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1644发布日期:2023-06-15 12:15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1、为了提高玻璃的使用寿命,生产玻璃时常常在玻璃表面设置保护薄膜,而在玻璃加工过程中,常常要通过除膜机构对玻璃边缘进行打磨,一般玻璃具有多个边,除膜时利用输送机构输送玻璃,玻璃穿过除膜机构对其中一个边除膜,除膜完成后,则需要对该玻璃进行翻转,使得玻璃的另外一个边能够对应下一个除膜机构,这样输送机构将玻璃输送至下一个除膜机构位置时,才能将玻璃的另外边进行除膜,而这个过程传统一般是通过人工翻转来调整玻璃的除膜边,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利用玻璃翻转机构,实现对除膜玻璃的自动翻转动作,使其在进入下一个除膜机构时,能够自动翻边,进而使得整个除膜过程全自动化,减少人工的介入,降低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包括安装于多个除膜机构之间的玻璃翻转机构,所述玻璃翻转机构包括背板、三角翻转架、驱动机构、玻璃输送机构以及玻璃压紧机构,所述玻璃压紧机构安装在三角翻转架上,三角翻转架通过安装于背板背部的驱动机构驱动作往复90度翻转动作,玻璃通过玻璃输送机构输送至三角翻转架的位置并经三角翻转架翻转90度后继续输送。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角翻转架包括第一角架杆、第二角架杆、连接杆,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垂直设置,连接杆用于连接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三者形成三角形结构,与连接杆平行的位置设置一斜连杆,所述玻璃压紧机构安装在斜连杆上,连接杆的两侧与第一角架杆、第二角架杆连接,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的连接处。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相对背板一侧凸出设置一根以上的玻璃支撑杆,各玻璃支撑杆之间呈等距并排设置,当各玻璃支撑杆平行与水平面设置时,各玻璃支撑杆位于玻璃输送机构的下端位置,此时各玻璃支撑杆顶部不与玻璃下端面接触,各玻璃支撑杆与玻璃输送机构错位设置。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的连接端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上设置有连接套筒。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三角翻转架以直角连接点为翻转轴心安装在一个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安装在一伸缩支架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三角翻转架作翻转动作用的驱动电机组件以及驱动伸缩支架作伸缩动作用的伸缩气缸,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轴插入至加强筋板上的连接套筒内并固定连接,连接套筒的外侧端部分装入至支撑架上的轴承内,伸缩气缸用于驱动伸缩支架作伸缩动作。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支架上端固定设置有一驱动电机安装板,驱动电机安装板跟随着伸缩支架作伸缩动作,驱动电机组件安装在驱动电机上,驱动电机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减速机。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玻璃输送机构包括一根以上的输送杆,各输送杆的一侧转动安装在一底板上,底板设置在背板的底部,底板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避让槽,用于避开驱动电机轴,各输送杆通过输送电机、传动链以及链轮驱动,链轮安装在输送杆的背部,各链轮通过传动链与安装在输送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链轮啮合传动;

9、各输送杆呈等距并排设置,相邻输送杆之间均形成一个等距的间隙腔,每个间隙腔对应一根玻璃支撑杆,玻璃支撑杆与输送杆呈上下错位设置。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玻璃压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斜连杆上的第一铰接压紧机构以及第二铰接压紧机构、设置在斜连杆内侧端的压板以及设置在压板内侧端的柔性接触片,斜连杆上固定安装一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气缸轴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一驱动杆,驱动杆输出端连接第一铰接压紧机构,第一铰接压紧机构与第二铰接压紧机构之间通过一联动杆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铰接压紧机构与第二铰接压紧机构均包括设置在斜连杆两侧的铰接杆,两铰接杆远离压板一侧设置有中间连接件,所述铰接杆一侧均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中间连接件连接,铰接杆的另一侧与压板侧面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连接,铰接杆的中间设置有铰接轴,铰接杆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斜连杆的侧面,联动杆与第一铰接压紧机构、第二铰接压紧机构上的中间连接件连接,各铰接杆呈倾斜状布设。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万向接触滚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除膜机构之间安装玻璃翻转机构,将除膜后可利用翻转机构对玻璃进行自动翻边动作,使得在进入下一个除膜工序时,能够自动调整玻璃的除膜位置,取代了人工翻边动作,自动化程度提升,增加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多个除膜机构之间的玻璃翻转机构,所述玻璃翻转机构包括背板、三角翻转架、驱动机构、玻璃输送机构以及玻璃压紧机构,所述玻璃压紧机构安装在三角翻转架上,三角翻转架通过安装于背板背部的驱动机构驱动作往复90度翻转动作,玻璃通过玻璃输送机构输送至三角翻转架的位置并经三角翻转架翻转90度后继续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翻转架包括第一角架杆、第二角架杆、连接杆,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垂直设置,连接杆用于连接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三者形成三角形结构,与连接杆平行的位置设置一斜连杆,所述玻璃压紧机构安装在斜连杆上,连接杆的两侧与第一角架杆、第二角架杆连接,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相对背板一侧凸出设置一根以上的玻璃支撑杆,各玻璃支撑杆之间呈等距并排设置,当各玻璃支撑杆平行与水平面设置时,各玻璃支撑杆位于玻璃输送机构的下端位置,此时各玻璃支撑杆顶部不与玻璃下端面接触,各玻璃支撑杆与玻璃输送机构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角架杆与第二角架杆的连接端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上设置有连接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三角翻转架以直角连接点为翻转轴心安装在一个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安装在一伸缩支架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三角翻转架作翻转动作用的驱动电机组件以及驱动伸缩支架作伸缩动作用的伸缩气缸,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轴插入至加强筋板上的连接套筒内并固定连接,连接套筒的外侧端部分装入至支撑架上的轴承内,伸缩气缸用于驱动伸缩支架作伸缩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上端固定设置有一驱动电机安装板,驱动电机安装板跟随着伸缩支架作伸缩动作,驱动电机组件安装在驱动电机上,驱动电机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减速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输送机构包括一根以上的输送杆,各输送杆的一侧转动安装在一底板上,底板设置在背板的底部,底板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避让槽,用于避开驱动电机轴,各输送杆通过输送电机、传动链以及链轮驱动,链轮安装在输送杆的背部,各链轮通过传动链与安装在输送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链轮啮合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玻璃压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斜连杆上的第一铰接压紧机构以及第二铰接压紧机构、设置在斜连杆内侧端的压板以及设置在压板内侧端的柔性接触片,斜连杆上固定安装一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气缸轴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一驱动杆,驱动杆输出端连接第一铰接压紧机构,第一铰接压紧机构与第二铰接压紧机构之间通过一联动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压紧机构与第二铰接压紧机构均包括设置在斜连杆两侧的铰接杆,两铰接杆远离压板一侧设置有中间连接件,所述铰接杆一侧均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中间连接件连接,铰接杆的另一侧与压板侧面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连接,铰接杆的中间设置有铰接轴,铰接杆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斜连杆的侧面,联动杆与第一铰接压紧机构、第二铰接压紧机构上的中间连接件连接,各铰接杆呈倾斜状布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万向接触滚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除膜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包括安装于多个除膜机构之间的玻璃翻转机构,所述玻璃翻转机构包括背板、三角翻转架、驱动机构、玻璃输送机构以及玻璃压紧机构,所述玻璃压紧机构安装在三角翻转架上,三角翻转架通过安装于背板背部的驱动机构驱动作往复90度翻转动作,玻璃通过玻璃输送机构输送至三角翻转架的位置并经三角翻转架翻转90度后继续输送。本技术在除膜机构之间设置玻璃翻转机构,当利用除膜机构对方形玻璃的一个边除膜完成后,即可利用玻璃翻转机构进行翻边动作,进而利用下一个除膜机构对玻璃的另外边进行除膜动作,省去了人工翻转的操作,自动化程度大大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外界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