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轮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4411发布日期:2023-06-10 01:5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集束轮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束轮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纱线集束性以及纱团的成型控制,通常安装有上、下两套集束轮装置,均为单一且固定状态。

2、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纱团定重的原因,在开始生产与集束生产时,集束轮的切纱角度会伴随着纱团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而集束轮固定,纱线的缠绕位置无法调节,这就导致无法保持恒定的纱线切纱角度,以及纱线在使用过程中的张力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束轮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纱线缠绕在集束轮上的过程中的缠绕位置无法调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束轮调节装置,包括:集束轮支架;集束轮组,设置在集束轮支架上,集束轮组包括与玻璃纤维贴合的导向端面;绕丝筒,设置在集束轮组的下方,绕丝筒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玻璃纤维经集束轮组的导向端面后缠绕在绕丝筒上;其中,集束轮组沿预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玻璃纤维移动,以调节玻璃纤维与绕丝筒的相对位置。

3、进一步地,集束轮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设置在集束轮支架上,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集束轮组与驱动组件连接。

4、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杆,设置在集束轮支架上,伸缩杆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集束轮组设置在伸缩杆的端部。

5、进一步地,伸缩杆具有初始位置和伸出位置,当伸缩杆处于初始位置时,伸缩杆的轴线所在的直线与玻璃纤维的夹角为10°至15°。

6、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架,设置在集束轮支架上,固定架由集束轮支架上朝向远离集束轮支架的方向延伸;动力部件,设置在固定架上,动力部件可伸缩地设置,动力部件与集束轮组驱动连接。

7、进一步地,动力部件包括:驱动电机,设置在集束轮支架上;电缸,驱动电机与电缸驱动连接,集束轮组与电缸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通过电缸带动集束轮组伸出或回缩。

8、进一步地,动力部件为驱动气缸或电推杆或液压杆。

9、进一步地,集束轮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集束轮组连接,驱动组件通过连接支架带动集束轮组移动。

10、进一步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本体,与驱动组件连接,第一连接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本体,与第一连接本体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本体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二方向与集束轮组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二连接本体与集束轮组连接。

11、进一步地,集束轮组为多组,多组集束轮组沿集束轮支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驱动组件为多组,多组驱动组件与多组集束轮组一一对应地设置。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集束轮调节装置包括集束轮支架、集束轮组和绕丝筒,集束轮组设置在集束轮支架上,集束轮组包括与玻璃纤维贴合的导向端面;绕丝筒设置在集束轮组的下方,绕丝筒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玻璃纤维经集束轮组的导向端面后缠绕在绕丝筒上;其中,集束轮组沿预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玻璃纤维移动,以调节玻璃纤维与绕丝筒的相对位置。这样设置在玻璃纤维缠绕在绕丝筒上一定时间后,纱团的直径增长,控制集束轮组向前推出,保持切纱角度恒定,这样以保证纱线与绕丝筒的相对位置随着纱团直径的增长而变化,从而保证纱线在使用过程中的张力均匀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轮调节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0)具有初始位置和伸出位置,当所述伸缩杆(40)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伸缩杆(40)的轴线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玻璃纤维的夹角为10°至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42)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42)为驱动气缸或电推杆或液压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轮调节装置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5)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束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轮组(2)为多组,多组所述集束轮组(2)沿所述集束轮支架(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束轮调节装置,包括:集束轮支架;集束轮组,设置在集束轮支架上,集束轮组包括与玻璃纤维贴合的导向端面;绕丝筒,设置在集束轮组的下方,绕丝筒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玻璃纤维经集束轮组的导向端面后缠绕在绕丝筒上;其中,集束轮组沿预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玻璃纤维移动,以调节玻璃纤维与绕丝筒的相对位置。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纱线缠绕在集束轮上的过程中的缠绕位置无法调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毓强,钟志杰,魏研佳,沈杰,沈国强,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