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8248发布日期:2023-03-24 21:5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所售的瓶装产品,其瓶盖通常都设置有开启标志,以提示消费者,这个瓶子是否被打开过。对于打开过的瓶盖,开启标志会有较为明显的毁坏。但有些产品的开启标志设置不甚合理,在开启毁坏后容易被造假者通过一些非常手段,用一个仿制的未毁坏的开启标志对其进行替换,并保留瓶盖的其余部分,致使消费者误认为,这个产品未曾被开启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5.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包括,外上盖、内上盖、下盖、瓶嘴、内衬、开启标志,所述瓶嘴与内衬固定连接,所述瓶嘴外侧旋转连接内上盖,所述外上盖套设于内上盖外侧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下盖套设于内衬外侧与其固定连接,开启标志被固定在内衬和下盖之间。
6.其中,所述瓶嘴与内衬连为一体。
7.其中,所述瓶嘴外侧设有瓶嘴螺纹。
8.其中,所述内上盖内侧设有内上盖螺纹。
9.其中,所述内上盖上部设有内上盖箍。
10.其中,所述外上盖下部设有上盖缺口。
11.其中,所述外上盖内壁设有外上盖扣。
12.其中,所述内衬内侧设有倒扣及内防转筋,所述倒扣指向斜上方,外侧设有外防转筋及定位台阶。
13.其中,所述下盖内侧设有下盖防转筋及下盖扣,其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内檐,内檐上留有下盖缺口。
14.其中,所述开启标志为一圆环,其上部设有防伪须,所述防伪须由下盖缺口伸出,置于上盖缺口中。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当整个瓶盖组装完毕后,所述开启标志被固定在下盖内侧,其只有防伪须由下盖缺口伸出下盖,置于上盖缺口中。开启瓶盖时,旋转上盖,露出下盖的防伪须被挤断,而开启标志的圆环部分则被留在了下盖内。防伪须的挤断,告示这个瓶盖已经被开启过。又因所述下盖和内衬在组装后连为一体不可分离,被固定在二者之间,因此,在不破坏下盖的情况下,无法使用一个仿制的开启标志将被毁坏的原开启标志替换出来。于是,整个瓶盖即已报
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剖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上盖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上盖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上盖立体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盖剖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盖立体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嘴和内衬剖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启标志立体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应的瓶颈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外上盖,11—外上盖缺口,12—外上盖扣;
28.2—内上盖,21—内上盖螺纹,22—内上盖箍;
29.3—下盖,31—下盖扣,32—下盖防转筋,33—内檐,34—下盖缺口;
30.4—瓶嘴,41—瓶嘴螺纹;
31.5—内衬,51—内衬倒扣,52—内衬内防转筋,53—内衬外防转筋,54—定位台阶;
32.6—开启标志;61—防伪须;
33.7—瓶颈,71—锁口箍,72—瓶颈防转筋。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如图1至9所示,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包括,外上盖1、内上盖2、下盖3、瓶嘴4、内衬5、开启标志6。
36.所述外上盖1的下部设有外上盖缺口11。
37.所述外上盖1的内壁设有外上盖扣12。
38.所述内上盖2的内侧设有内上盖螺纹21。
39.所述内上盖2的上部设有内上盖箍22。
40.所述下盖3的内侧设有下盖扣31,下盖防转筋32,内檐33,所述内檐33上有下盖缺口34。
41.所述瓶嘴4外侧设有与内上盖螺纹21相对应的瓶嘴螺纹41。
42.所述内衬5内侧设有内衬倒扣51、内衬内防转筋52,外侧设有内衬外防转筋53、定位台阶54。
43.所述开启标志6其主体为一圆环,上部设有防伪须61。
44.所述瓶嘴4与内衬5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固定连接。
45.所述开启标志6套在内衬5的上部、定位台阶54的上方。然后将下盖3自瓶嘴4的上方下压,使其套设在内衬5及开启标志6的外侧。下压时,须使开启标志6上的防伪须61穿越下盖缺口34,下压到位后,防伪须61露出下盖的上端,下盖扣31抵扣在内衬5的下部。因内檐
33的阻挡,此时的内衬5被限定在下盖扣31和内檐33之间,不能上下移动。又由于下盖防转筋32和内衬外防转筋53的配合,使得下盖3与内衬5不能相对旋转。至此,下盖3、瓶嘴4、内衬5、开启标志6连为一体。
46.所述瓶嘴4外侧旋转连接内上盖2。
47.所述外上盖1压上内上盖2,通过紧配合以及外上盖扣12和内上盖箍22扣接的方式将二者固定连接。下压时,外上盖缺口11对准防伪须61,下压完成后,使防伪须61置于外上盖缺口11中。整个瓶盖组装完成。
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对应的瓶子的瓶颈7,设有与内衬倒扣51相配合能够阻止内衬5上拔的锁口箍71,以及设有与内衬内防转筋52配合能够阻止内衬5旋转的瓶颈防转筋72。
49.将组装好的瓶盖压上瓶颈7,使内衬倒扣51滑过锁口箍71并抵扣在其下方,瓶子即完成封口。如上所述,此时的瓶盖被固定于瓶颈7上,其相对于瓶颈7既不能上拔,也不能旋转。
50.旋转外上盖1开启瓶盖,旋转过程中,防伪须61被挤断,在瓶盖上留下无法复原的开启痕迹。由于开启标志6的主体圆环被固定在了下盖3的内侧,在不破坏外盖3的情况下,无法将开启标志6的主体圆环取出,如此自然也就无法实现造假者意图仅仅替换一个开启标志6,其余部分皆利用原有的包装物来造假的目的。
51.在下盖3为金属材料制作的情况下,即使造假者想破坏下盖3取出开启标志6的主体圆环也将变得非常困难。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其特征是:包括,外上盖、内上盖、下盖、瓶嘴、内衬、开启标志;所述内衬的外侧设有定位台阶;所述瓶嘴与内衬固定连接;所述开启标志其主体为一圆环,上部设有防伪须,所述开启标志固定在内衬和下盖之间;所述开启标志套在内衬的上部、定位台阶的上方;所述下盖的内侧设有内檐,所述内檐上有下盖缺口;所述下盖套设在内衬及开启标志的外侧,内衬固定于下盖内侧;所述瓶嘴外侧设有瓶嘴螺纹;所述内上盖的内侧设有内上盖螺纹;所述内上盖旋转连接于瓶嘴外侧;所述外上盖下部设有外上盖缺口;所述外上盖固定连接于内上盖的外侧;所述开启标志的主体圆环位于内檐下方,其防伪须穿越下盖缺口并置于外上盖缺口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内上盖的上部设有内上盖箍,所述外上盖的内壁设有外上盖扣,外上盖扣抵扣在内上盖箍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其特征是:所述下盖的内侧设有下盖扣,下盖扣抵扣在内衬的下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内衬内侧设有内衬倒扣、内衬内防转筋,内衬的外侧设有内衬外防转筋,下盖内侧设有下盖防转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法替换开启标志的瓶盖,其包括外上盖、内上盖、下盖、瓶嘴、内衬、开启标志;开启标志其主体为一圆环,上部设有防伪须,开启标志固定在内衬和下盖之间;防伪须穿越下盖缺口并置于上盖缺口中。当整个瓶盖组装完毕后,开启标志被固定在下盖内侧,其只有防伪须由下盖缺口伸出下盖,置于上盖缺口中。开启瓶盖时,旋转上盖,露出下盖的防伪须被挤断,而开启标志的圆环部分则被留在了下盖内。防伪须的挤断,告示这个瓶盖已经被开启过。又因所述下盖和内衬在组装后连为一体不可分离,被固定在二者之间,因此,在不破坏下盖的情况下,无法使用一个仿制的开启标志将被毁坏的原开启标志替换出来。于是,整个瓶盖即已报废。整个瓶盖即已报废。整个瓶盖即已报废。


技术研发人员:王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赢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9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