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0778发布日期:2023-06-28 12:0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即充电电池,在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运输,锂离子电池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多重保护,这样才可以保证锂离子电池后续的正常使用;

2、目前市面上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运输机构通常是将多个圆柱形的锂离子电池同时固定在一个支撑板中,然后在外部包裹上塑封壳,然后放置到用于运输的装置中,这样就完成了对锂离子电池的打包,直接运输即可,这样一次可以运输多个锂离子电池,保证了运输的效率;

3、但是上述的锂离子电池在运输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运输机构的内部并没有对锂电池进行保护的装置,这样将多个锂离子电池捆绑在一起,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晃动的话可能会导致锂离子电池之间的相互摩擦,这样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且锂离子电池相互摩擦后也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后续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运输机构的内部并没有对锂电池进行保护的装置,这样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锂离子电池相互摩擦后也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后续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包括保护机构主体,所述保护机构主体内部设置有托板,且托板的左侧连接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的下方连接有弹簧和线,所述托板的上方设置有锂离子电池,且锂离子电池的左侧设置有夹块,并且锂离子电池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

3、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左右居中位置焊接有两个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可以在保护机构主体左右两侧的滑槽内部活动,并且两个连接块的另外一侧都设置有轮滑,而且轮滑与保护机构主体左右两侧的滑槽的内壁相接触。

4、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圆形的凹槽,且多个圆形凹槽内部连接有等大的海绵垫,且海绵垫上设置有锂离子电池。

5、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内部圆形凹槽的左右两侧穿插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的外部连接有扭簧,并且第二转动轴的外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在第二转动轴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三转动轴,并且第三转动轴的外部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材质为较厚的海绵材质,且夹块与锂离子电池的表面相接触。

6、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连接有线,且线的另外一端与保护机构主体底部中间位置横向穿插的第一转动轴的外壁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部连接有两根线,且另外一根线与托板右侧连接的连接块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外一端与滑槽的内壁相连接,并且弹簧在保护机构主体左右两侧的滑槽内对称设置有两根。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

9、1、通过反向转动第一转动轴,反向转动第一转动轴就使得第一转动轴进行放线运动,此时由于弹簧开始复位就会推动连接块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托板向上运动,连接块的左侧连接有轮滑,这样会使得托板的上升更加顺畅,然后就可以将锂离子电池按压插入托板内部的圆形凹槽内,多个圆形凹槽内部连接有等大的海绵垫,保证了锂离子电池的底部不会发生磕碰,不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后续使用,且可以放置多个锂离子电池,这样运输效率更高,每个锂离子电池都有单个的空间进行存放,不会使得锂离子电池之间发生摩擦,产生不好的后果;

10、2、在将锂离子电池向下按压时,锂离子电池的底部会与夹块相接触,在锂离子电池向下运动时就会带动夹块绕着第三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锂离子电池的下降,且夹块是较厚的海绵材质,这样不会刮花锂离子电池的表面,在锂离子电池下降的过程中会由于第二转动轴外部扭簧的作用力会使得夹块对锂离子电池的底部进行夹持,这样使得锂离子电池在运输的过程中有支撑力,不会使得锂离子电池在运输的过程中歪倒,影响后期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包括保护机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主体(1)内部设置有托板(2),且托板(2)的左侧连接有连接块(5),并且连接块(5)的下方连接有弹簧(7)和线(8),所述托板(2)的上方设置有锂离子电池(3),且锂离子电池(3)的左侧设置有夹块(12),并且锂离子电池(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的左右居中位置焊接有两个连接块(5),且两个连接块(5)可以在保护机构主体(1)左右两侧的滑槽(4)内部活动,并且两个连接块(5)的另外一侧都设置有轮滑(6),而且轮滑(6)与保护机构主体(1)左右两侧的滑槽(4)的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圆形的凹槽,且多个圆形凹槽内部连接有等大的海绵垫(14),且海绵垫(14)上设置有锂离子电池(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的内部圆形凹槽的左右两侧穿插有第二转动轴(10),且第二转动轴(10)的外部连接有扭簧(15),并且第二转动轴(10)的外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在第二转动轴(1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杆(11)之间设置有第三转动轴(13),并且第三转动轴(13)的外部设置有夹块(12),所述夹块(12)材质为较厚的海绵材质,且夹块(12)与锂离子电池(3)的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下方连接有线(8),且线(8)的另外一端与保护机构主体(1)底部中间位置横向穿插的第一转动轴(9)的外壁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9)的外部连接有两根线(8),且另外一根线(8)与托板(2)右侧连接的连接块(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底部连接有弹簧(7),且弹簧(7)的另外一端与滑槽(4)的内壁相连接,并且弹簧(7)在保护机构主体(1)左右两侧的滑槽(4)内对称设置有两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包括保护机构主体,所述保护机构主体内部设置有托板,且托板的左侧连接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的下方连接有弹簧和线,所述托板的上方设置有锂离子电池,且锂离子电池的左侧设置有夹块,并且锂离子电池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该锂离子电池用运输保护机构可以放置多个锂离子电池,这样运输效率更高,每个锂离子电池都有单个的空间进行存放,不会使得锂离子电池之间发生摩擦,产生不好的后果。

技术研发人员:温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赣州诺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