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翻转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3234发布日期:2023-08-27 10:2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马达翻转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马达检测装置,具体涉及马达翻转贴标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选用气缸作为翻转的原动力,翻转的速度和精度都无法达到要求,并且气缸占用的体积将会更大。

2、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马达翻转贴标装置,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马达翻转贴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翻转贴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夹紧机构夹紧马达,再利用翻转机构控制马达的翻转角度,实现前后工位工件放置方式不同的情况,可以进行0~90°的旋转来改变马达角度,提高了翻转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马达翻转贴标装置,包括上底板、下底板、马达、夹紧机构、支撑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下底板上设有翻转机构,所述上底板转动连接于翻转机构上,所述上底板上设有马达承接座,所述马达承接座与马达底部相匹配,所述上底板两侧设有用于夹紧马达的夹紧机构,所述下底板前端设有用于支撑马达头部的支撑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马达翻转贴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翻转贴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夹紧机构夹紧马达,再利用翻转机构控制马达的翻转角度,实现前后工位工件放置方式不同的情况,可以进行0~90°的旋转来改变马达角度,提高了翻转精度。

5、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板和转动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和转动安装板设于下底板上,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轮,两个所述转动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6、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和夹紧板,所述夹紧气缸设于上底板两侧,所述夹紧板滑动连接于夹紧气缸上。

7、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气缸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气缸设于下底板前端,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于支撑气缸上。

8、优选的,所述下底板底部设有直线电机。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翻转贴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夹紧机构夹紧马达,再利用翻转机构控制马达的翻转角度,实现前后工位工件放置方式不同的情况,可以进行0~90°的旋转来改变马达角度,提高了翻转精度。



技术特征:

1.马达翻转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板、下底板、马达、夹紧机构、支撑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下底板上设有翻转机构,所述上底板转动连接于翻转机构上,所述上底板上设有马达承接座,所述马达承接座与马达底部相匹配,所述上底板两侧设有用于夹紧马达的夹紧机构,所述下底板前端设有用于支撑马达头部的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翻转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板和转动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和转动安装板设于下底板上,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轮,两个所述转动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翻转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和夹紧板,所述夹紧气缸设于上底板两侧,所述夹紧板滑动连接于夹紧气缸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翻转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气缸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气缸设于下底板前端,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于支撑气缸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翻转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底部设有直线电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马达翻转贴标装置,包括上底板、下底板、马达、夹紧机构、支撑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下底板上设有翻转机构,所述上底板转动连接于翻转机构上,所述上底板上设有马达承接座,所述马达承接座与马达底部相匹配,所述上底板两侧设有用于夹紧马达的夹紧机构,所述下底板前端设有用于支撑马达头部的支撑机构。本技术的马达翻转贴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夹紧机构夹紧马达,再利用翻转机构控制马达的翻转角度,实现前后工位工件放置方式不同的情况,可以进行0~90°的旋转来改变马达角度,提高了翻转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毛翰,倪晓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尼得科智能装备(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