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8738发布日期:2023-06-15 11:2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存储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储架。


背景技术:

1、随着装配式建筑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形式越发多样化。尤其是两侧出筋的墙体,为运输带来极大的难度。而为了满足高速公路运输的限宽限高要求,需要将墙体侧立,也就是需将墙体出筋的侧面作为底面和顶面。因此,需在墙体伸出的钢筋与运输车板预留安全高度。同时,由于墙体伸出的钢筋之间的间距较小且可能存在间距偏差,现有运输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架,以解决现有存储架无法运输伸出钢筋需在底面的构件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架,用于两相对侧均具有伸出筋的墙体的存放,所述存储架包括基座部以及设在所述基座部上方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伸出筋的长度;

4、所述承托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部、以及用于贴合所述墙体具有伸出筋的端面的至少两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相应所述第一支撑部可移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墙体的厚度方向,各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具有供所述伸出筋通过的间隙;

5、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至少部分部位用于抵接于所述墙体的一侧防止所述墙体倾倒。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限位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限位部相对设置;

7、所述限位部为竖直设在相应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杆状部件。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两个端部具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槽与相应地所述支撑部配合。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存储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墙体转动的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在所述墙体角部位置;

10、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支座部、以及成l型设置的两个贴合部,每个所述贴合部用于与所述墙体的角部位置相应的端面贴合;

11、所述支座部设在所述两个贴合部的角部外侧位置,所述支座部具有背离所述角部的至少两个边缘段,所述边缘段为圆弧形状的部件,所述至少两个边缘段用于所述翻转装置翻转过程中与地面的支点。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贴合部背离所述墙体的面上设有用于支撑相应所述贴合部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部至少设在靠近所述贴合部背离所述支座部的端部。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座部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支撑部,两个所述第三支撑部中的每个背离所述角部的端部通过相应地所述边缘段相连;

14、所述第三支撑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高度相同;

15、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部背离相应所述贴合部的端部与相应地所述第三支撑部背离所述角部的端部通过连接段相连。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用于贴合所述墙体具有伸出筋的端面的所述贴合部具有供所述伸出筋通过的空间;

17、用于贴合所述墙体具有伸出筋的端面的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的间距。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翻转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座部。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存储架包括多个承托部,多个所述承托部通过架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架体设在所述承托部背离所述翻转装置的端部。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基座部为框架结构或格构结构;和/或,

21、所述支座部、所述贴合部为框架结构或格构结构。

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存储架包括基座部以及设在基座部上方的承托部,承托部用于在墙体的下方托住墙体的底部,而墙体的墙面则贴合在限位部上,限位部形成稳定的支撑,进而通过承托部与限位部的配合将墙体稳定固定。而承托部与基座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伸出筋的长度,可以使得伸出筋伸出到承托部与基座部之间,而形成与运输车辆之间的安全高度,承托部支撑墙体的预制页板部分更加稳定。承托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部,并通过至少两个支撑杆横跨上述两个第一支撑部,每个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均沿墙体的厚度方向设置,形成框架结构,可以供伸出筋伸出而承托墙体的预制页板底面。由于墙体的伸出筋之间的间距较小且可能存在间距偏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杆与两个第一支撑部之间通过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从而可以调节支撑杆在第一支撑部上的位置以避让墙体的伸出筋。



技术特征:

1.一种存储架,其特征在于,用于两相对侧均具有伸出筋的墙体的存放,所述存储架包括基座部以及设在所述基座部上方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伸出筋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限位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限位部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两个端部具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槽与相应地所述支撑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存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墙体转动的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在所述墙体角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贴合部背离所述墙体的面上设有用于支撑相应所述贴合部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部至少设在靠近所述贴合部背离所述支座部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部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支撑部,两个所述第三支撑部中的每个背离所述角部的端部通过相应地所述边缘段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架,其特征在于,用于贴合所述墙体具有伸出筋的端面的所述贴合部具有供所述伸出筋通过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座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存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架包括多个承托部,多个所述承托部通过架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架体设在所述承托部背离所述翻转装置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存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为框架结构或格构结构;和/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存储架,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以解决现有存储架无法运输伸出钢筋需在底面的构件的技术问题。存储架包括基座部以及设在基座部上方的承托部,承托部与基座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伸出筋的长度;承托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部、以及用于贴合墙体具有伸出筋的端面的至少两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端部与相应第一支撑部可移动连接,每个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为墙体的厚度方向,各个支撑杆之间具有供伸出筋通过的间隙;每个第一支撑部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部,限位部至少部分部位用于抵接于墙体的一侧防止墙体倾倒。存储架用于两相对侧均具有伸出筋的墙体的存放和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张锟,王亮,王子明,唐修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