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输送辊,特别涉及一种自散热输送辊。
背景技术:
1、在木地板的榫卯结构加工的时候,需要使用到输送辊对木地板进行输送,输送辊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木地板输送到指定位置。
2、在木地板输送的过程中,当输送时间过长时输送辊容易发烫,此时当工作人员触及到输送辊时容易导致烫伤,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输送辊转动实现输送的过程中自动实现输送辊的气流降温,用以达到输送辊的自散热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散热输送辊,以解决在木地板输送的过程中,当输送时间过长时输送辊容易发烫,此时当工作人员触及到输送辊时容易导致烫伤,而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输送辊转动实现输送的过程中自动实现输送辊的气流降温,用以达到输送辊的自散热目的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散热输送辊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散热输送辊,具体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共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上呈线性阵列状开设有第一辅助槽,第一辅助槽为环形结构,线性阵列状开设的第一辅助槽共同组成了输送辊与木地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强结构。
4、可选地,所述输送辊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第二辅助槽,环形阵列状开设的第二辅助槽共同组成了输送辊的辅助散热结构。
5、可选地,所述输送辊为空心结构,输送辊左端面和右端面均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呈倾斜状开设,当输送辊转动时散热孔处呈采风状态。
6、可选地,所述输送辊的转动轴上呈线性阵列状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输送辊内部,支撑板外壁与输送辊内壁焊接相连,线性阵列状焊接的支撑板共同组成了输送辊的支撑结构。
7、可选地,每块所述支撑板上均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通孔,环形阵列状开设的通孔共同组成了输送辊内部气流的流通结构。
8、可选地,两个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呈线性阵列状安装有叶片,叶片位于输送辊下方2cm处;
9、输送辊的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10、有益效果
11、本申请通过散热孔的设置,当输送辊转动进行木地板输送的时候能够自动实现采风,那么也就实现了输送辊的自散热,具体如下:因输送辊左端面和右端面均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呈倾斜状开设,当输送辊转动时散热孔处呈采风状态,此时外界风力会进入到输送辊内部,进而实现输送辊的辅助散热。
12、此外,通过第一齿轮、转轴、叶片和第二齿轮的设置,当输送辊转动时能够带动叶片转动,此时可实现输送辊的自动降温,具体如下:因两个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呈线性阵列状安装有叶片,叶片位于输送辊下方2cm处;输送辊的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在使用过程中当输送辊转动时通过第一齿轮可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也就实现了转轴和叶片的转动,最终实现了输送辊的降温。
13、此外,通过第一辅助槽和第二辅助槽的设置,一方面,扩展了输送辊的降温面积,另一方面,可防止木地板在输送过程中与输送辊打滑。
1.一种自散热输送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共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1)上转动连接有输送辊(101);所述输送辊(101)上呈线性阵列状开设有第一辅助槽(102),第一辅助槽(102)为环形结构,线性阵列状开设的第一辅助槽(102)共同组成了输送辊(101)与木地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强结构;所述输送辊(101)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第二辅助槽(103),环形阵列状开设的第二辅助槽(103)共同组成了输送辊(101)的辅助散热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散热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101)的转动轴上呈线性阵列状焊接有支撑板(105),支撑板(105)位于输送辊(101)内部,支撑板(105)外壁与输送辊(101)内壁焊接相连,线性阵列状焊接的支撑板(105)共同组成了输送辊(101)的支撑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散热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支撑板(105)上均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通孔(106),环形阵列状开设的通孔(106)共同组成了输送辊(101)内部气流的流通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散热输送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座(1)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08),转轴(108)上呈线性阵列状安装有叶片(109),叶片(109)位于输送辊(101)下方2c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