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0944发布日期:2023-07-28 02:1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生产制造的流水线中输送机构不可或缺,现有技术下多采用循环式的单向输送机构,这种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环绕两个转动轴,输送带可以按同一方向一直输送,多用于进行物料的输送。

2、当进行房车、旅居车、柜式货车、移动房屋等的墙板生产制造时,需使用公开号为cn207931250的对比文件中所述的多层真空吸覆机构,多层真空吸覆机构多个吸覆平台呈堆叠构造,各个吸覆平台之间没有区域供输送机构下表面的输送带穿过,且输送的墙板加工过程包括滴胶工序,部分未凝固的胶可能会在运输时掉落到输送带上,输送带在工作时也经常与吸覆平台摩擦,输送带容易磨损,磨损后循环式的输送结构较难更换输送带,生产效率因此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下循环式结构的输送机构在参与一些生产制造中与其他设备的配合使用不便,输送带磨损后难以更换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包括工作台、输送带、转动轴、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输送带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工作台两端,所述转动轴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的两端与工作台两端的转动轴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带仅覆盖所述工作台上表面,所述电机可进行正反转,所述电机与转动轴一一对应。

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机构为单向往复式,输送带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轴可拆卸连接,输送带仅从工作台的上表面经过,能够与生产所需的设备配合工作,更换输送带时仅需要将两端拆下后从工作台上抽出,更换便利,输送时,开启一端的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轴将输送带往电机所处一端拉动,另一端的电机不工作,转动轴在输送带的带动下转动。

4、可选的,还包括过渡轴,所述过渡轴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过渡轴位于转动轴与工作台之间,所述输送带与所述过渡轴抵接,所述输送带输送时带动过渡轴转动。

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过渡轴在工作台与转动轴之间起过渡作用,使得输送带在工作台本体与转动轴之间的悬空段更加平整,物料放到输送机构时经过渡轴的辅助后进入加工区域更加平稳。

6、可选的,所述过渡轴的上端高于所述转动轴的上端。

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过渡轴的过渡更有效,输送时,输送带会被卷到一端的转动轴处,转动轴处的输送带会比初始状态时更厚,过渡轴的上端高于转动轴时,转动轴处的输送带与过渡轴处的齐平,减少了因转动轴处输送带过厚而导致输送出料时物料翘起的情况,输送带整体仍会保持平整。

8、可选的,所述过渡轴上端高于所述工作台,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

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经过过渡轴后不与工作台直接接触,工作时减少输送带与工作台的摩擦,输送带与工作台的磨损均得到了减小。

10、可选的,所述输送带的端部与转动轴之间通过工业胶带粘接固定,所述输送带的长度大于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所述输送带完成一次输送后仍有部分卷在背向输送方向一端的转动轴上。

1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工业胶带安装更换输送带便利,无需使用固定长度的输送带,选择长度大于工作台长度的输送带,使得一次输送结束后背向输送方向一端处的输送带仍有盈余,输送带因为电机转动过度而掉落情况减少。

12、可选的,所述工作台包括安装支架与本体,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本体的两端,所述安装支架与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于本体的一端关于本体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过渡轴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与所述转动轴对应的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外侧。

1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转动轴与过渡轴的位置与工作台分离开来,以便于后续对安装支架的改进,能够拆卸下安装支架独立安装转动轴与过渡轴,机构的安装更换更加便利。

14、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工作台的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沿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横向滑动,所述安装支架上开有槽孔,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工作台的本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槽孔与工作台的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抵紧安装支架。

1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支架能够在工作台本体上横向滑动,可以通过移动安装支架调节输送带的平衡,减少了两端安装支架安装不对称而导致输送带侧向跑偏的情况。

16、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平衡调节组件,所述平衡调节组件包括平衡调节螺栓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凸出于所述工作台的侧面,所述安装板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平衡调节螺栓与所述安装板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平衡调节螺栓穿过所述安装板后与所述安装支架抵接。

1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平衡调节时更加精准便利,持续工作安装支架偏离后,将安装支架上的固定螺栓松开,通过转动平衡调节螺栓与安转支架抵接后可以推动安装支架横向滑动,且平衡调节螺栓与安装板螺纹连接,平衡调节螺栓转动时端部位置变化幅度小,调节的精准度高,位置确定后将安装支架上的固定螺栓压紧完成平衡调节。

18、可选的,所述平衡调节组件沿着输送带输送方向的横向与垂直于输送带输送方向各设一组。

1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增加横向调节平衡的精准性,也能够在安装支架长期工作后上下松动时调节上下位置,输送带能够更好的维持平衡。

20、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下输送机构无法与一些生产设备配合使用的问题,能够实现正反向运输,同时方便了输送带这一损耗品的更换安装,无需拆卸整个机构,通过工业胶带等粘接便可进行更换安装。

22、2.本申请包括过渡轴,输送带在工作台本体与转动轴之间的悬空段更加平整,物料放到输送机构时经过渡轴的辅助后进入加工区域更加平稳,且过渡轴高于转动轴与工作台的设计,一方面减少了因转动轴处输送带过厚而导致输送出料时物料翘起的情况,另一方面输送带降低了工作台摩擦,减小了损耗。

23、3.本申请可以进行平衡的调节,解决了输送机构长时间工作转动轴走偏导致输送带不能平整输送的问题,通过平衡调节螺栓可以确定平衡点,方便了平衡的调节,增加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包括工作台(1)、输送带(3)、转动轴(4)、电机(5),所述电机(5)驱动转动轴(4)转动,所述输送带(3)连接在转动轴(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位于所述工作台(1)两端,所述转动轴(4)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3)的两端与工作台(1)两端的转动轴(4)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带(3)仅覆盖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所述电机(5)可进行正反转,所述电机(5)与转动轴(4)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轴(6),所述过渡轴(6)与所述工作台(1)转动连接,所述过渡轴(6)位于转动轴(4)与工作台(1)之间,所述输送带(3)与所述过渡轴(6)抵接,所述输送带(3)输送时带动过渡轴(6)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轴(6)的上端高于所述转动轴(4)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轴(6)上端高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输送带(3)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3)的端部与转动轴(4)之间通过工业胶带粘接固定,所述输送带(3)的长度大于所述工作台(1)的长度,所述输送带(3)完成一次输送后仍有部分卷在背向输送方向一端的转动轴(4)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包括安装支架(7)与本体(2),所述安装支架(7)位于本体(2)的两端,所述安装支架(7)与本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支架(7)于本体(2)的一端关于本体(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支架(7)转动连接,所述过渡轴(6)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支架(7)转动连接,与所述转动轴(4)对应的电机(5)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7)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7)与所述工作台(1)的本体(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7)沿着输送带(3)的输送方向横向滑动,所述安装支架(7)上开有槽孔(8),所述安装支架(7)与所述工作台(1)的本体(2)通过固定螺栓(9)连接,所述固定螺栓(9)穿过所述槽孔(8)与工作台(1)的本体(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9)的头部抵紧安装支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平衡调节组件,所述平衡调节组件包括平衡调节螺栓(10)与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凸出于所述工作台(1)的侧面,所述安装板(11)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平衡调节螺栓(10)与所述安装板(11)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平衡调节螺栓(10)穿过所述安装板(11)后与所述安装支架(7)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调节组件沿着输送带(3)输送方向的横向与垂直于输送带(3)输送方向的竖向各设一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往复输送机构,为解决现有技术下循环式结构的输送机构在参与一些生产制造中与其他设备的配合使用不便,输送带磨损后难以更换的问题,包括转动轴、输送带、电机、工作台,所述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输送带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工作台两端,所述转动轴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的两端与工作台两端的转动轴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带仅覆盖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与其他生产设备的适配度高,输送带的更换也更为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海市红鹏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