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梯,特别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国内人口的人均寿命大大增加,老龄化问题也逐渐开始暴露。
2、现有的老旧小区在建造之初通常未考虑老年人口上下楼梯不方便的问题,为了方便老年人口家或者其它行动不便的人口出行,电梯入户安装成为了一项惠民工程。但是电梯改造过程中存在楼上楼下用户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尤其是一楼用户用不到电梯,在建筑内部进行电梯改造又会对其造成影响,由此产生的矛盾难以调解,引发邻里纠纷。
3、现有的应用在老旧小区改造的电梯已经较为成熟和规范。如申请号cn201921093158.2的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精准平层电梯,但是该结构对现有建筑部分的改动较大,且该类结构通常只能容纳一部电梯,且电梯的空间受限于外部空间,对于用户尤其是早高峰灯时段的上下楼不方便。或者如申请号为cn202221272477.1的一种用于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的无机坑电梯,其稳定性高,但同样受限于空间与数量,无法避免早高峰等时段的拥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建筑主体改动少,且外部空间大,方便用户上下楼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包括多个在对应楼层上向外延伸设置的现浇通道,现浇通道之间设置有竖直滑轨,竖直滑轨的两侧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两侧上均设置有轿厢,建筑顶层设置有对应轿厢的卷扬机,卷扬机与滑动座之间设置有经过滑轮的钢索。
3、优选的,竖直滑轨包括四根立柱,立柱之间设置有多个矩形横梁,矩形横梁之间设置有斜向的固定条,对应楼层的矩形横梁上向外一体设置有延伸架,延伸架穿入现浇通道。
4、优选的,轿厢包括箱体,箱体两侧设置有玻璃盖,箱体上端设置有膜结构,箱体两端设置有单侧打开的开关门。
5、优选的,轿厢两端上位于开关门开口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动推杆。
6、优选的,滑动座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一体设置有延伸板,轿厢的一侧固定在延伸板上;延伸板的外侧设置有分列左右的抵在立柱上的内凹滑轮,延伸板外侧的上下位置均设置有环抱立柱的c形箍;轿厢一侧设置有环抱立柱的c形箍。
7、优选的,c形箍内嵌设有多个钢球。
8、优选的,延伸板内侧设置有速度检测器和电动推杆,速度检测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电动推杆的端部延伸至底板内侧,延伸板上沿相对c形箍内侧设置有固定杆,延伸板上相对c形箍外侧设置活动杆,活动杆上端、活动杆下端和固定杆上端均设置有转动孔,电动推杆的端部穿入活动杆下端的转动孔内,活动杆上端和固定杆上端之间设置有围住立柱的c形刹车件。
9、优选的,c形刹车件内侧设置有橡胶层。
1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外置式电梯,能够在左右两侧挂置两个轿厢,从而不会受限于空间和数量,相对传统加装电梯能承载更多人员。同时对现有的建筑主体的改动较小,方便改造。
1.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在对应楼层上向外延伸设置的现浇通道,现浇通道之间设置有竖直滑轨,竖直滑轨的两侧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两侧上均设置有轿厢,建筑顶层设置有对应轿厢的卷扬机,卷扬机与滑动座之间设置有经过滑轮的钢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竖直滑轨包括四根立柱,立柱之间设置有多个矩形横梁,矩形横梁之间设置有斜向的固定条,对应楼层的矩形横梁上向外一体设置有延伸架,延伸架穿入现浇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轿厢包括箱体,箱体两侧设置有玻璃盖,箱体上端设置有膜结构,箱体两端设置有单侧打开的开关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轿厢两端上位于开关门开口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动推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滑动座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一体设置有延伸板,轿厢的一侧固定在延伸板上;延伸板的外侧设置有分列左右的抵在立柱上的内凹滑轮,延伸板外侧的上下位置均设置有环抱立柱的c形箍;轿厢一侧设置有环抱立柱的c形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c形箍内嵌设有多个钢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延伸板内侧设置有速度检测器和电动推杆,速度检测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电动推杆的端部延伸至底板内侧,延伸板上沿相对c形箍内侧设置有固定杆,延伸板上相对c形箍外侧设置活动杆,活动杆上端、活动杆下端和固定杆上端均设置有转动孔,电动推杆的端部穿入活动杆下端的转动孔内,活动杆上端和固定杆上端之间设置有围住立柱的c形刹车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外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c形刹车件内侧设置有橡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