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防脱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1598发布日期:2023-04-29 22:4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防脱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行车防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1、行车是起重设备的俗称,可使挂在吊钩上的重物在空间实现垂直升降或水平运移,在生产车间、货场等场所中广泛应用,故而行车的吊装安全是使用企业较为重视的安全指标。由于行车是一种间歇动作的机械装置,它的工作特点是经常启动和制动,而在启动、制动等过程中吊钩上的重物容易晃动,此外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使行车吊钩下降太快,都容易使吊钩内的吊索具脱出,轻则造成所吊重物损坏,重则可能带来人身伤害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目前,为了避免吊索具从行车的吊钩内脱出,一般是在吊钩的根部加装防脱板,用于防止吊钩脱钩情况的发生。但是,防脱板在装入吊索具时需要操作人员扳动防脱板,而吊索具装入后还则需再扳动防脱板使之与吊钩形成闭合才能起到防脱钩效果,不仅操作过程繁琐,且人员在吊索具下的频繁操作也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也有通过在防脱板内加装复位弹簧,使防脱板与吊钩内侧形成常闭状态,而在在装入吊索具时通过吊索具的自重就能压下防脱板而进入吊钩内,随之防脱板失去重物压迫后在弹簧张力作用下,防脱板前端紧靠在吊钩尾端内壁上形成相对封闭的空腔,以防止吊索具从吊钩内脱出,从而避免了装入吊索具时的人工扳开及闭合防脱板的繁琐工作,提供了使用的安全性。但是,由于材质硬度、强度不够以及操作频繁等原因,以及行车在吊装设备时,由于设备形状的特殊,常常导致重心不在物件中心位置,经常会出现弹簧失效、防脱板变形等情况,使防脱板不能很好地与吊钩内壁紧贴而失去防脱性能,导致需经常更换和矫正维护,从而增加了维护工作量,而且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3、公开号为cn 114684705 a、公布日为2022.07.01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对防脱板进行了改进。通过铰接设置防脱板,并设置扭矩较大的配重板使防脱板前端的卡槽与吊钩的突缘部形成常闭结构,使得装入吊索具时通过吊索具自重可自动进入吊钩段,而防脱板在配重板的作用下自动恢复形成闭合的防脱钩效果,相比现有技术中弹簧防脱板的结构强度和使用耐久性更好。但是该专利中只设置了一个吊装钩,未考虑在吊装过程中因吊装物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不在重心位置,在吊装过程中极易损坏吊装设备和导致安全性问题发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行车在吊装物料时,由于物料形状的特殊,常常导致重心不在物料中心位置,为保证吊装过程的安全性,需要在不同方向捆绑多条吊装带,增加吊装钩数量,解决吊装过程中安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行车防脱钩装置通过2个以上吊钩单元以及相对应设置防脱单元相配合,既能有效防止与物料相连接的绳索从钩腔内脱离,又能解决因物料形状的特殊,重心不在物料中心位置所导致吊装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车防脱钩装置,所述行车防脱钩装置包括第i吊钩单元以及与第i吊钩单元相配合设置的第i防脱单元,其中,i为自然数且从1遍历至n,n为自然数且不小于2。

3、其中,所述第i吊钩单元包括按照从上向下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i直钩段、第i吊钩段、以及第i卡接段;所述第i防脱单元包括呈杆状的第i阻挡件,以及用于将该第i阻挡件的一端固定在第i直钩段或第i吊钩段并能够使该第i阻挡件呈阻挡状态或挂料状态的第i铰接件,在所述阻挡状态下,该第i阻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i卡接段接触,以避免与物料连接的绳索脱出,在所述挂料状态下,该第i阻挡件与所述第i卡接段之间存在供与物料连接的绳索通过的间隙。

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取得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5、(1)本实用新型行车防脱钩装置通过2个以上吊钩单元与相对应设置防脱单元配合设置,解决了因物料形状的特殊,重心不在物料中心位置,导致吊装过程中存在安全性的问题。

6、(2)本实用新型行车防脱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多个吊钩单元与防脱单元相配合设置,实现对钩腔的封闭,实现防脱功能,既能有效防止与物料相连的绳索从钩腔内脱离,又能解决因物料形状的特殊,重心不在物料中心位置,导致吊装过程中存在安全性的问题。

7、(3)本实用新型行车防脱钩装置中防脱单元的数量以及防脱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吊装物的形状进行设置,从而能够在提高吊装过程中安全性的同时减轻装置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行车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防脱钩装置包括第i吊钩单元以及与该第i吊钩单元相配合设置的第i防脱单元,其中,i为自然数且从1遍历至n,n为自然数且不小于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i吊钩单元的第i直钩段彼此重合设置且第i吊钩段的俯视图彼此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i吊钩单元的第i直钩段彼此重合设置且第i吊钩段的俯视图彼此呈预定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3,且所述预定夹角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铰接件被设置为受力后可带动第i阻挡件向远离第i卡接段枢转预定的预紧构件,且不受力时能够带动第i卡接段恢复至与所述第i卡接段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阻挡件包括位于所述一端的第i收纳管和位于所述另一端的第i可伸缩杆,且所述第i可伸缩杆被设置为在受到从上到下或从第i吊钩段的外部向内的力的情况下向所述第i收纳管内收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阻挡件包括位于所述一端的第i固定杆和位于所述另一端的第i单向折杆,且所述第i单向折杆被设置为在受到从上到下或从第i吊钩段的外部向内的力的情况下向远离所述第i卡接段弯折。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车防脱钩装置,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行车防脱钩装置包括第i吊钩单元以及与第i吊钩单元相配合设置的第i防脱单元。第i吊钩单元包括按照从上向下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i直钩段、第i吊钩段、以及第i卡接段;第i防脱单元包括呈杆状的第i阻挡件,以及用于将该第i阻挡件的一端固定在第i直钩段或第i吊钩段并能够使该第i阻挡件呈阻挡状态或挂料状态的第i铰接件。本技术通过2个以上吊钩单元与相对应设置防脱单元配合设置,能够解决因设备形状的特殊,重心不在物件中心位置而导致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福,李桂梅,李冬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邹平恒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