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装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69736发布日期:2023-08-01 15:2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装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铁路物流,尤其涉及集装箱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针对集装箱在铁路列车上的装卸,已经有各式各样的装卸与转运设备,例如在铁路中常用的集装箱专用门式起重机、正面吊、岸吊、集装箱叉车、跨运车等集装箱装卸设备,上述设备的装卸与转运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也能一定程度满足现有的集装箱装卸需求。

2、但是,针对铁路装卸作业区上盖仓库,在盖下铁路层开展集装箱业务的模式目前研究较少,盖下首层仓库的层高有限,并且在层高有限的仓库内,铁路两侧的站台之间的跨度较大,现有的装卸龙门架在层高有限的情形下,不能实现较大跨度的装卸作业,如何实现在盖下首层仓库内满足集装箱装卸转运作业条件、提高集装箱装卸的时效性、满足装卸作业的便捷和灵活性,已成为铁路上盖开发和公铁联运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集装箱装卸系统,旨在提供一种针对盖下首层仓库内满足集装箱装卸转运作业条件、提高集装箱装卸的时效性的集装箱装卸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装箱装卸系统,用于铁路装卸作业区的仓库,仓库内在横向上依次有对应铁路线设置的下料工位和对应站台上设置的预存工位,其中所述集装箱装卸系统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

3、至少两个支撑框架,在横向上间隔布置,所述两个支撑框架均沿纵向可活动地设置,其中一所述支撑框架用于设于站台上,另一所述支撑框架用于设于铁路线间;

4、主梁,用于在所述下料工位和所述预存工位之间沿横向延伸,所述主梁支承于所述两个支撑框架的上端;以及,

5、吊具组件,沿横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主梁,用于将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集装箱运送至所述预存工位。

6、可选地,所述龙门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龙门架在横向上间隔布置,每一所述龙门架用于对应一铁路线布置。

7、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在横向上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和第三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分设于所述主梁处在横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用于设于两条铁路线一侧的站台上,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用于设于两条铁路线另一侧的站台上,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用于设于两条铁路线之间。

8、可选地,设于站台上的所述支撑框架具有靠近铁路线的内侧、以及远离铁路线的外侧;

9、所述预存工位包括在横向上间隔布置的第一预存位置和第二预存位置,所述第一预存位置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所述第二预存位置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

10、所述主梁设置为单侧悬臂式或者两侧悬臂式。

11、可选地,所述主梁包括固定段和俯仰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两个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俯仰段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段处于横向上的端部,所述俯仰段在其转动行程中具有打开位置和收拢位置,在所述收拢位置,所述俯仰段与所述固定段叠设,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俯仰段自所述固定段的端部向外沿横向伸出。

12、可选地,所述主梁上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轨道,所述吊具组件的上端还设有小车,所述小车滚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以带动所述吊具组件横向活动。

13、可选地,所述吊具组件包括:

14、固定座,与所述小车固定连接;

15、夹具,用于拾取集装箱,所述夹具沿上下向可活动地设置;

16、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动滑轮、定滑轮以及绕设于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上的绕绳,所述绕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绕绳的第一端与所述夹具连接;以及,

17、驱动装置,包括可转动设置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绕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转动部用以将所述绕绳收卷和放卷。

18、可选地,所述动滑轮、所述定滑轮和所述绕绳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转动部与各所述绕绳的第二端连接,以将多个所述绕绳收卷和放卷;

19、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两组升降组件,一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位于横向上的两个所述定滑轮和两个所述动滑轮,两个所述定滑轮位于两个所述动滑轮的上方,且两个所述定滑轮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动滑轮之间的距离。

20、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装卸系统还包括均沿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用于设于站台上,所述第三轨道用于设于铁路线间;

21、一所述支撑框架沿纵向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另一所述支撑框架沿纵向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三轨道。

22、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装卸系统还包括用于将位于所述预存工位的集装箱进行转运的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包括agv和/或吊车;和/或,

23、所述集装箱装卸系统还包括运载轨道、以及沿所述运载轨道活动的运载小车,所述运载轨道在所述预存工位和设于存储仓库内的存储工位之间延伸。

2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两个支撑框架中的一个设置在站台上,另一个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铁路间,而非设置在铁路铁路两侧的另一站台上,使得所述主梁的跨度能够比两个支撑框架设置在铁路两侧的站台上的龙门架的主梁的跨度减少一半,在仓库层高较低时,也不影响所述吊具组件在所述下料工位和所述预存工位之间运送,通过缩短所述主梁的跨度,将一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铁路间,而不是将所述两个支撑框架都设置在铁路轨道两侧的站台上,在铁路上列车将集装箱运送至所述下料工位时,所述吊具组件能够及时将集装箱运送至站台上的所述预存工位,方便后续的agv、吊车或是运载轨道进行装卸,以提供一种针对盖下首层仓库内满足集装箱装卸转运作业条件、提高集装箱装卸的时效性的集装箱装卸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装卸系统,用于铁路装卸作业区的仓库,仓库内在横向上依次有对应铁路线设置的下料工位和对应站台上设置的预存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装卸系统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龙门架在横向上间隔布置,每一所述龙门架用于对应一铁路线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在横向上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和第三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分设于所述主梁处在横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用于设于两条铁路线一侧的站台上,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用于设于两条铁路线另一侧的站台上,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用于设于两条铁路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设于站台上的所述支撑框架具有靠近铁路线的内侧、以及远离铁路线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包括固定段和俯仰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两个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俯仰段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段处于横向上的端部,所述俯仰段在其转动行程中具有打开位置和收拢位置,在所述收拢位置,所述俯仰段与所述固定段叠设,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俯仰段自所述固定段的端部向外沿横向伸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轨道,所述吊具组件的上端还设有小车,所述小车滚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以带动所述吊具组件横向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组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所述定滑轮和所述绕绳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转动部与各所述绕绳的第二端连接,以将多个所述绕绳收卷和放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装卸系统还包括均沿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用于设于站台上,所述第三轨道用于设于铁路线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装卸系统还包括用于将位于所述预存工位的集装箱进行转运的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包括agv和/或吊车;和/或,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装箱装卸系统,所述集装箱装卸系统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框架、主梁和吊具组件,两个支撑框架在横向上间隔布置,两个支撑框架均沿纵向可活动地设置,其中一支撑框架用于设于站台上,另一支撑框架用于设于铁路线间;主梁支承于两个支撑框架的上端;吊具组件用于将位于下料工位的集装箱运送至预存工位。通过将一支撑框架设置在铁路间,而不是将两个支撑框架都设置在铁路轨道两侧的站台上,缩短主梁的跨度,吊具组件能够及时将集装箱自下料工位运送至站台上的预存工位,方便后续运载装置进行装卸,以提供一种针对盖下首层仓库内满足集装箱装卸转运作业条件、提高集装箱装卸的时效性的集装箱装卸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叶勇,孙逊,孙西敬,王海潮,兰建华,马登阳,刘斌,李鹏,刘文,张法铭,房杰,李奇,何倩,陈佳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