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透气容器

文档序号:34409684发布日期:2023-06-08 15:5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菌透气容器

本技术涉及样品容器,特别涉及一种无菌透气容器。


背景技术:

1、目前为保证无菌状态,生物材料一般是通过辐照、高温灭菌、环氧乙烷、过滤等方式除菌。但辐照和高温灭菌可能破坏材料中的活性成分,如蛋白等,环氧乙烷存在残留的风险。而过滤方式所需要的生物材料溶液,后期需要真空冷冻干燥来获得成品样品。无菌生物材料可以在超净环境下进行冻干,但超净环境下的空气中仍存在部分细菌。

2、目前的无菌容器一般在容器盖设置透气孔,但没有密封盖,若透气膜被液体浸润、在冷冻过程中破裂、或被戳破,容器内部极易混入细菌和灰层。此外,瓶盖的透气范围有限,不适用于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的样品的无菌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菌透气容器,既能保证无菌透气的需求,也能减少容器在存放过程和制备样品过程被污染的风险,提高细胞、组织、微生物的培养效率及无菌生物材料的制备效率。

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无菌透气容器,包括:

3、本体,包括开口和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容腔;

4、容器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开口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容腔;

5、透气结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所述透气结构的内端连通所述容腔,所述透气结构的外端设有安装位;

6、密封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位以打开或闭合所述透气结构。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无菌透气容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容腔的开口和透气结构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以使得无菌容器可以分别设置容器盖和密封盖于不同位置,两者使用互不影响,可根据具体实验需求而安装和拆卸容器盖或密封盖的至少之一,从而既能保证无菌透气的需求,也能减少容器在存放过程和制备样品过程被污染的风险,提高细胞、组织、微生物的培养效率及无菌生物材料的制备效率。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所述透气结构包括凹槽和透气孔,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本体的侧壁,所述透气孔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围成的空间限定为所述安装位。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所述凹槽和所述密封盖之间覆盖有透气膜。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所述透气膜为防水的滤菌通气膜。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所述透气膜与所述透气孔无缝粘结在一起。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所述透气孔的开口面积与所述本体的侧面面积的比值为1/20~1/3。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所述透气孔的开口面积与所述容器盖面积的比值为1/10~1/3。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凹槽通过嵌入、卡扣或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所述无菌透气容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密封盖固定于所述本体的侧壁。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本体的顶端,所述容器盖的侧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容器盖与所述本体通过嵌入、卡扣或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结构包括凹槽和透气孔,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本体的侧壁,所述透气孔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围成的空间限定为所述安装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密封盖之间覆盖有透气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为防水的滤菌通气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与所述透气孔无缝粘结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开口面积与所述本体的侧面面积的比值为1/20~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开口面积与所述容器盖面积的比值为1/10~1/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凹槽通过嵌入、卡扣或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透气容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密封盖固定于所述本体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透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本体的顶端,所述容器盖的侧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容器盖与所述本体通过嵌入、卡扣或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透气容器,无菌透气容器包括本体,包括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容腔;容器盖,可拆卸地设置在开口以打开或闭合容腔;透气结构,设置在本体的侧壁,透气结构的内端连通容腔,透气结构的外端设有安装位;密封盖,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位以打开或闭合透气结构。将容腔的开口和透气结构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可根据具体实验需求而安装和拆卸容器盖或密封盖的至少之一,以使得无菌容器可以分别设置容器盖和密封盖于不同位置,两者使用互不影响,从而既能保证无菌透气的需求,也能减少容器在存放过程和制备样品过程被污染的风险,提高细胞、组织、微生物的培养效率及无菌生物材料的制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婷婷,王兆振,施奕万,周新婷,林承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