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新型耐磨损边滚轮的输送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1447发布日期:2023-05-25 00:5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新型耐磨损边滚轮的输送链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送链,尤其涉及一种带新型耐磨损边滚轮的输送链。


背景技术:

1、输送链在输送设备中能够将物体进行输送,在物流行业中进行使用时,现有的输送链通过链条进行配合时,链条的内附板之间的结构与输送导向组件进行配合来使用,为了提高输送链的输送平稳性,公司设计了一种带有边滚的输送链,但现有的边滚轮在使用时的耐磨性比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稳定性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新型耐磨损边滚轮的输送链,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通过采用全新结构的滚轮,它通过在滚轮结构的组件配合位置设置不同作用的配合圈,能够保障滚轮整体在使用时的平稳性和密封性,在使用时的整体具有可靠的耐磨性能,整体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安全性更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带新型耐磨损边滚轮的输送链,其特征在于:链条每六节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第一节由外链板、外附板、外节顶板、长轴、边滚轮组件、轴用挡圈组成;第二、第六节由内链板、套筒组成;第三、第五节为由外链板、长轴、边滚轮组件、销轴、轴用挡圈组成;第四节由内链板、内附板、套筒、内节顶板组成;所述边滚轮组件通过所述长轴与所述外节顶板或所述内节顶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边滚轮组件包括外侧为球面形的滚轮外圈,所述滚轮外圈的外侧端面位置为防尘盖,所述滚轮外圈的内部为滚轮内圈,所述滚轮内圈与所述滚轮外圈之间设有圆柱形轴承配合槽,所述轴承配合槽内安装有接触式双面带骨架密封圈轴承,所述防尘盖位于所述接触式双面带骨架密封圈轴承的外侧,所述接触式双面带骨架密封圈轴承的外侧与所述滚轮内圈与所述滚轮外圈配合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所述滚轮内圈内部中心轴位置设有与所述长轴配合在一起的中心安装孔,所述中心安装孔内侧与所述长轴连接位置设有滚轮配合密封圈,所述长轴与所述滚轮内圈的端面位置配合有第三挡圈结构,所述接触式双面带骨架密封圈轴承远离所述防尘盖的一端配合安装有金属密封圈。

4、作为优选,所述长轴位于所述套筒外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油孔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6、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通过采用全新结构的滚轮,它通过在滚轮结构的组件配合位置设置不同作用的配合圈,能够保障滚轮整体在使用时的平稳性和密封性,在使用时的整体具有可靠的耐磨性能,整体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安全性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新型耐磨损边滚轮的输送链,其特征在于:链条每六节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第一节由外链板(5)、外附板(6)、外节顶板(10)、长轴(3)、边滚轮组件(4)、轴用挡圈(9)组成;第二、第六节由内链板(1)、套筒(2)组成;第三、第五节为由外链板(5)、长轴(3)、边滚轮组件(4)、销轴(7)、轴用挡圈(9)组成;第四节由内链板(1)、内附板(8)、套筒(2)、内节顶板(11)组成;所述边滚轮组件(4)通过所述长轴(3)与所述外节顶板(10)或所述内节顶板(11)连接在一起,所述边滚轮组件(4)包括外侧为球面形的滚轮外圈(41),所述滚轮外圈(41)的外侧端面位置为防尘盖(42),所述滚轮外圈(41)的内部为滚轮内圈(44),所述滚轮内圈(44)与所述滚轮外圈(41)之间设有圆柱形轴承配合槽,所述轴承配合槽内安装有接触式双面带骨架密封圈轴承(43),所述防尘盖(42)位于所述接触式双面带骨架密封圈轴承(43)的外侧,所述接触式双面带骨架密封圈轴承(43)的外侧与所述滚轮内圈(44)与所述滚轮外圈(41)配合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挡圈(45)和第二挡圈(46),所述滚轮内圈(44)内部中心轴位置设有与所述长轴(3)配合在一起的中心安装孔,所述中心安装孔内侧与所述长轴(3)连接位置设有滚轮配合密封圈(47),所述长轴(3)与所述滚轮内圈(44)的端面位置配合有第三挡圈结构(48),所述接触式双面带骨架密封圈轴承(43)远离所述防尘盖(42)的一端配合安装有金属密封圈(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耐磨损边滚轮的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3)位于所述套筒(2)外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油孔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输送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新型耐磨损边滚轮的输送链。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链条每六节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第一节由外链板、外附板、外节顶板、长轴、边滚轮组件、轴用挡圈组成;第二、第六节由内链板、套筒组成;第三、第五节为由外链板、长轴、边滚轮组件、销轴、轴用挡圈组成;第四节由内链板、内附板、套筒、内节顶板组成;所述边滚轮组件通过所述长轴与所述外节顶板或所述内节顶板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在滚轮结构的组件配合位置设置不同作用的配合圈,能够保障滚轮整体在使用时的平稳性和密封性,在使用时的整体具有可靠的耐磨性能,整体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安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达,黄雅丹,夏占豪,拱建军,杨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