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0618发布日期:2023-07-26 10:2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薄膜制备,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1、薄膜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离不开收卷装置的配合收卷,收卷辊一般是采用螺栓连接于法兰上的,通过电机驱动法兰的旋转从而带动收卷辊转动,而当收卷辊收卷了一定量的薄膜后便需要将其拆下以取出薄膜卷,为了在收卷辊拆装过程中不影响收卷工作的正常进行,通常会在一台收卷设备上设置至少两组收卷辊,彼此交替工作,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每组收卷辊都需要动力驱动并且彼此之间还不能相互干扰,现阶段常用的方法是在每组收卷辊上都单独设置驱动机构,显然增加了设备成本,并且由于收卷辊上装配了驱动机构,重量上必会有所增加,因此在切换收卷辊时会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薄膜收卷装置。

2、一种薄膜收卷装置,包括底座、辊架、收卷辊以及驱动机构;

3、底座两端具有相对平行且竖向布置的侧板,辊架布置在侧板所夹的中间区域内且其两端与侧板转动连接,辊架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多组用于安装收卷辊的轴连接座,收卷辊水平布置并与轴连接座可拆卸连接;

4、底座上预设有收卷工位和下料工位,且收卷辊可跟随辊架的转动而在收卷工位与下料工位间循环交替;

5、驱动机构包含电机和传动齿轮,电机设于其一侧板上且其输出轴连接传动齿轮;

6、轴连接座一端设有从动齿轮,且仅在收卷辊运动至收卷工位时,与之对应的轴连接座上的从动齿轮可与传动齿轮啮合。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沿辊架转动方向,下料工位位于收卷工位的下游,且收卷工位高度高于下料工位,当辊架带动其一收卷辊运动至收卷工位时,原处于收卷工位上的收卷辊运动至下料工位。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辊架一端设置有棘轮,与之对应的侧板上活动安装有可与棘轮配合的棘爪,以使得辊架仅能单向转动使收卷辊从收卷工位移向下料工位。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辊架包含两组同类型的支架,两组支架平行布置且支架的轴心处设有连接轴杆以使两组支架可同步转动,连接轴杆向两端延伸并转动连接侧板,所述棘轮布置在连接轴杆端部,两个轴连接座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轴连接座分别安装在两组支架上并相互对应,且同一支架上的轴连接座均匀分布,收卷辊环绕分布在连接轴杆外围并与连接轴杆轴向平行。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从动齿轮仅布置在靠近驱动机构的支架的轴连接座上。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轴连接座包括轴体,轴体一端开设有u型口且u型口的开端沿轴体径向贯通轴体侧面,u型口底部嵌装有可活动的垫座,收卷辊可适配放入u型口并下压垫座,u型口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通口且通口内滑动安装有挡片,垫座与挡片之间设有传动组件以使得当放入收卷辊下压垫座时可拉动挡片沿轴体径向相对运动并合龙,且挡片与u型口底壁可合围形成适配容纳收卷辊的空间。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当收卷辊被挡片限制在u型口内时,收卷辊与轴体同轴。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轴体内有空腔且空腔位于u型口下方,垫座滑动贯穿u型口底壁并伸入空腔内,垫座底部设有弹簧以支撑垫座,垫座顶面具有与u型口底部相同的弧度,以使得当垫座受压下沉时,垫座顶面可与u型口底面共面。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传动带,通口底壁开设有连通空腔的槽口,第一齿轮设于空腔内并从槽口露出,挡片底部具有可容纳第一齿轮裸露部分的凹槽,且凹槽内具有可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面,u型口底壁向空腔内延伸出有用于安装第二齿轮的基板,垫座一侧设有可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面,传动带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组件共两组且对称分布在垫座的两侧,传动组件一一对应连接挡片以拉动挡片同步反向运动,且挡片运动方向垂直于u型口的开口方向。

16、1、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一种薄膜收卷装置设备,将驱动机构设于底座一侧,不直接连接收卷辊,通过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位置使得电机仅驱动预设位置上的收卷辊以完成收卷工作,而后再通过辊架的转动切换收卷辊,因此无需在每条收卷辊上都额外设置动力源,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并且减轻了份量,使得收卷辊之间的切换更为轻松。

17、2、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一种薄膜收卷装置设备,收卷辊放入u型口内时下压垫座并在传动组件作用下带动挡片合龙从而达到固定安装收卷辊的目的,相较于使用螺栓、法兰等结构需要逐一拆解、紧固,极大加快了收卷辊的拆换效率。

18、3、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一种薄膜收卷装置设备,由于轴连接座在辊架上可自由转动,因此轴连接座上的u型口方向可自由调节,使得收卷辊的安装、拆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需要拆下收卷辊时,由于收卷辊的固定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重量,因此只需转动轴连接座调整u型口方向,使收卷辊不再下压垫座,便能实现收卷辊的快速拆卸,安装时也可将收卷辊平推进入u型口内,在调节u型口方向使收卷辊能对垫座产生压力,继而完成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辊架(2)、收卷辊(3)以及驱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辊架(2)转动方向,下料工位(002)位于收卷工位(001)的下游,且收卷工位(001)高度高于下料工位(002),当辊架(2)带动其一收卷辊(3)运动至收卷工位(001)时,原处于收卷工位(001)上的收卷辊(3)运动至下料工位(0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辊架(2)一端设置有棘轮(7),与之对应的侧板(101)上活动安装有可与棘轮(7)配合的棘爪(8),以使得辊架(2)仅能单向转动使收卷辊(3)从收卷工位(001)移向下料工位(0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架(2)包含两组同类型的支架(201),两组支架(201)平行布置且支架(201)的轴心处设有连接轴杆(202)以使两组支架(201)可同步转动,连接轴杆(202)向两端延伸并转动连接侧板(101),所述棘轮(7)布置在连接轴杆(202)端部,两个轴连接座(5)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轴连接座(5)分别安装在两组支架(201)上并相互对应,且同一支架(201)上的轴连接座(5)均匀分布,收卷辊(3)环绕分布在连接轴杆(202)外围并与连接轴杆(202)轴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6)仅布置在靠近驱动机构(4)的支架(201)的轴连接座(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连接座(5)包括轴体(501),轴体(501)一端开设有u型口(5011)且u型口(5011)的开端沿轴体(501)径向贯通轴体(501)侧面,u型口(5011)底部嵌装有可活动的垫座(502),收卷辊(3)可适配放入u型口(5011)并下压垫座(502),u型口(5011)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通口(5012)且通口(5012)内滑动安装有挡片(503),垫座(502)与挡片(503)之间设有传动组件(504)以使得当放入收卷辊(3)下压垫座(502)时可拉动挡片(503)沿轴体(501)径向相对运动并合龙,且挡片(503)与u型口(5011)底壁可合围形成适配容纳收卷辊(3)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收卷辊(3)被挡片(503)限制在u型口(5011)内时,收卷辊(3)与轴体(501)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501)内有空腔(5013)且空腔(5013)位于u型口(5011)下方,垫座(502)滑动贯穿u型口(5011)底壁并伸入空腔(5013)内,垫座(502)底部设有弹簧(505)以支撑垫座(502),垫座(502)顶面具有与u型口(5011)底部相同的弧度,以使得当垫座(502)受压下沉时,垫座(502)顶面可与u型口(5011)底面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04)包括:第一齿轮(5041)、第二齿轮(5042)及传动带(5043),通口(5012)底壁开设有连通空腔(5013)的槽口,第一齿轮(5041)设于空腔(5013)内并从槽口露出,挡片(503)底部具有可容纳第一齿轮(5041)裸露部分的凹槽(5031),且凹槽(5031)内具有可与第一齿轮(5041)啮合的第一齿面(5032),u型口(5011)底壁向空腔(5013)内延伸出有用于安装第二齿轮(5042)的基板(506),垫座(502)一侧设有可与第二齿轮(5042)啮合的第二齿面(5021),传动带(5043)连接第二齿轮(5042)与第一齿轮(50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04)共两组且对称分布在垫座(502)的两侧,传动组件(504)一一对应连接挡片(503)以拉动挡片(503)同步反向运动,且挡片(503)运动方向垂直于u型口(5011)的开口方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收卷装置,涉及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辊架、收卷辊以及驱动机构;底座两端具有侧板用以转动安装辊架,辊架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多组用于安装收卷辊的轴连接座,收卷辊水平布置并与轴连接座可拆卸连接,底座上预设有收卷工位和下料工位,且收卷辊可跟随辊架的转动而在收卷工位与下料工位间循环交替,驱动机构设于侧板上且仅在收卷辊运动至收卷工位时可驱动连接对应的轴连接座,本发明将驱动机构设于底座一侧,不直接连接收卷辊,通过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位置使得电机仅驱动预设位置上的收卷辊以完成收卷工作,而后再通过辊架的转动切换收卷辊,无需在每条收卷辊上都额外设置动力源,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祝春才,刘国隆,刘冰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