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

文档序号:34347619发布日期:2023-06-03 13:5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卷扬系统采用电机驱动,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抱闸与减速机连接,在起吊重物时,由于减速机齿轮间和各联轴器之间均存在间隙,间隙累加后,单个抱闸在刹车的一瞬间,卷扬筒依然会转动一小段距离,使钢丝绳会出现上下跳动,对于精密的安装,该跳动会导致安装无法继续或者损坏吊装工件。

2、另外,对于移动式起重机,使用传统的卷扬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电力,需要零时接驳电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车载,防止卷扬筒在刹车后跳动的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它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卷扬,卷扬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入轴安装有第一制动器,第一制动器的另一侧安装有液压马达;所述卷扬的卷扬筒内设有所述第二制动器。

3、所述卷扬包括位于卷扬筒内的中心轴,中心轴两端伸出卷扬筒,与安装在底座上的轴座转动连接;所述卷扬筒的一端或两端向中心延伸形成环状空腔,环状空腔内设有第二制动器。

4、所述第二制动器包括安装在中心轴上的制动盘,和安装在轴座上的制动钳,制动钳卡装在制动盘两侧。

5、所述制动钳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轴座上,所述紧固件从轴座外侧向内穿入,与制动钳连接固定。

6、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端面与支座连接,支座底部连接在底座上。

7、所述第一制动器为液压抱闸制动器。

8、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9、1、一种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卷扬,卷扬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入轴安装有第一制动器,第一制动器的另一侧安装有液压马达;所述卷扬的卷扬筒内设有第二制动器。通过液压马达驱动,适合用于车载安装。减速机的输入轴安装有第一制动器,卷扬筒内设有第二制动器,双重制动,制动效果好,制动后,卷扬筒不会发生转动,钢丝绳也不会出现上下跳动,适合精密吊装的安装。

10、2、卷扬筒的一端或两端向中心延伸形成环状空腔,环状空腔内设有第二制动器。对于一般的重物的精密安装,仅需要在卷扬筒的一端安装第二制动器即可,当对于大型重物的精密安装,就需要在卷扬筒的两端安装第二制动器,平衡第二制动器的制动力,使卷扬筒停的更稳。

11、3、第二制动器包括安装在中心轴上的制动盘,和安装在轴座上的制动钳,制动钳卡装在制动盘两侧。采用碟式剎车结构,制动效果好。

12、4、制动钳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轴座上,所述紧固件从轴座外侧向内穿入,与制动钳连接固定,便于更滑刹车片。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它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安装有卷扬(20),卷扬(2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30)的输出轴连接,减速机(30)的输入轴安装有第一制动器(40),第一制动器(40)的另一侧安装有液压马达(50);所述卷扬(20)的卷扬筒(22)内设有第二制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20)包括位于卷扬筒(22)内的中心轴(23),中心轴(23)两端伸出卷扬筒(22),与安装在底座(10)上的轴座(21)转动连接;所述卷扬筒(22)的一端或两端向中心延伸形成环状空腔(24),环状空腔(24)内设有所述第二制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器包括安装在中心轴(23)上的制动盘(25),和安装在轴座(21)上的制动钳(26),制动钳(26)卡装在制动盘(25)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26)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轴座(21)上,所述紧固件从轴座(21)外侧向内穿入,与制动钳(26)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50)的输出端端面与支座(51)连接,支座(51)底部连接在底座(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40)为液压抱闸制动器。


技术总结
一种内置式卷扬刹车系统,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卷扬,卷扬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入轴安装有第一制动器,第一制动器的另一侧安装有液压马达;所述卷扬的卷扬筒内设有第二制动器。通过液压马达驱动,适合用于车载安装,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与车载液压站连接,液压站的液压泵通过汽车发动机带动运行。减速机的输入轴安装有第一制动器,卷扬筒内设有第二制动器,双重制动,制动效果好,制动后,卷扬筒不会发生转动,钢丝绳也不会出现上下跳动,适合精密吊装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付子桐,李青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