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除臭的垃圾卸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3742发布日期:2023-05-11 09:3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除臭的垃圾卸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垃圾站的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卸料除臭风机一直处于高频运行状态,未考虑卸料和非卸料时间段的不同运行状态,实际上卸料过程中速闭门开启时风机应高频运行,非卸料时间速闭门关闭的封闭状态下封闭应低频运行。

2、卸料大厅和卸料坑速闭门的开闭时间不合理,且不能达到自动开闭,往往开启时间过长,不能和卸料来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导致臭气逸散。

3、速闭门开闭状态和速闭门负责区域的排风量不匹配,导致速闭门开启状态下负压不足,臭气逸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除臭的垃圾卸料控制系统,以解决传统的垃圾卸料过程中的臭气逸散,负压不足,气流组织混乱,风机能耗高等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基于除臭的垃圾卸料控制系统,包含plc控制器、感应装置、执行装置;所述plc控制器(201)的一端与感应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执行装置连接;所述感应装置为一组红外光感应器(202),所述一组红外光感应器(202)与所述plc控制器(201)的连接方式为利用模数转换模块实现单向连接;所述执行装置包括速闭门开关装置(203)

4、、风阀控制装置(204)、风机变频器(205),它们都是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plc控制器(201)实现单向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01)固有一个用来实现延时控制功能的有记忆接通延时定时器;一个红外光感应器(202)安装在车辆等待区(113),其采集垃圾卸料车(112)到达所述车辆等待区(113)的信号上传至plc控制器(201),驱动所述除臭风机(101)高频运行,并通过速闭门开关装置(203)打开所述卸料大厅速闭门(111);

5、在所述卸料大厅速闭门(111)上部安装第二个红外光感应器(202),将车辆通过所述卸料大厅速闭门(111)的信号上传至所述plc控制器(201),plc控制器(201)通过速闭门开关装置(203)驱动关闭所述卸料大厅速闭门(111);

6、卸料坑等待区(114)安装第三个红外光感应器(202);其采集垃圾卸料车(112)进入所述卸料坑等待区(114)信号,传至所述plc控制器(201),通过风阀控制装置(204)驱动对应的电动风阀(105)全开,同时,打开所述卸料坑速闭门(109);第三个红外光感应器(202)还将卸料完成后,车辆驶离所述卸料坑等待区(114)的信号传至所述plc控制器(201),关闭所述卸料坑速闭门(109),并通过风阀控制装置(204)延时驱动所述电动风阀(105)半开;

7、所述卸料大厅速闭门(111)上部安装的第二个红外光感应器(202),采集车辆离开所述卸料大厅速闭门(111)信号上传至所述plc控制器(201),驱动关闭所述卸料大厅速闭门(111),通过风机变频器(205)延后驱动所述除臭风机(101)低频运行。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如下:

9、(1)实现垃圾卸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10、(2)实现速闭门的开启、关闭和卸料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缩短速闭门的开启时间,减少臭气逸散。

11、(3)实现自动调整电动风阀开启度,提前增大速闭门打开区域的除臭风量,增大负压,减少臭气逸散。

12、(4)实现自动调整除臭风机的频率,降低能耗,节能减排。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除臭的垃圾卸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plc控制器、感应装置、执行装置;所述plc控制器(201)的一端与感应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执行装置连接;所述感应装置为一组红外光感应器(202),所述一组红外光感应器(202)与所述plc控制器(201)的连接方式为利用模数转换模块实现单向连接;所述执行装置包括速闭门开关装置(203)、风阀控制装置(204)、风机变频器(205),它们都是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plc控制器(201)实现单向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01)固有一个用来实现延时控制功能的有记忆接通延时定时器;一个红外光感应器(202)安装在车辆等待区(113),其采集垃圾卸料车(112)到达所述车辆等待区(113)的信号上传至plc控制器(201),驱动除臭风机(101)高频运行,并通过速闭门开关装置(203)打开卸料大厅速闭门(1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除臭的垃圾卸料控制系统,包含PLC控制器、感应装置、执行装置;所述PLC控制器的一端与感应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执行装置连接;所述感应装置为一组红外光感应器(202),所述一组红外光感应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的连接方式为利用模数转换模块实现单向连接。本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垃圾卸料过程中的臭气逸散,负压不足,气流组织混乱,风机能耗高等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超,齐好,曹东明,于文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