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卷输送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2478发布日期:2023-08-05 23:5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钢卷输送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送领域,具体涉及钢卷输送小车。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钢卷输送小车是一种用于输送钢带卷的小车,现有技术中,钢卷输送小车通常是由支撑板以及限位柱等组件构成,但是现有技术中,钢卷输送小车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2、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组件将工人卷号轧制好的钢带卷放置在输送小车上,然后在进行运输,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钢带在人工卷扎的时候容易散开,也不好去轧制,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两辊擦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卷输送小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钢卷输送小车,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前端两侧固定块中间转动连接有主动辊,且位于主动辊的一侧的后端两侧固定块中间转动连接有从动辊。

3、本实用新型中的钢卷输送小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另一端与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固定连接。

4、本实用新型中的钢卷输送小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限位柱,限位柱的一端贯穿支撑板,并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柱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中的钢卷输送小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6、本实用新型中的钢卷输送小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柱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内部且位于限位柱的前后贯穿开设有滑动槽,且两端滑动杆的外表面贯穿支撑板上的滑动槽,且滑动杆的外表面与支撑板的滑动槽相抵接,四个滑动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轮子,且两侧的轮子之间通过转动杆相连接,且转动杆上活动套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顶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轮子的下端抵接有轨道。

7、本实用新型中的钢卷输送小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液压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轮子固定连接,液压马达的底端通过安装杆固定连接有电缆拖链轨道,且电缆拖链轨道位于限位柱与滑动杆的下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上述的钢卷输送小车,通过设置转动组件,将钢带卷的开口处转动至底端压制住,有效的避免了如果开口处在侧面的话,在捆扎过程中会散开,同时也尽可能的保护了工人在输送中避免意外割伤。

10、2、上述的钢卷输送小车,通过设置升降组件,便于钢带卷在后期卷好时捆扎好时将其运输,轮子便于横向运动输送,滑动杆便于纵向调节高度。



技术特征:

1.钢卷输送小车,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前端两侧固定块中间转动连接有主动辊,且位于主动辊的一侧的后端两侧固定块中间转动连接有从动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且位于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另一端与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内部且位于限位柱的前后贯穿开设有滑动槽,且两端滑动杆的外表面贯穿支撑板上的滑动槽,且滑动杆的外表面与支撑板的滑动槽相抵接,四个滑动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轮子,且两侧的轮子之间通过转动杆相连接,且转动杆上活动套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顶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轮子的下端抵接有轨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输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液压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轮子固定连接,液压马达的底端通过安装杆固定连接有电缆拖链轨道,且电缆拖链轨道位于限位柱与滑动杆的下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输送领域,钢卷输送小车,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前端两侧固定块中间转动连接有主动辊,且位于主动辊的一侧的后端两侧固定块中间转动连接有从动辊,上述的钢卷输送小车,通过设置转动组件,将钢带卷的开口处转动至底端压制住,有效的避免了如果开口处在侧面的话,在捆扎过程中会散开,同时也尽可能的保护了工人在输送中避免意外割伤。

技术研发人员:葛秋红,冯明龙,韩宝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沙工东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