日:2020.11.06),该实用新型瓶盖的料筒是以可食用且水溶解性的膜(比如糯米纸)密封瓶盖储料桶的下端,把固体饮料密封在料筒内,且可以多个料筒放置在一个料筒容纳腔内。这种设计的结果可以实现:不通过旋拧或按压等明显的外部动作,而是通过摇动瓶体,使瓶体中的饮料液体与水溶性密封膜接触、溶解、破坏密封膜从而释放固体饮料到瓶体饮料中。该实用新型专利与之前的专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一,可连续释放多种固体饮料,实现饮料在短时间内的连续变色;二,在操作上更具隐蔽性,极具视觉冲击力,趣味性更强;三,瓶盖设计简单;四,可食用的水溶性膜代替锡箔纸的实用,避免了误食锡箔纸的危险,更加安全。但是,该专利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用于密封料筒的可食用水溶性膜,由于韧性较低、易破损、对生产车间的湿度要求苛刻,因此对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要求很高,导致生产中产品破损率高,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对此,我们进行了研发改进,提出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包括与饮料瓶瓶口连接的瓶盖主体,瓶盖主体内部设置两端开口的料包容纳腔,料包容纳腔向外同轴间隔空间设置瓶体连接部,所述料包容纳腔上端使用护盖封闭,下端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在料包容纳腔内部放置若干填充不同固体饮料的料包。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容纳腔设置一个,料包容纳腔内放置若干个料包,所述若干料包的材质为透水性能不同的材质。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以料包容纳腔纵向中心轴向外辐射设置若干挡片,将料包容纳腔分隔成若干截面成扇形的空间,每个扇形的空间内放置一个料包,所述料包的材质的透水性具有差异;料包容纳腔的下端均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使用的材料的厚度不同;相同材质条件下,先释放到瓶体中的固体饮料的料包所使用的料包材料较薄,后释放到瓶体中的固体饮料的料包所使用的料包材料较厚。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使用的材质也可以使用经过不同程度的亲水性加工,在相同厚度的条件下,亲水性加工程度大的,固体饮料物释放出来的速度快;亲水性加工程度小的,固体饮料物释放出来的速度慢。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的材质为符合食品包装领域中使用的纸、无纺布、尼龙膜或聚乳酸膜。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料包的材质为制作泡茶袋、调料袋的材质,可以是无纺布,纸、尼龙膜或聚乳酸膜。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瓶体连接部向下的内表面设有与饮料瓶瓶口螺纹连接的螺纹段,瓶盖与饮料瓶瓶口螺纹连接。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不需要按压、旋转瓶盖等动作,而只需要摇晃瓶体,即可实现多种固体饮料按事先设计的顺序释放到瓶体饮用水中,至少可以实现饮料颜色在瞬间的连续变化。在操作上更具隐蔽性,产品也更具趣味性。由于料包袋材质为市场上常见的袋泡茶一类的材质,不仅绿色环保而且生产加工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设计,更加便于加工制作,更加适合于规模化加工生产。

13、本实用新型中的瓶盖可以反复利用,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更换不同组合的料包,即便是同一组合的固体饮料物,调换各个料包袋材质的透水性,饮料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顺序。

14、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可以反复利用;瓶盖可以与市面上主流的饮料瓶匹配使用,节约资源,绿色环保;料包在生产中灌装固体饮料时更加省时、快捷,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15、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结构简单,原料成本低但绿色环保,不存在任何饮用隐患。

16、本实用新型的瓶盖主要有两种实施结构,根据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一个料包容纳腔+多个料包组合”或者“多个料包容纳腔+多个料包组合”两种设计方式。“一个料筒容纳腔+多个料包组合”是多个料包放置在一个料包容纳腔内,其优势是生产工艺简单;“多个料包容纳腔+多个料包组合”是料包容纳腔设计多个,基本上一个料包容纳腔内放置一个料包,其优点是料包内容物释放时不受其他料包的干扰。

17、本实用新型和相同发明人上一个专利比较,克服了水溶性食用薄膜韧性差、生产加工难度大的弊端,而本申请专利采用料包的方式,不仅技术成熟,更适应现有生产条件,而且整个装置生产加工省时、快捷,更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包括与饮料瓶瓶口连接的瓶盖主体,瓶盖主体内部设置两端开口的料包容纳腔(2),料包容纳腔(2)向外同轴间隔空间设置瓶体连接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包容纳腔上端使用护盖(5)封闭,下端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4);在料包容纳腔(2)内部放置若干填充不同固体饮料的料包(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料包容纳腔(2)设置一个,料包容纳腔(2)内放置若干个料包(1),所述料包(1)的材质为透水性能不同的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以料包容纳腔(2)纵向中心轴向外辐射设置若干挡片,将料包容纳腔分隔成若干截面成扇形的空间,每个扇形的空间内放置一个料包(1),所述料包(1)的材质的透水性具有差异;料包容纳腔(2)的下端均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料包(1)使用的材料的厚度不同;相同材质条件下,先释放到瓶体中的固体饮料的料包所使用的料包材料较薄,后释放到瓶体中的固体饮料的料包(1)所使用的料包材料较厚。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料包(1)使用的材质经过不同程度的亲水性加工,在相同厚度的条件下,亲水性加工程度大的,固体饮料物释放出来的速度快;亲水性加工程度小的,固体饮料物释放出来的速度慢。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料包(1)的材质为符合食品包装领域中使用的纸、无纺布、尼龙膜或聚乳酸膜。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料包(1)的材质为制作泡茶袋的材质;是无纺布,纸,尼龙膜和聚乳酸膜,这些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连接部(3)向下的内表面设有与饮料瓶瓶口螺纹连接的螺纹段(6),瓶盖与饮料瓶瓶口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饮料连续变色的瓶盖,属于饮料瓶盖技术领域。包括与饮料瓶瓶口连接的瓶盖主体,瓶盖主体内部设置两端开口的料包容纳腔,料包容纳腔向外同轴间隔空间设置瓶体连接部,所述料包容纳腔上端使用护盖封闭,下端固定设置多孔的滤网;在料包容纳腔内部放置若干填充不同固体饮料的料包。本技术在使用中只需要摇晃瓶体,即可实现多种固体饮料按事先设计的顺序释放到瓶体饮用水中,可以实现饮料颜色在瞬间的连续变化。该发明专利除了在操作上具有隐蔽性和趣味性之外,更加适应现有生产条件,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若涵,陈晓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若涵
技术研发日:2022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