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61203发布日期:2022-09-07 18:4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机领域,具体涉及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2.覆膜机可分为即涂型覆膜机和预涂型覆膜机两大类,是一种用于纸类、薄膜专用设备,即涂型覆膜机包括上胶、烘干、热压三部分,其适用范围宽,加工性能稳定可靠,是国内广泛使用的覆膜设备。预涂型覆膜机,无上胶和干燥部分,体积小、造价低、操作灵活方便,不仅适用大批量印刷品的覆膜加工,而且适用自动化桌面办公系统等小批量、零散的印刷品的覆膜加工;
3.不管是即涂型覆膜机还是预涂型覆膜机都设置有进纸部分,进纸部分通过前规控制进纸以及进纸时相邻纸张的搭边量,但由于现有主机进纸的驱动结构较为复杂,请参见说明书附图1及说明书附图2中所示,主机由左右两个墙板组成,左墙板远离右墙板的一面称为传动面,右墙板远离左墙板的一面称为操作面,当然,这两个面也可以反过来,传动面在右墙板、操作面在左墙板也是可以的,现有的主机进纸驱动路径如图1所示,先由传动面的主动力轴s1通过链条带动a轴(主动进纸轴)s2上的齿轮传动,然后a轴s2在操作面的部分通过链条带动b轴(被动进纸轴)s3上的齿轮传动,再由b轴s3传动面的部分带动进纸机构的拉规(前规)的进纸c轴s4,动力传输路径较长,传动响应速度慢,从而导致纸张的搭边量较大,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5.提供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包括主机架及设置于主机架一端的进纸机构,主机架包括相对设立的左墙板以及右墙板,所述左墙板远离右墙板的一面为操作面、所述右墙板远离左墙板的一面为传动面,或者左墙板远离右墙板的一面为传动面、右墙板远离左墙板的一面为操作面,所述左墙板及右墙板之间架设有a轴、b轴,进纸机构之间架设有拉规进纸c轴,其特征在于:传动面设有驱动进纸机构运动的主减速电机,所述传动面上设有与主减速电机的减速轴连接并将减速轴的角位移转化为脉冲信号输出从而对纸张叠口量进行控制的叠口量控制结构,所述a轴位于操作面的一端设有a轴传动齿轮,所述b轴位于操作面的一端设有b轴第一传动齿轮、位于传动面的一端设有b轴第二传动齿轮、所述拉规进纸c轴位于传动面的一端设有c轴传动齿轮,所述操作面设有同步驱动a轴传动齿轮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传动的驱动源,所述b轴第二传动齿轮与c轴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现有技术中主机进纸驱动结构的结构复杂,传动路径长导致传动相应速度慢,从而导致纸张的搭边量较大,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生产要求,本实用新型摒弃传统的传动方式,在操作面设置一驱动源同步驱动a轴以及b轴位于操作面一侧的
a轴传动齿轮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传动,然后再通过b轴位于传动面的b轴第二传动齿轮带动c轴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拉规进纸c轴传动,通过这种结构来控制拉规进纸、大大简化了主机进纸驱动结构且响应速度快,通过在传动面设置与主驱动电机的减速机的减速轴连接并将减速轴的角位移转化为脉冲信号输出从而对纸张叠口量进行控制的叠口量控制结构可以精准感知主驱动电机的步进量,从而对进纸机构的进纸后使纸张搭边的搭边量(也称为叠口量)进行精准控制。
8.上述的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叠口量控制结构包括安装于传动面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上设置有第一同步轮,所述减速轴上设置有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叠口量控制结构设置为编码器,并将编码器与减速轴之间 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本实用新型只涉及具体结构改进,对于编码器的接收器安装以及接收器接收后的信号处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10.上述的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源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a轴传动齿轮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同步传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源设置为伺服电机不仅转速可控且可以通过在拉规进纸机构中设置编码器反馈信号与伺服电机配合以实现plc控制,进一步提升进纸时搭边量精度的控制。
12.上述的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b轴第二传动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与c轴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持第二链条的张紧,可以额外设置带有传动齿轮的张紧轴使得链条将张紧轴、b轴、拉规进纸c轴同步传动,提升稳定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简化了主机进纸驱动结构,且通过编码器控制主驱动电机进一步提升了进纸搭边量的控制精度。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动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现有技术中操作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操作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见图1-图4所示: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包括相对设立的左墙板以及右墙板,左墙板远离右墙板的一面为操作面1、右墙板远离左墙板的一面为传动面2,或者左墙板远离右墙板的一面为传动面2、右墙板远离左墙板的一面为操作面1,左墙板及右墙板之间架设有a轴3、b轴4,进纸机构之间架设有拉规进纸c轴5, a轴3位于操作面1的一端设有a轴传动齿轮31,b轴4位于操作面1的一端设有b轴第一传动齿轮41、位于传动面2的一端设有b轴第二传动齿轮42、拉规进纸c轴5位于传动面2的一端设有c轴传动齿轮51,操作面1设有同步驱动a轴传动齿轮31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41传动的伺服电机6,覆膜机的进纸机构
的下方设有供伺服电机6安装的安装板7,伺服电机6安装于安装板7上并通过链条8与a轴传动齿轮31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41同步传动,b轴第二传动齿轮42与c轴传动齿轮51传动连接,b轴第二传动齿轮42通过第二链条9与c轴传动齿轮51传动连接;
21.传动面2设有驱动进纸机构运动的主减速电机101,传动面2上设有与主减速电机101的减速轴1011连接并将减速轴1011的角位移转化为脉冲信号输出从而对纸张叠口量进行控制的叠口量控制结构,叠口量控制结构包括安装于传动面2的编码器103,编码器103上设置有第一同步轮104,减速轴1011上设置有第二同步轮105,第一同步轮104与第二同步轮105之间通过同步带106同步传动。


技术特征:
1.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包括主机架及设置于主机架一端的进纸机构,主机架包括相对设立的左墙板以及右墙板,所述左墙板远离右墙板的一面为操作面、所述右墙板远离左墙板的一面为传动面,或者左墙板远离右墙板的一面为传动面、右墙板远离左墙板的一面为操作面,所述左墙板及右墙板之间架设有a轴、b轴,进纸机构之间架设有拉规进纸c轴,其特征在于:传动面设有驱动进纸机构运动的主减速电机,所述传动面上设有与主减速电机的减速轴连接并将减速轴的角位移转化为脉冲信号输出从而对纸张叠口量进行控制的叠口量控制结构,所述a轴位于操作面的一端设有a轴传动齿轮,所述b轴位于操作面的一端设有b轴第一传动齿轮、位于传动面的一端设有b轴第二传动齿轮、所述拉规进纸c轴位于传动面的一端设有c轴传动齿轮,所述操作面设有同步驱动a轴传动齿轮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传动的驱动源,所述b轴第二传动齿轮与c轴传动齿轮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口量控制结构包括安装于传动面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上设置有第一同步轮,所述减速轴上设置有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a轴传动齿轮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同步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轴第二传动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与c轴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进的覆膜机的主机进纸驱动结构,包括主机架及设置于主机架一端的进纸机构,主机架包括相对设立的左墙板以及右墙板,左墙板及右墙板之间架设有A轴、B轴,进纸机构之间架设有拉规进纸C轴,传动面设有驱动进纸机构运动的主减速电机,所述传动面上设有与主减速电机的减速轴连接并将减速轴的角位移转化为脉冲信号输出从而对纸张叠口量进行控制的叠口量控制结构,A轴位于操作面的一端设有A轴传动齿轮,所述B轴位于操作面的一端设有B轴第一传动齿轮、位于传动面的一端设有B轴第二传动齿轮、所述拉规进纸C轴位于传动面的一端设有C轴传动齿轮,操作面设有同步驱动A轴传动齿轮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传动的驱动源。动齿轮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传动的驱动源。动齿轮及B轴第一传动齿轮传动的驱动源。


技术研发人员:周浙永 戈高奉 夏远炯 张陈跃 陈美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安市鑫星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9/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