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线圈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8090发布日期:2023-05-28 01:2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电机线圈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机线圈生产时使用的缠绕装置,尤其涉及电机线圈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工厂生产车间完成电感线圈的生产之后,会缠绕在绕线盘上,再将成捆的电感线圈运输送包装车间进行多个型号电机线圈的绕线作业。

2、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 216583460 u一种防止散乱脱盘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该文献背景技术提出: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线圈用收线缠绕装置,往往无法对铜线进行限位,导致铜线在收线缠绕时位置出现偏移,易造成脱盘和绕制散乱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问题;有益效果指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收线缠绕过程中对铜线进行限位,保证铜线绕制整齐,避免脱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设置合理,实用性高等优点。

3、但是,在电感线圈生产完成绕在绕线盘上时,由于工厂为流水线作业,为了方便快捷及更加效率的绕线作业,需要在绕线完毕后对绕线盘进行快速拆卸、更换,因而需要配置能够对绕线盘快速拆卸的装置,故我们为了实现快速拆卸,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了电机线圈缠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电机线圈缠绕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电机线圈缠绕装置,包括机架、缠绕导线机构与用于驱动缠绕导线机构的动力组件,所述缠绕导线机构包括连接在机架顶端一侧的基座、横向连接在基座顶端的基板、螺纹连接在基板端处的调节螺纹杆;

4、连接在机架上的转动筒一、连接在基板上的转动筒二、缠绕盘与连接在缠绕盘两端的用于与转动筒一和转动筒二连接的卡齿轮;

5、所述调节螺纹杆的底端面穿进转动筒二顶端,并与转动筒二活动连接,对转动筒二进行调节,所述基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侧面设有u型座,u型座的端口内连接有导向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有两组,一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基座侧面滚珠丝杆、固定连接在基座且位于滚珠丝杆两侧的滑动导向杆与固定连接在基板顶端的电动机一,所述滑动座螺纹套在滚珠丝杆上,两侧活动套在滑动导向杆上,所述电动机一的主轴与滚珠丝杆对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另外一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转动轮、固定连接在机架内的电动机二与固定连接在电动机二主轴上的皮带轮,所述转动轮的转轴与转动筒一转轴对接,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转动轮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向轮为工字型,通过轴承转动设在u型座端口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转动筒一和转动筒二的端口内均开设有多个齿槽,在卡齿轮放入转动筒一和转动筒二的端口内后,卡齿轮与齿槽相互啮合连接,实现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缠绕导线机构还包括分隔连接件,所述分隔连接件的两侧端口内均设有内螺纹,所述缠绕盘分为多节,相邻的两个所述缠绕盘端处外壁面设有外螺纹,且通过外螺纹与分隔连接件螺纹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转动筒一、转动筒二、缠绕盘、调节螺纹杆、卡齿轮及齿槽的设计,可实现对缠绕盘的便捷组装、拆卸,适应工厂的流水作业;通过将缠绕盘设置为多节,且多节之间采用分隔连接件连接的设计,此设计可同时实现对多股线的缠绕,使得缠绕效率更高。



技术特征:

1.电机线圈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缠绕导线机构(2)与用于驱动缠绕导线机构(2)的动力组件(3),所述缠绕导线机构(2)包括连接在机架(1)顶端一侧的基座(28)、横向连接在基座(28)顶端的基板(26)、螺纹连接在基板(26)端处的调节螺纹杆(2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设有两组,一组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在基座(28)侧面滚珠丝杆(32)、固定连接在基座(28)且位于滚珠丝杆(32)两侧的滑动导向杆(34)与固定连接在基板(26)顶端的电动机一(33),所述滑动座(25)螺纹套在滚珠丝杆(32)上,两侧活动套在滑动导向杆(34)上,所述电动机一(33)的主轴与滚珠丝杆(32)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线圈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外一组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转动轮(31)、固定连接在机架(1)内的电动机二(35)与固定连接在电动机二(35)主轴上的皮带轮,所述转动轮(31)的转轴与转动筒一(21)转轴对接,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转动轮(3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24)为工字型,通过轴承转动设在u型座(27)端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一(21)和转动筒二(23)的端口内均开设有多个齿槽(211),在卡齿轮(210)放入转动筒一(21)和转动筒二(23)的端口内后,卡齿轮(210)与齿槽(211)相互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导线机构(2)还包括分隔连接件(29),所述分隔连接件(29)的两侧端口内均设有内螺纹,所述缠绕盘(22)分为多节,相邻的两个所述缠绕盘(22)端处外壁面设有外螺纹,且通过外螺纹与分隔连接件(29)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机线圈缠绕装置,包括机架、缠绕导线机构与用于驱动缠绕导线机构的动力组件,缠绕导线机构包括连接在机架顶端一侧的基座、横向连接在基座顶端的基板、螺纹连接在基板端处的调节螺纹杆;连接在机架上的转动筒一、连接在基板上的转动筒二、缠绕盘与连接在缠绕盘两端的用于与转动筒一和转动筒二连接的卡齿轮;调节螺纹杆的底端面穿进转动筒二顶端,并与转动筒二活动连接。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转动筒一、转动筒二、缠绕盘、调节螺纹杆、卡齿轮及齿槽的设计,可实现对缠绕盘的便捷组装、拆卸;而通过将缠绕盘设置为多节,且多节之间采用分隔连接件连接的设计,此设计可实现对多股线的缠绕,从而提高缠绕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柱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市正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