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8416发布日期:2023-07-23 01:5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中国城市垃圾的主要成分平均比例为可分解有机物占65%、塑料占13%、废纸9%、玻璃2%、金属1%、其他物质10%。可分解有机物主要为厨余垃圾,所以居民生活垃圾可以分为两大类进行处理,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可以通过产沼制肥技术生产出沼气和肥料;非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垃圾分选装置回收可利用资源。

2、目前,多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但是都是在小区内进行统一分类,还是存在垃圾分类不合理等现象,物业通过人工进行巡查,或者通过引入能够识别垃圾类别的垃圾箱,实现垃圾分类的监控;通过人工进行巡查,效率不高,且占用了较多的人工资源,提高了人工成本,同时人工巡查具有较多错漏,付出的人工成本与收益完全不对等;智能垃圾箱虽然避免了垃圾错投的情况,仍旧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且智能垃圾箱较于常规垃圾箱进行垃圾转运清理更为麻烦。

3、鉴于此,申请本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该系统对家用垃圾桶进行转运并处理,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效果:

3、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桶、垃圾转运车、卸料装置、溯源回收处理装置和清洗处理装置;

4、所述垃圾桶为家用厨余垃圾桶,它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盖上设有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上搭载有垃圾桶的所属家庭的小区门牌信息和业主信息;

5、所述垃圾转运车为厢式货车,其内安装有多层蜂巢式模块,蜂巢式模块内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传输装置,每个传输装置对应的蜂巢式模块的侧壁均开有进料口,垃圾桶通过进料口放置到传输带上再控制传输装置传输使靠近进料口处传输装置处于空料状态,进而使每个传输装置上可放置多个垃圾桶;每个传输装置的顶部设有可开启垃圾桶桶盖的开盖组件;所述蜂巢式模块靠近厢式货车箱门的侧面上开有拖拽孔;

6、所述卸料装置用于将蜂巢式模块从垃圾转运车上卸出,它包括基架、以及设置在基架两侧的升降装置、位于基架顶面并沿基架长度方向移动的卸料组件,卸料组件与拖拽孔连接后通过移动使蜂巢式模块移出垃圾转运车;

7、所述溯源回收处理装置用于扫取垃圾桶桶盖的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对垃圾进行溯源,然后在开盖组件的协同作用下获取垃圾桶内垃圾照片进行ai垃圾智能识别判断垃圾是否属于厨余垃圾,并通过真空抽吸技术对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8、所述清洗处理装置用于对空垃圾桶进行清洗处理。

9、进一步地,所述蜂巢式模块包括框架,框架沿其宽度方向均匀设有数个放置槽,每个放置槽内均安装有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支撑轴和转动轴,两根支撑轴安装在放置槽的两端,传输带安装在两个支撑轴上,两个支撑上套装有传动锥齿轮,转动轴沿长度方向安装在放置槽内,且其上套装有两个驱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啮合,所述转轴一端延伸出框架,其上可拆卸连接有摇把,通过摇把驱动转动轴时支撑轴转动,进而使传输带传动。

10、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带上均匀设置有数个限位块,两两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与垃圾桶的桶体适配;两个支撑轴之间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传输带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开盖组件包括转轴、以及套装在转轴数个开盖件,开盖件的数量与传输带满载后垃圾桶的个数相同,且每个开盖件对应一个垃圾桶,开盖件包括顶板、以及与顶板一体成型的开盖板和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通孔,将开盖件安装在转轴上,顶板开有与垃圾桶的桶盖上二维码对应的开口,开盖板的内侧面与桶盖的侧面匹配,且开盖板远离顶板的一端设有与垃圾桶桶盖配合的卡勾,转轴安装在放置槽内,通过转动转轴实现打开垃圾桶的桶盖。

12、进一步地,所述基架的两侧面顶面设有齿条,卸料组件两侧设有与齿条啮合且沿齿条长度方向可移动的齿轮。

13、进一步地,所述基架的顶面设有滑轨,蜂巢式模块的底面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

14、进一步地,所述卸料组件包括主板、以及安装在主板上卡勾结构,两个齿轮分别安装在主板两侧,卡勾结构的位置与拖拽孔对应;所述卡勾结构包括抱箍组件、解锁环和连接轴,拖拽孔内沿竖直方向开有安装孔内,抱箍组件安装在安装孔内,抱箍组件是由两个弧形箍板构成,弧形箍板的外侧面中部设有销轴,销轴位于安装孔内,且其上套有弹簧;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端部向主板倾斜形成直径小于限位凸块端部,解锁环可滑动套装在连接轴,解锁环后侧的连接轴的直径大于解锁环前侧的直径,连接轴连接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提供动力,使连接轴的端部穿过抱箍组件,弧形箍板位于限位凸块和解锁环之间进行限位;连接轴的端部继续向前延伸,弧形箍板越过解锁环后使解锁环向限位凸块靠近,可使弧形箍板脱离连接轴,实现卸料装置与蜂巢式模块分离。

15、进一步地,以弧形箍板位于限位凸块和解锁环之间为准,弧形箍板靠近连接轴端部的侧面为竖直面,另一侧的侧面与底面导圆角形成弧面;解锁环靠近连接轴侧面倾斜形成

16、进一步地,所述溯源回收处理装置包括阵列扫码摄像头或rfid识别组件、真空抽吸垃圾装置和ai垃圾识别装置,当卸料装置将蜂巢式模块拖拽至基架上后先控制阵列扫码摄像头组件对垃圾桶上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进行扫描识别,获取每个垃圾桶的溯源信息,并且可根据溯源信息与每个家庭的app进行绑定;然后再控制开盖组件打开桶盖,再控制阵列扫码摄像头组件对垃圾桶桶内的厨余垃圾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的照片发送给ai垃圾识别装置,ai垃圾识别装置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识别是否是厨余垃圾,当ai识别桶内有非厨余垃圾时,真空抽吸垃圾装置将该桶内所有垃圾抽吸至非厨余垃圾出口处,当ai识别为厨余垃圾时,真空抽吸垃圾装置将该桶内所有垃圾抽吸至厨余垃圾出口处处理。

17、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处理装置采用高压水枪头实现,且可在清洗之后采用高压风干垃圾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采用家用厨余垃圾桶回收厨余垃圾,实现厨余垃圾分类溯源可追溯,且不易出错;

20、(2)通过在厢式货车内设计多层蜂巢式模块,实现对多个垃圾桶固定和转运,可避免传统垃圾处理在转运过程中倒进倒出产生的环境污染;

21、(3)设计出卸料装置,与垃圾转运车配合,可实现将蜂巢式模块从垃圾转运车移出和放入,实现机械化操作,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力成本;

22、(4)设计溯源回收处理装置,通过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扫码追踪溯源和ai垃圾智能识别,能有效的实现厨余垃圾分类质量识别,提高了厨余垃圾分出率。

23、(5)设计清洗装置,利用高压、热水对垃圾桶清洗,保证桶壁干净清洁,实现了家庭厨余垃圾桶的循环运营。



技术特征:

1.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桶、垃圾转运车、卸料装置、溯源回收处理装置和清洗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式模块包括框架,框架沿其宽度方向均匀设有数个放置槽,每个放置槽内均安装有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支撑轴和转动轴,两根支撑轴安装在放置槽的两端,传输带安装在两个支撑轴上,两个支撑上套装有传动锥齿轮,转动轴沿长度方向安装在放置槽内,且其上套装有两个驱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啮合,所述转轴一端延伸出框架,其上可拆卸连接有摇把,通过摇把驱动转动轴时支撑轴转动,进而使传输带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上均匀设置有数个限位块,两两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与垃圾桶的桶体适配;两个支撑轴之间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传输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组件包括转轴、以及套装在转轴数个开盖件,开盖件的数量与传输带满载后垃圾桶的个数相同,且每个开盖件对应一个垃圾桶,开盖件包括顶板、以及与顶板一体成型的开盖板和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通孔,将开盖件安装在转轴上,顶板开有与垃圾桶的桶盖上二维码对应的开口,开盖板的内侧面与桶盖的侧面匹配,且开盖板远离顶板的一端设有与垃圾桶桶盖配合的卡勾,转轴安装在放置槽内,通过转动转轴实现打开垃圾桶的桶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的两侧面顶面设有齿条,卸料组件两侧设有与齿条啮合且沿齿条长度方向可移动的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的顶面设有滑轨,蜂巢式模块的底面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组件包括主板、以及安装在主板上卡勾结构,两个齿轮分别安装在主板两侧,卡勾结构的位置与拖拽孔对应;所述卡勾结构包括抱箍组件、解锁环和连接轴,拖拽孔内沿竖直方向开有安装孔内,抱箍组件安装在安装孔内,抱箍组件是由两个弧形箍板构成,弧形箍板的外侧面中部设有销轴,销轴位于安装孔内,且其上套有弹簧;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端部向主板倾斜形成直径小于限位凸块端部,解锁环可滑动套装在连接轴,解锁环后侧的连接轴的直径大于解锁环前侧的直径,连接轴连接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提供动力,使连接轴的端部穿过抱箍组件,弧形箍板位于限位凸块和解锁环之间进行限位;连接轴的端部继续向前延伸,弧形箍板越过解锁环后使解锁环向限位凸块靠近,可使弧形箍板脱离连接轴,实现卸料装置与蜂巢式模块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弧形箍板位于限位凸块和解锁环之间为准,弧形箍板靠近连接轴端部的侧面为竖直面,另一侧的侧面与底面导圆角形成弧面;解锁环靠近连接轴侧面倾斜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溯源回收处理装置包括阵列扫码摄像头或rfid识别组件、真空抽吸垃圾装置和ai垃圾识别装置,当卸料装置将蜂巢式模块拖拽至基架上后先控制阵列扫码摄像头或rfid识别组件对垃圾桶上二维码或rfid标签进行扫描识别,获取每个垃圾桶的溯源信息,并且可根据溯源信息与每个家庭的app进行绑定;然后再控制开盖组件打开桶盖,再控制阵列扫码摄像头组件对垃圾桶桶内的厨余垃圾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的照片发送给ai垃圾识别装置,ai垃圾识别装置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识别是否是厨余垃圾,当ai识别桶内有非厨余垃圾时,真空抽吸垃圾装置将该桶内所有垃圾抽吸至非厨余垃圾出口处,当ai识别为厨余垃圾时,真空抽吸垃圾装置将该桶内所有垃圾抽吸至厨余垃圾出口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处理装置采用高压水枪头实现,且可在清洗之后采用高压风干垃圾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庭厨余垃圾桶装模块化溯源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桶、垃圾转运车、卸料装置、溯源回收处理装置;垃圾桶为家用厨余垃圾桶,桶盖上设有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垃圾转运车为厢式货车,其内安装有多层蜂巢式模块,卸料装置用于将蜂巢式模块卸出,溯源回收处理装置用于扫取垃圾桶桶盖的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对用户投放垃圾进行溯源,然后在开盖组件的协同作用下获取垃圾桶内垃圾照片进行AI垃圾智能识别判断垃圾是否属于厨余垃圾,并通过真空抽吸技术对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本发明通过对家用厨余垃圾桶进行回收处理,实现厨余垃圾有效分类和分类质量可溯源,且分类处理效果及速率远高于传统厨余垃圾分类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秦永志,陈继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绿港环境资源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