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3511发布日期:2023-04-19 22:4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航空器救援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1、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是航空器救援中常用的顶升装置。当航空器因发生爆胎或起落架折损等情况时,其机身会发生倾斜,这时,需要借助千斤顶将其倾斜的位置进行顶升。

2、目前的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一般为三足式千斤顶,如公开号为cn103350972b,专利名称为航空器救援程控三角顶升机的专利,其三个油缸的底部均固装在托盘上,三个油缸的缸杆均连接在与回缩钢缆连接的顶头上,通过三个油缸缸杆的伸缩,实现对顶头升降的控制。

3、但是,其受自身结构的影响,使得其最小高度(缸筒的长度)以及最大高度(缸杆的伸出量)受到限制。目前,由于倾斜侧机翼与地面的距离较小,现有的顶升救援装置无法置于机翼的下部,导致无法通过顶升的方式对其扶正,还要借助专用吊具将其吊起,操作较为繁琐,救援效率较低。

4、鉴于此,极有必要设计一种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使其能够减小其最小高度,增大其最大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航空器部位的顶升救援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方便操作、对顶升空间要求较小、提高救援效率、易于实现的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中间连接伸缩组件、一级顶升机构及二级顶升机构,在所述底盘的中部置有中间连接伸缩组件,在中间连接伸缩组件的伸缩杆顶部连接有顶升法兰,在顶升法兰的外缘处间隔设置有法兰铰接耳,所述一级顶升机构的上端铰装在法兰铰接耳上,一级顶升机构的下端固装在底盘上,在所述中间连接伸缩组件的伸缩筒上间隔设置有伸缩筒铰装耳,所述二级顶升机构的上端铰装在伸缩筒铰接耳上,二级顶升机构的下端固装在底盘上,所述一级顶升机构与二级顶升机构相错设置。

4、而且,所述的一级顶升机构由齿条轨道、齿条座及法兰顶升伸缩组件构成,在所述的底盘上间隔均布有齿条轨道,在各齿条轨道上啮合有齿条座,所述法兰顶升伸缩组件的伸缩筒下部铰装在齿条座上,法兰顶升伸缩组件的伸缩杆铰装在法兰铰接耳上。

5、而且,所述的二级顶升机构由齿条轨道、齿条座及伸缩筒顶升伸缩组件构成,在所述的底盘上间隔均布有齿条轨道,在各齿条轨道上啮合有齿条座,所述伸缩筒顶升伸缩组件的伸缩筒下端铰装在齿条座上,伸缩筒顶升伸缩组件的伸缩杆铰装在伸缩筒铰接耳上。

6、而且,所述的中间连接伸缩组件、法兰顶升伸缩组件及伸缩筒顶升伸缩组件为油缸、液压缸、电缸或电动伸缩杆。

7、而且,所述齿条轨道上每两个齿的间距为10-40mm。

8、而且,所述的底盘为六边形结构,所述的一级顶升机构及二级顶升机构均为间隔设置的三个。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0、本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通过一级顶升机构及二级顶升机构的设置,实现了阶梯性顶升物体的效果,通过各油缸与齿条轨道的配合,使要被顶升的物体逐步被顶升,一方面达到了增大顶升高度,缩小装置自身高度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顶升更加的平稳、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中间连接伸缩组件、一级顶升机构及二级顶升机构,在所述底盘的中部置有中间连接伸缩组件,在中间连接伸缩组件的伸缩杆顶部连接有顶升法兰,在顶升法兰的外缘处间隔设置有法兰铰接耳,所述一级顶升机构的上端铰装在法兰铰接耳上,一级顶升机构的下端固装在底盘上,在所述中间连接伸缩组件的伸缩筒上间隔设置有伸缩筒铰装耳,所述二级顶升机构的上端铰装在伸缩筒铰接耳上,二级顶升机构的下端固装在底盘上,所述一级顶升机构与二级顶升机构相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顶升机构由齿条轨道、齿条座及法兰顶升伸缩组件构成,在所述的底盘上间隔均布有齿条轨道,在各齿条轨道上啮合有齿条座,所述法兰顶升伸缩组件的伸缩筒下部铰装在齿条座上,法兰顶升伸缩组件的伸缩杆铰装在法兰铰接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顶升机构由齿条轨道、齿条座及伸缩筒顶升伸缩组件构成,在所述的底盘上间隔均布有齿条轨道,在各齿条轨道上啮合有齿条座,所述伸缩筒顶升伸缩组件的伸缩筒下端铰装在齿条座上,伸缩筒顶升伸缩组件的伸缩杆铰装在伸缩筒铰接耳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连接伸缩组件为油缸、液压缸、电缸或电动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顶升伸缩组件为油缸、液压缸、电缸或电动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筒顶升伸缩组件为油缸、液压缸、电缸或电动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轨道上齿的间距为10-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为六边形结构,所述的一级顶升机构及二级顶升机构均为间隔设置的三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千斤顶式顶升救援装置,包括底盘、中间连接伸缩组件、一级顶升机构及二级顶升机构,在所述底盘的中部置有中间连接伸缩组件,在中间连接伸缩组件的伸缩杆顶部连接有顶升法兰,在顶升法兰的外缘处间隔设置有法兰铰接耳,所述一级顶升机构的上端铰装在法兰铰接耳上,一级顶升机构的下端固装在底盘上,在所述中间连接伸缩组件的伸缩筒上间隔设置有伸缩筒铰装耳,所述二级顶升机构的上端铰装在伸缩筒铰接耳上,二级顶升机构的下端固装在底盘上,所述一级顶升机构与二级顶升机构相错设置。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方便操作、对顶升空间要求较小、提高救援效率、易于实现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华,李新建,冯闯,刘辰宇,张虹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大联合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