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8355发布日期:2023-07-28 00:5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基础设备,具体是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依靠人力的物流方式不仅在时间上达不到日新月异的医疗要求,而且占用很多医疗空间,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将轨道小车和吊塔进行结合运用,从而起到了节省空间的作用,且方便对部分的器械进行运输,而由于现有的轨道小车在移动的时候,容易出现侧向跑偏的情况,且在进行刹车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手动旋钮刹车,这样的刹车方式的刹车速度较慢,无法快速进行刹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具有防止跑偏和刹车更方便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包括导轨本体,所述导轨本体的内侧阵列活动安装有滚动轴,所述滚动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大轴承,所述大轴承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移动小车本体,所述大轴承内侧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卡簧,所述移动小车本体左右两侧的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开口,所述移动小车本体底部左右两侧的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表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小轴承,所述定位轴上端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卡簧,所述移动小车本体左右两侧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气缸。

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外侧贯穿移动小车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位置与导轨本体内侧的凹槽相对应。

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开口的数量与位置与小轴承的数量与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小轴承的侧面穿过开口与导轨本体的下端相互抵接,所述开口的长度值大于小轴承的直径值,所述开口的高度值大于小轴承的宽度值。

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移动小车本体在使用的时候与下部的吊塔相连,所述移动小车本体和吊塔组成移动吊塔系统。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轨本体在使用的时候,固定安装在钢板上,而钢板在使用的时候预埋在天花板中。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通过小轴承、导轨本体和开口等结构的配合,从而在使用的时候,小轴承的外侧会穿过开口,然后与导轨本体的下端相抵,从而起到限位防止偏移的作用。

9、2、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活塞和导轨本体等结构的配合,从而当移动到指定位置的时候,启动气缸,使得活塞伸出,并抵住导轨本体内侧的凹槽中,从而形成固定,从而起到了刹车定位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包括导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本体(1)的内侧阵列活动安装有滚动轴(2),所述滚动轴(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大轴承(4),所述大轴承(4)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移动小车本体(8),所述大轴承(4)内侧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卡簧(3),所述移动小车本体(8)左右两侧的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开口,所述移动小车本体(8)底部左右两侧的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定位轴(6),所述定位轴(6)表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小轴承(5),所述定位轴(6)上端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卡簧(7),所述移动小车本体(8)左右两侧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气缸(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9)的外侧贯穿移动小车本体(8)的表面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位置与导轨本体(1)内侧的凹槽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数量与位置与小轴承(5)的数量与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小轴承(5)的侧面穿过开口与导轨本体(1)的下端相互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长度值大于小轴承(5)的直径值,所述开口的高度值大于小轴承(5)的宽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本体(8)在使用的时候与下部的吊塔相连,所述移动小车本体(8)和吊塔组成移动吊塔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本体(1)在使用的时候,固定安装在钢板上,而钢板在使用的时候预埋在天花板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基础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用导轨式移动小车包括导轨本体,所述导轨本体的内侧阵列活动安装有滚动轴,所述滚动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大轴承,所述大轴承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移动小车本体,所述大轴承内侧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卡簧,所述移动小车本体左右两侧的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开口,所述移动小车本体底部左右两侧的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表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小轴承,所述定位轴上端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卡簧。本技术通过小轴承、导轨本体和开口等结构的配合,从而在使用的时候,小轴承的外侧会穿过开口,然后与导轨本体的下端相抵,从而起到限位防止偏移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彭世帅,朱雨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费普顿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