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5945发布日期:2022-12-21 04:3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2.螺旋输送机是污泥处理行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非标设备,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无论是长距离输送还是短距离输送还是倾斜输送都能满足使用,后期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螺旋输送机也衍生多种不同的型号,根据输送量的需求又设计出了双螺旋输送机。
3.目前常规的双螺旋输送机要么是采用双减速机传动,要么是采用联轴器传动,要么就是链条传动,双减速机传动增加了制造成本,联轴器传动和链条传动降低了传动效率,也增加了后期检修和维护,同时这两种传动方式传动部结构比较复杂,且在较狭小的空间内无法安装使用。例如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布的双螺旋输送机,其公布号:cn105731001a,公布日2016年07月6日,该装置包括一壳体,在壳体内设有水平平行的蛟龙ⅰ和蛟龙ⅱ,壳体一端设有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蛟龙ⅰ连接,蛟龙ⅰ与蛟龙ⅱ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壳体上方设有进料口,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增设一个蛟龙提高输送机的输送能力,避免了为提高输送量而增大电机转速造成电机烧毁,但该装置中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蛟龙连接,使得电机传动效率降低,螺旋输送机的输送效率下降,不利于生产。
4.另外,现有技术中输送机的壳体一般都呈上下等宽的双u型设计,壳体上方与污泥斗的出料口连接处容易产生污泥搭桥的现象,造成堵塞,螺旋输送机空转,降低输送效率,增加装置运转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减小传动效率损耗,增大进料入口宽度,提高输送机的输送效率,避免壳体内堆料。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两根旋向相反的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上间隔设有螺旋桨叶,两根螺旋轴上的螺旋桨叶交错设置,减速电机设置在减速电机座上并通过连接板安装在壳体上,所述螺旋轴包括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的尾端穿过壳体通过安装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轴一的前端穿过壳体连接在安装轴承上并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传动连接,螺旋轴一上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连接,所述螺旋轴二的前端穿过壳体连接在安装轴承上并与齿轮二相连,所述安装轴承与螺旋轴一、螺旋轴二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装置。
7.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平行设置,且高度一致。
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呈上宽下窄的w形状,所述壳体底部呈圆弧形过渡连接,壳体上端与污泥斗的出料口相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t形压盖,由t形压盖向内压紧封堵块对安装轴承与螺旋轴一、螺旋轴二的连接处进行压紧密封。
10.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电机座的上下两个侧面上均设有封板。
11.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输料机内设置两根旋向相反的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螺旋轴一与减速电机直连,螺旋轴一上安装齿轮一,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螺旋轴一与齿轮一顺时针方向旋转,与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被带动呈逆时针旋转,带动螺旋轴二呈逆时针旋转,与螺旋轴一呈反向旋转,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上间隔、交错的螺旋桨叶将进入的污泥进行挤压传输;通过本装置的直连式螺旋输送机,螺旋轴与减速电机直连,减小了传动效率的损耗,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交错反向旋转,壳体底部呈圆弧形,在污泥传输的的过程中减小了壳体内堆料的可能,避免长久以往的堆积影响螺旋轴的旋转,壳体呈w型,上部进料口与污泥斗的出料斗相连,增大进料宽度,避免出现污泥搭桥现象,提高输送效率,适于污泥输送机构中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向的剖面视图。
14.图3为图2中p处的放大视图。
15.图4为图1中b向的剖面视图。
16.上图中,1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座,3封板,4连接板,5壳体,6齿轮一,7安装轴承,8螺旋轴一,9螺旋轴二,10 t形压盖,11封堵块,12齿轮二,13螺旋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3所示的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包括壳体5,壳体5内设有两根旋向相反的螺旋轴,螺旋轴上间隔设有螺旋桨叶13,两根螺旋轴上的螺旋桨叶13交错设置,减速电机1设置在减速电机座2上并通过连接板4安装在壳体5上,螺旋轴包括螺旋轴一8与螺旋轴二9,螺旋轴一8与螺旋轴二9的尾端穿过壳体5通过安装座与壳体5固定连接,螺旋轴一8的前端穿过壳体5连接在安装轴承7上并与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端传动连接,螺旋轴一8上连接有齿轮一6,齿轮一6与齿轮二12啮合连接,螺旋轴二9的前端穿过壳体5连接在安装轴承7上并与齿轮二12相连,安装轴承7与螺旋轴一8、螺旋轴二9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装置。
18.螺旋轴一8与螺旋轴二9平行设置,且高度一致,避免壳体内堆积污泥而堵塞,影响输送机的运转。
19.壳体5呈上宽下窄的w形状,壳体5底部呈圆弧形过渡连接,壳体5上端与污泥斗的出料口相连通,加大与污泥斗出料口连接处的宽度,避免进料处出现污泥搭桥现象,壳体5底部的圆弧形过渡设计,避免污泥堆积死角,使得螺旋轴一8与螺旋轴二9没有交错的部位也不会产生堆料,提高输送机的输送效率。
20.密封装置包括t形压盖10,由t形压盖10向内压紧封堵块11对安装轴承7与螺旋轴一8、螺旋轴二9的连接处进行压紧密封。
21.减速电机座2的上下两个侧面上均设有封板3,可以避免现场环境中的灰尘堆积在齿轮上,影响齿轮的正常运转。
22.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输料机内设置两根旋向相反的螺旋轴一9与螺旋轴二9,螺旋轴一8与减速电机1直连,螺旋轴一8上安装齿轮一6,齿轮一6与齿轮二12相啮合,在减速
电机1的驱动下,螺旋轴一8与齿轮一6顺时针方向旋转,与齿轮一6相啮合的齿轮二12被带动呈逆时针旋转,带动螺旋轴二9呈逆时针旋转,即与螺旋轴一8反向旋转,螺旋轴一8与螺旋轴二9上间隔、交错的螺旋桨叶13将进入的污泥进行挤压传输;通过本装置的直连式螺旋输送机,螺旋轴与减速电机1直连,减小了传动效率的损耗,螺旋轴一8与螺旋轴二9交错反向旋转,由于壳体底部呈圆弧形,在污泥传输的过程中减小了壳体5内堆料的可能,避免长久以往的堆积影响螺旋轴的旋转,壳体5整体呈w型,上部进料口与污泥斗的出料斗相连,增大进料宽度,避免出现污泥搭桥现象,提高输送效率,另外本装置结构紧凑易于实现,适于污泥输送机构中广泛使用。
23.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两根旋向相反的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上间隔设有螺旋桨叶,两根螺旋轴上的螺旋桨叶交错设置,减速电机设置在减速电机座上并通过连接板安装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包括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的尾端穿过壳体通过安装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轴一的前端穿过壳体连接在安装轴承上并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传动连接,螺旋轴一上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连接,所述螺旋轴二的前端穿过壳体连接在安装轴承上并与齿轮二相连,所述安装轴承与螺旋轴一、螺旋轴二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平行设置,且高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上宽下窄的w形状,所述壳体底部呈圆弧形过渡连接,壳体上端与污泥斗的出料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t形压盖,由t形压盖向内压紧封堵块对安装轴承与螺旋轴一、螺旋轴二的连接处进行压紧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座的上下两个侧面上均设有封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泥处理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直连式双螺旋输送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两根旋向相反的螺旋轴,螺旋轴上间隔设有螺旋桨叶,两根螺旋轴上的螺旋桨叶交错设置,螺旋轴包括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螺旋轴一与螺旋轴二的尾端穿过壳体通过安装座与壳体固定连接,螺旋轴一的前端穿过壳体连接在安装轴承上并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传动连接,螺旋轴一上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连接,螺旋轴二的前端穿过壳体连接在安装轴承上并与齿轮二相连,所述安装轴承与螺旋轴一、螺旋轴二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装置。本装置的直连式螺旋输送机,增大了进料宽度,避免污泥搭桥堵塞,提高了输送效率,适于污泥输送机构中广泛使用。泛使用。泛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祥 黄志洋 李红军 王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