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2767发布日期:2023-05-11 09:1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新能源汽车,尤其涉及到一种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


背景技术:

1、当前国家大力号召节能减排,新能源电动汽车正在大面积普及推广,但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短,充电难、充电时间长等因素大大的降低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换电站就是为解决续航问题而出现的电动汽车“加电站”,极大提高了电动汽车补能的效率。

2、目前主流换电站采用一体化集成形式,将电池,充电模块,换电模块等集成在集装箱内,需要用户将车辆开到换电平台上去实施换电操作。方案路线要么用提升机将车辆举起,要么使用举升机直接举轮胎,或者将换电机构藏在踏台下面。

3、目前技术都是全向agv小车,这个高度尺寸不足以从车身前部钻入车底盘下部,目前的全向agv小车均为整体式小车,这样也造成了电池解锁agv无法去拆取电池。目前承重一般使用轮子直接去承载,若托举车辆,则轮子负载会很大,造成轮子尺寸也超过了底盘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包括左侧举升agv和右侧举升agv,所述左侧举升agv与所述右侧举升agv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左侧举升agv与所述右侧举升agv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左侧举升agv与所述右侧举升agv均包括下框架、上框架、提升电机、升降杆组件、梯形丝杆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下框架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提升电机,所述下框架的上侧设有所述上框架,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设有两所述升降杆组件,所述升降杆组件内设有所述梯形丝杆组件,每一所述提升电机分别通过一所述传动组件与一所述梯形丝杆组件连接,所述梯形丝杆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组件进行升降。

4、作为优选,还包括麦克娜姆轮,所述上框架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框架的长度,所述上框架的两端设有两所述麦克娜姆轮,所述麦克娜姆轮可操作地与地面相抵。

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上框架的两端的一侧各设有一所述驱动电机,每一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一所述麦克娜姆轮驱动连接。

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上框架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减震组件,且所述减震组件位于所述麦克娜姆轮远离所述上框架的一侧。

7、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每一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安装板,所述上框架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一侧与所述上框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另一侧与所述上框架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麦克娜姆轮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框架的侧壁之间。

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减震弹簧、连接销和减震板,所述连接销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有所述减震板,所述连接销的下端与所述减震板连接,所述连接销上套设有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减震板相抵,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框架相抵。

9、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杆组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连杆模组,每一所述连杆模组均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框架连接,两所述连杆模组中的两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连接的位置与所述梯形丝杆组件中的螺母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送带,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链轮,所述梯形丝杆组件中的丝杆一端设有所述从动链轮,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

11、作为优选,所述上框架的一端的一侧设有解锁电动推杆,所述解锁电动推杆上设有锁止销,所述上框架的另一端的一侧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止销和所述锁止孔相配合。

12、作为优选,还包括视觉相机,所述上框架上还设有所述视觉相机。

13、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两个麦轮实现左右侧agv单独单向运动,将轮子放在上层框架上,使轮子只用承受本体重量,降低了轮子承重要求,减小了轮子尺寸;重力由轮子承载更改为靠下框架机械本体去承受载荷,这样轮子只需要承受设备本身的自重,降低了承载要求,可将高度降低到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举升agv和右侧举升agv,所述左侧举升agv与所述右侧举升agv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左侧举升agv与所述右侧举升agv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左侧举升agv与所述右侧举升agv均包括下框架、上框架、提升电机、升降杆组件、梯形丝杆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下框架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提升电机,所述下框架的上侧设有所述上框架,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设有两所述升降杆组件,所述升降杆组件内设有所述梯形丝杆组件,每一所述提升电机分别通过一所述传动组件与一所述梯形丝杆组件连接,所述梯形丝杆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组件进行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麦克娜姆轮,所述上框架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框架的长度,所述上框架的两端设有两所述麦克娜姆轮,所述麦克娜姆轮可操作地与地面相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上框架的两端的一侧各设有一所述驱动电机,每一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一所述麦克娜姆轮驱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上框架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减震组件,且所述减震组件位于所述麦克娜姆轮远离所述上框架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安装板,所述上框架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一侧与所述上框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另一侧与所述上框架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麦克娜姆轮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框架的侧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弹簧、连接销和减震板,所述连接销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有所述减震板,所述连接销的下端与所述减震板连接,所述连接销上套设有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减震板相抵,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框架相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组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连杆模组,每一所述连杆模组均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框架连接,两所述连杆模组中的两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连接的位置与所述梯形丝杆组件中的螺母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送带,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所述主动链轮,所述梯形丝杆组件中的丝杆一端设有所述从动链轮,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的一端的一侧设有解锁电动推杆,所述解锁电动推杆上设有锁止销,所述上框架的另一端的一侧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止销和所述锁止孔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觉相机,所述上框架上还设有所述视觉相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换电站车辆顶升AGV,涉及到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左侧举升AGV和右侧举升AGV,左侧举升AGV与右侧举升AGV均包括下框架、上框架、提升电机、升降杆组件、梯形丝杆组件和传动组件,下框架的两端各设有一提升电机,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设有两升降杆组件,升降杆组件内设有梯形丝杆组件,提升电机分别通过传动组件与梯形丝杆组件连接。其利用两个麦轮实现左右侧AGV单独单向运动,将轮子放在上层框架上,使轮子只用承受本体重量,降低了轮子承重要求,减小了轮子尺寸;重力由轮子承载更改为靠下框架机械本体去承受载荷,只需要承受设备本身的自重,降低了承载要求,可将高度降低到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张伸,杜蓬勃,王双福,吴煜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捷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