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5027发布日期:2022-12-14 01:2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2.建筑物电梯通常设在建筑物电梯井内,电梯井的开设不仅占用公共面积,而且当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电梯结构容易被高温导致无法运行,即使电梯能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建筑物内浓烟会侵入电梯轿厢内,火灾逃生时,电梯也不是安全的逃生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解决现有电梯井电梯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包括设在建筑物楼顶的起吊装置和设在建筑物外墙外的电梯轿厢,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吊臂,所述固定吊臂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固定吊臂的另一端伸出建筑物外墙外,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提升卷扬机和定位卷扬机,所述主提升卷扬机的主钢丝绳通过固定吊臂上的主滑轮组后与电梯轿厢连接,所述定位卷扬机上的多根定位钢丝绳依次通过固定在吊臂上的定位滑轮组和电梯轿厢后与地面连接,电梯轿厢沿作为软导轨的定位钢丝绳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原理:将起吊装置设置在建筑物楼顶,其受建筑物内火灾影响更少,有助提高电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将电梯轿厢设置在建筑物外墙外,其受建筑物内火灾影响更少,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有助于人员利用电梯系统进行逃生;电梯系统利用定位钢丝绳代替导轨作为导向,使电梯系统能移出建筑物外并取消电梯井,该电梯系统简单,造价成本低,安装施工方便。
5.作为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主电柜,所述固定吊臂上设有电缆盘组和电缆支架,所述电缆支架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辊筒,所述主电柜输出端电缆依次经电缆盘组和电缆支架后与电梯轿厢连接。
6.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的受力点作用在建筑物内部的立柱上。
7.作为改进,所述电梯轿厢与建筑物每一层楼的外墙之间设有电梯过道。
8.作为改进,所述电梯过道的一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另一端可伸缩的与电梯轿厢出入口对接。
9.作为改进,所述电梯轿厢上设有供定位钢丝绳穿过的导向轮组和刹车装置。
10.作为改进,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安全钳座、两对称设在安全钳座上的钳体、与所述钳体滑动配合的楔块和驱动楔块上下滑动的提拉机构;所述钳体与楔块配合的面为第一斜面,所述楔块与钳体配合的面为第二斜面,楔块夹紧软性导轨的面为刹车面,所述楔块的刹车面设有用于抱紧软性导轨的弧形凹槽。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2.将起吊装置设置在建筑物楼顶,其受建筑物内火灾影响更少,有助提高电梯系统
运行的可靠性;将电梯轿厢设置在建筑物外墙外,其受建筑物内火灾影响更少,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有助于人员利用电梯系统进行逃生;电梯系统利用定位钢丝绳代替导轨作为导向,使电梯系统能移出建筑物外并取消电梯井,该电梯系统简单,造价成本低,安装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4.图2为刹车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的示意图。
15.图3为刹车装置示意图。
16.图4为刹车装置俯视图。
17.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所示,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包括设在建筑物6楼顶的起吊装置和设在建筑物外墙外的电梯轿厢1。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底座16和固定吊臂10;所述底座16的受力点作用在建筑物内部的立柱7上,底座16可以与立柱7一体混凝土浇筑成型;所述固定吊臂10的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16上,固定吊臂10的另一端伸出建筑物外墙外;所述底座16上设有主提升卷扬机14和定位卷扬机12,所述主提升卷扬机14的主钢丝绳9通过固定吊臂10上的主滑轮组后与电梯轿厢1连接,所述定位卷扬机12上的四根定位钢丝绳2依次通过固定在吊臂上的定位滑轮组和电梯轿厢1后与地面锚固装置连接;所述底座16上设有主电柜15,所述固定吊臂10上设有电缆盘组13和电缆支架11,所述电缆支架11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辊筒,所述主电柜15输出端电缆依次经电缆盘组13和电缆支架11后与电梯轿厢1连接,主电柜15通过电缆给电梯轿厢1内设备供电,电缆盘组13可根据电梯轿厢1的升降实现收线或放线,保证电缆处于合适的松紧度。所述电梯轿厢1与建筑物每一层楼的外墙之间设有电梯过道8,所述电梯过道8的一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另一端可伸缩的与电梯轿厢1出入口对接;可伸缩的电梯过道8包括生伸缩臂、伸缩板和防雨棚,伸缩臂带动伸缩板和防雨棚进行伸缩。
20.如图2至5所示,所述电梯轿厢1上设有供定位钢丝绳2穿过的导向轮组3和刹车装置4。所述刹车装置4包括安全钳座41、两对称设在安全钳座41上的钳体42、与所述钳体42滑动配合的楔块43和驱动楔块43上下滑动的提拉机构5。所述钳体42与楔块43配合的面为第一斜面,所述楔块43与钳体42配合的面为第二斜面,楔块43夹紧软性导轨的面为刹车面,所述楔块43的刹车面设有用于抱紧软性导轨的弧形凹槽431,该弧形凹槽431与钢丝绳的接触面接更大,刹车的可靠性更高。所述提拉机构5包括穿过安全钳座41的传动杆51、驱动传动杆51旋转的驱动机构和设在传动杆51上的拨杆52,所述拨杆52插入楔块43的安装孔上,传动杆51带动拨杆旋转,拨杆则驱动楔块43沿钳体42上下移动,当两楔块43相互靠近时,楔块43可以抱紧中间的定位钢丝绳2实现刹车,当两楔块43相互远离时,楔块43不与定位钢丝绳2接触,电梯轿厢1可以自由沿定位钢丝绳2上下运动。
21.本实用新型原理:将起吊装置设置在建筑物楼顶,其受建筑物内火灾影响更少,有助提高电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将电梯轿厢1设置在建筑物外墙外,其受建筑物内火灾影响
更少,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有助于人员利用电梯系统进行逃生;电梯系统利用定位钢丝绳2代替导轨作为导向,使电梯系统能移出建筑物外并取消电梯井,该电梯系统简单,造价成本低,安装施工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建筑物楼顶的起吊装置和设在建筑物外墙外的电梯轿厢,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吊臂,所述固定吊臂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固定吊臂的另一端伸出建筑物外墙外,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提升卷扬机和定位卷扬机,所述主提升卷扬机的主钢丝绳通过固定吊臂上的主滑轮组后与电梯轿厢连接,所述定位卷扬机上的多根定位钢丝绳依次通过固定在吊臂上的定位滑轮组和电梯轿厢后与地面连接,电梯轿厢沿作为软导轨的定位钢丝绳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主电柜,所述固定吊臂上设有电缆盘组和电缆支架,所述电缆支架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辊筒,所述主电柜输出端电缆依次经电缆盘组和电缆支架后与电梯轿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受力点作用在建筑物的立柱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与建筑物每一层楼的外墙之间设有电梯过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过道的一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另一端可伸缩的与电梯轿厢出入口对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上设有供定位钢丝绳穿过的导向轮组和刹车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安全钳座、两对称设在安全钳座上的钳体、与所述钳体滑动配合的楔块和驱动楔块上下滑动的提拉机构;所述钳体与楔块配合的面为第一斜面,所述楔块与钳体配合的面为第二斜面,楔块夹紧软性导轨的面为刹车面,所述楔块的刹车面设有用于抱紧软性导轨的弧形凹槽。

技术总结
一种无井道电梯系统,包括设在建筑物楼顶的起吊装置和设在建筑物外墙外的电梯轿厢,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吊臂,所述固定吊臂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固定吊臂的另一端伸出建筑物外墙外,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提升卷扬机和定位卷扬机,所述主提升卷扬机的主钢丝绳通过固定吊臂上的主滑轮组后与电梯轿厢连接,所述定位卷扬机上的多根定位钢丝绳依次通过固定在吊臂上的定位滑轮组和电梯轿厢后与地面连接。电梯系统利用定位钢丝绳代替导轨作为导向,使电梯系统能移出建筑物外并取消电梯井,该电梯系统简单,造价成本低,安装施工方便。安装施工方便。安装施工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邓允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雅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