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接缝边缘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4758发布日期:2023-05-17 16:0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接缝边缘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煤矿防爆安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矿用强力皮带接缝检测的ai边缘计算分析设备。


背景技术:

1、矿用强力皮带是承载煤矿煤炭生产的主要输送工具,皮带的维护及使用也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皮带在运输强力拉伸过程中皮带上的接缝是受力的薄弱点,容易出现接缝开口撕裂的现场,从而皮带损伤导致皮带运输事故。皮带接缝的变化在有载重和无载重的时候两种情况下不一样,从而导致在人工静态巡检过程中无法发现存在的隐患。

2、随着矿山智能化建设在煤矿上的推进,智慧矿山的建设和智能化应用也逐渐增多,通常采用增加高清摄像头的方式来实时地查看皮带的异常,而越来越多的图像采集设备在煤矿井下安装,高清的采集必然意味着大数据,传输高带宽,存在传输延时比较大、处理不及时的情况,那么如何解决降低传输数据带宽同时快速分析给出结果就成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点。

3、目前,暂无此类型的智能化监测设备,都是采用人工静态巡检,导致整个过程无法实现智能化,整个皮带边缘状态反馈迟缓,无法适应现代煤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传输延时比较大、处理不及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接缝边缘监测设备,通过对摄取的高清皮带图像进行ai快速分析,可在有载重和无载重的情况下,对矿用强力皮带在矿用环境下实时变化分析和跟踪,提高了整个边缘分析效率和宽带的使用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皮带接缝边缘监测设备,包括隔爆外壳,隔爆外壳的上部开口,隔爆外壳通过上盖板盖合,避免灰尘和杂物进入至隔爆外壳内。

3、隔爆外壳的正面侧布置有多个固定脚,通过多个固定脚对隔爆外壳进行支撑。

4、隔爆外壳的背面侧布置有多个防爆喇叭嘴, 通过防爆喇叭嘴与外部的设备相连,防爆喇叭嘴能够起到较好的防爆作用,以适应井下环境的需求。

5、隔爆外壳的背面侧布置有多个固定脚,通过多个固定脚对隔爆外壳进行支撑。

6、隔爆外壳的左侧面布置有拉手辅助板,通过拉手辅助板来固定拉手。

7、隔爆外壳的右侧面布置有拉手辅助板,通过拉手辅助板来固定拉手。

8、隔爆外壳的顶部布置有两个盖板拉环,两个盖板拉环对称布置,通过手提盖板拉环,可方便工作人员移动上盖板。

9、上盖板的中部设有铭牌,方便展示产品信息。

10、隔爆外壳内平行布置有固定板和卡片式计算机,固定板与卡片式计算机平行布置,固定板至于卡片式计算机的下方,固定板固定在隔爆外壳内,卡片式计算机通过多根立柱支撑在固定板上,卡片式计算机与固定板之间形成夹层,固定板上布置有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至于夹层内。

11、固定板上设有本安电源和5g通信单元,本安电源与电源接口电连接,本安电源为主供电设备,为整个监测设备提供电源;卡片式计算机与5g通信单元通过交换机接入连接。

12、卡片式计算机上布置有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一usb接口、第二usb接口、第三usb接口、hdmi接口和网口,通过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一usb接口、第二usb接口、第三usb接口、hdmi接口和网口与外部通信设备相连通。

13、固定板上还设有后备电源,在本安电源电量不足的时候,后备电源提供电量供应,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益效果体现在:

15、一、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化设计,将各个功能部件都尽量安装在一个隔爆外壳内,能够满足矿下安装空间的需要,安装便捷,可调节性好。

16、二、本实用新型布置在矿井环境下,针对井下环境的复杂情况,本实用新型与高清相机接入,高清摄像机对皮带进行拍摄并将图像信息传入至该分析设备,进而对图像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并根据速度信息分析接缝变化。处理后的分析结果通过5g无线传输至其他服务软件进行展现,同时也可通过连接显示器进行本地显示,能够更好地推进智慧矿山的建设。



技术特征:

1.一种皮带接缝边缘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爆外壳(1),所述隔爆外壳(1)的上部开口,所述隔爆外壳(1)通过上盖板(2)盖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接缝边缘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上还设有后备电源(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接缝边缘监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传输延时比较大、处理不及时的技术问题,属于煤矿防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隔爆外壳,隔爆外壳通过上盖板盖合,隔爆外壳的背面侧布置有多个防爆喇叭嘴,隔爆外壳内平行布置有固定板和卡片式计算机,固定板上布置有第一接口、本安电源和5G通信单元,本安电源与电源接口电连接,本安电源为主供电设备,为整个监测设备提供电源,卡片式计算机与5G通信单元通过交换机接入连接,在矿井环境下,高清摄像机对皮带进行拍摄并将图像信息传入至该分析设备,根据速度信息分析接缝变化,处理后的分析结果通过5G无线传输至其他服务软件进行展现,推进智慧矿山的建设。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芳,洪文颖,李志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