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3621发布日期:2022-09-30 18:4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餐柜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逐渐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现今市场掀起了一阵共享式服务的热浪,对于上班族、学生党来说,就餐是件较为令人烦恼的事情,去饭堂点餐就需要排长队等候,点外卖呢又担心食品安全,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智能取餐柜,解决了这些上班族和学生党减少排队时间的烦恼,现有智能取餐柜在移动和运输时内部的餐盒会产生晃动和泼洒,影响食物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包括取餐柜本体,所述取餐柜本体包括有若干分柜,所述分柜设有柜门,所述分柜内底壁连接有上托架,所述上托架下方设有下托架,所述下托架连接分柜内底壁,所述下托架中间下方设有旋钮,所述旋钮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下托架且露出下托架连接齿轮,所述齿轮啮合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所述下托架两侧分别滑动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齿条底端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二齿条底端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上托架且露出上托架连接夹板,所述分柜内顶壁设有加热器,所述取餐柜本体底面四角均设有自锁式万向轮。
5.作为改进,所述下托架两侧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连接第二滑块。
6.作为改进,所述上托架上设有滑孔,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滑孔。
7.作为改进,所述下托架顶面连接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所述限位杆一设在第一齿条后方,所述限位杆二设在第二齿条前方。
8.作为改进,所述分柜内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
9.作为改进,所述取餐柜本体设有控制面板和密码锁。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转轴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杆和夹板移动,便于固定分柜内不同大小的餐盒,防止取餐柜本体移动运输时,餐盒产生晃动,影响食物质量,通过加热器方便对餐盒的食物进行加热,自锁式万向轮方便取餐柜本体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的分柜内部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的下托架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的齿轮俯视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的上托架俯视图。
16.如图所示:1、取餐柜本体;2、分柜;3、上托架;4、下托架;5、旋钮;6、转轴;7、齿轮;8、第一齿条;9、第二齿条;10、第一滑槽;11、第二滑槽;12、第一滑杆;13、第一滑块;14、第二滑杆;15、第二滑块;16、滑动杆;17、滑孔;18、夹板;19、限位杆一;20、限位杆二;21、加热器;22、温度传感器;23、控制面板;24、密码锁;25、自锁式万向轮;26、柜门。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结合附图,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包括取餐柜本体1,所述取餐柜本体1包括有若干分柜2,所述分柜2设有柜门26,所述分柜2内底壁连接有上托架3,所述上托架3下方设有下托架4,所述下托架4连接分柜2内底壁,所述下托架4中间下方设有旋钮5,所述旋钮5连接转轴6,所述转轴6转动连接下托架4且露出下托架4连接齿轮7,所述齿轮7啮合在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9之间,所述下托架4两侧分别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5,所述第一齿条8底端连接第一滑块13,所述第二齿条9底端连接第二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5均连接有滑动杆16,所述滑动杆16滑动连接上托架3且露出上托架3连接夹板18,所述分柜2内顶壁设有加热器21,所述取餐柜本体1底面四角均设有自锁式万向轮25。
21.所述下托架4两侧设有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0内设有第一滑杆12,所述第一滑杆12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3,所述第二滑槽11内设有第二滑杆14,所述第二滑杆14滑动连接第二滑块15。
22.所述上托架3上设有滑孔17,所述滑动杆16滑动连接滑孔17。
23.所述下托架4顶面连接限位杆一19和限位杆二20,所述限位杆一19设在第一齿条8后方,所述限位杆二20设在第二齿条9前方。限位杆一19和限位杆二20便于对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9进行导向。
24.所述分柜2内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22。
25.所述取餐柜本体1设有控制面板23和密码锁24。
26.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将餐盒放在上托架3上,通过转动旋钮5,带动转轴6和齿轮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9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5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杆16和夹板18移动,便于固定分柜2内不同大小的餐盒,防止取餐柜本体1移动运输时,餐盒产生晃动,影响食物质量,温度传感器22检测分柜2内温度,通过控制面板23控制加热器21对餐盒的食物进行加热,自锁式万向轮25方便取餐柜本体进行移动,通过用户通过密码锁24取餐。
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包括取餐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餐柜本体(1)包括有若干分柜(2),所述分柜(2)设有柜门(26),所述分柜(2)内底壁连接有上托架(3),所述上托架(3)下方设有下托架(4),所述下托架(4)连接分柜(2)内底壁,所述下托架(4)中间下方设有旋钮(5),所述旋钮(5)连接转轴(6),所述转轴(6)转动连接下托架(4)且露出下托架(4)连接齿轮(7),所述齿轮(7)啮合在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9)之间,所述下托架(4)两侧分别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5),所述第一齿条(8)底端连接第一滑块(13),所述第二齿条(9)底端连接第二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5)均连接有滑动杆(16),所述滑动杆(16)滑动连接上托架(3)且露出上托架(3)连接夹板(18),所述分柜(2)内顶壁设有加热器(21),所述取餐柜本体(1)底面四角均设有自锁式万向轮(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架(4)两侧设有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0)内设有第一滑杆(12),所述第一滑杆(12)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3),所述第二滑槽(11)内设有第二滑杆(14),所述第二滑杆(14)滑动连接第二滑块(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3)上设有滑孔(17),所述滑动杆(16)滑动连接滑孔(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架(4)顶面连接限位杆一(19)和限位杆二(20),所述限位杆一(19)设在第一齿条(8)后方,所述限位杆二(20)设在第二齿条(9)前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柜(2)内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餐柜本体(1)设有控制面板(23)和密码锁(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饮配送用智能取餐柜,包括取餐柜本体,所述取餐柜本体包括有若干分柜,所述分柜设有柜门,所述分柜内底壁连接有上托架,所述上托架下方设有下托架,所述下托架连接分柜内底壁,所述下托架中间下方设有旋钮,所述旋钮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下托架且露出下托架连接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转轴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杆和夹板移动,便于固定分柜内不同大小的餐盒,防止取餐柜本体移动运输时,餐盒产生晃动,影响食物质量,通过加热器方便对餐盒的食物进行加热,自锁式万向轮方便取餐柜本体进行移动。方便取餐柜本体进行移动。方便取餐柜本体进行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清 吴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中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9
技术公布日:2022/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