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

文档序号:34189544发布日期:2023-05-17 14:4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

本技术涉及饲料喂养或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


背景技术:

1、塞盘料线用于饲料自动传输喂料,减轻饲养人员的劳动力,赛盘料线外部套设有密封管路,放置饲料漏出。

2、当下大多塞盘料线受限于饲养空间分布,采用的都是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线或转向运输,少有用到在立体空间内转向的设置,即使需要用到立体空间的转向,也都是采用单个转向盘来实现转向的,单个转向盘存在转向不稳定,并且由于单个转向盘对于立体空间转向,只能够进行斜向施力,而斜向施力使得在转向盘附近的塞盘料线容易因为绷紧而偏移其轴向传输方向,对包裹塞盘料线的外部管道产生过大压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包括:架体以及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两面呈角形接合的板体,所述板体上均开设有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转向盘,所述放置槽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用于穿过驱动轴使所述转向盘位置固定,若干所述转向盘对应的驱动轴均水平,且相互垂直并在竖直高度上错位;所述转向盘用于使塞盘料线转向,所述转向盘包括若干限位齿,所述限位齿在所述转向盘径向外侧等间距排布;若干所述转向盘之间具备竖直方向重合的切线。

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面所述板体呈直角接合。

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盘包括第一转向盘以及第二转向盘,所述第一转向盘用于将所述塞盘料线的走向从水平转为竖直,所述第二转向盘用于将所述塞盘料线的走向从竖直转为水平。

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槽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开设若干固定孔,所述转向盘通过更换连接是所述固定孔,从而调节塞盘料线的转向高度。

6、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盘为双层齿盘。

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体外侧的动力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驱动轮。

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转向盘一一对应连接。

9、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将塞盘料线由单个转向盘的立体空间转向的斜向传输,转变为由多个转向盘的直角传输的组合,直角传输能够避免塞盘料线在传输方向上发生受力平移,从而避免塞盘料线对其外部的管路造成过度的摩擦损伤。

11、(2)本实用新型由多个直角传输塞盘料线的转向盘配合,能够分散塞盘料线长度方向上的受力,并且能够通过转向盘与外部动力组件的配合,提高塞盘料线传输路径上的动力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包括:架体以及转向盘,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包括第一转向盘以及第二转向盘,所述第一转向盘用于将所述塞盘料线的走向从水平转为竖直,所述第二转向盘用于将所述塞盘料线的走向从竖直转为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开设若干固定孔,所述转向盘通过更换连接是所述固定孔,从而调节塞盘料线的转向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为双层齿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体外侧的动力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驱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转向盘一一对应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塞盘料线空间转向支架,包括:架体以及转向盘,所述架体包括两面呈角形接合的板体,所述板体上均开设有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转向盘,所述放置槽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用于穿过驱动轴使所述转向盘位置固定,若干所述转向盘对应的驱动轴均水平,且相互垂直并在竖直高度上错位;所述转向盘用于使塞盘料线转向,所述转向盘包括若干限位齿,所述限位齿在所述转向盘径向外侧等间距排布;若干所述转向盘之间具备竖直方向重合的切线,本技术通过架体与若干转向盘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塞盘料线的空间多角度转向,避免了斜向传输导致塞盘料线对外部管道的局部压力过大。

技术研发人员:邵金发,韩明亮,陶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