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及润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18609发布日期:2023-07-19 21:2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及润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及润滑方法。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行车是现在起重运输机械的一种,行车也是天车、航车和吊车等起重设备的俗称,现在很多工厂车间内都会架设行车用于产品的搬运,行车是通过电机驱动滚轮在固定的导轨上移动,然后在通过滚轮驱动起重吊钩组件在行车臂上移动,以此完成对产品的搬运,为保证移动的顺畅需要定时对移动组件进行膏油润滑。

2、具体可参考公开号为“cn208041573u”的“一种天车自动润滑系统”,其描述了现在天车的运行时润滑的必要性,以及提出现在润滑过程的繁琐性,为此1、本实用新型满足了无人天车的需要,既降低了天车的维护成本,又提高了天车自动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天车的机械故障;

3、2、本实用新型既可确保天车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又提高了天车自动运行时的控制精度,实现了库区天车高效、稳定的运行。

4、现在的润滑还是需要人工攀爬将润滑油涂抹在指定的位置上,以此进行润滑,现在一些润滑设备是通过多个传感器进行配合实现的,虽然无需人工进行润滑,但是其安装使用成本较高,其次传感器自身也需要定期的检修,不然容易出现信息传递误差,影响润滑的效果,为此设立一种自润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2、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及润滑方法,包括行车臂,所述行车臂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内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下方设立有导轨,所述移动座内部设立有内槽,所述内槽内顶部且靠近两端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储油罐,所述储油罐内中间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方设立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顶部侧壁贯通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立有堵塞头,所述隔离板下方设立有底槽,所述储油罐的底端侧壁设立为与滚轮对应的弧形结构,所述底槽的底部侧壁贯通开设有出油口,且出油口内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上套接有海绵套。

3、上述优选方案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立的滚珠和海绵套能够在滚轮转动的同时将润滑油涂抹在其表面上,以此实现对滚轮润滑的效果,同时随着滚轮的转动能够对导轨进行润滑,以此实现全面润滑的效果,

4、作为优选,所述隔离板中间贯通开设有开口,所述隔离板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伸缩活动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中间贯通开设有出油口,所述控制板靠近出油口两侧边沿的上下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活动槽内固定连接有与挡板对应的定位板,所述控制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一端通过螺丝可拆卸式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螺丝连接在内槽内一端侧壁上,所述控制板远离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一端延伸进另一个储油罐内且固定连接有控制板,且两个储油罐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堵塞头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延伸进储油槽内且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通孔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管,两个所述移动座顶部且靠近行车臂的侧壁镶嵌连接有油罐,所述油罐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且输出管通过远离油罐的一端与两个支管固定连接。

5、上述优选方案的技术效果:经由设立的电机和螺纹杆能够对控制板进行驱动,实现润滑油的输送和阻挡,通过浮球、连接柱和堵塞头能够避免润滑油注入过量导致浪费。

6、作为优选,所述行车臂靠近下边沿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行车臂的下方设立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移动轮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绞盘机,所述行车臂位于两个滑槽上方内部均开设有侧边槽,所述侧边槽底部侧壁滑动连接有随动板,所述随动板的一端穿过侧边槽的侧壁,所述行车臂一端内部镶嵌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随动板延伸出侧边槽的一端啮合连接,所述随动板上均匀的贯通开设有通槽,所述侧边槽和滑槽之间的隔板均匀的贯通卡设有对接槽,且对接槽与通槽相对应,所述行车臂远离驱动器的一端内部贯通开设有倾斜状态的注油槽,所述注油槽与侧边槽相通。

7、上述优选方案的技术效果:通过驱动器控制齿轮转动带动随动板移动,经由重合的通槽和对接槽将侧边槽内的润滑有送进滑槽内实现润滑的效果。

8、作为优选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的润滑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9、s1、启动电机经由螺纹杆驱动控制板移动,通过设立的衔接板能够同时驱动两个控制板同步移动,将出油口移动至隔离板中间的开口处使储油槽内部的润滑油进入底槽内;

10、s2、润滑油进入底槽内通过出油口淋在滚珠上,通过滚轮的转动带动滚珠转动以此将润滑油涂抹在滚轮的表面上,通过滚轮的转动能够将润滑油涂抹在导轨上;

11、s3、启动驱动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随动板移动使通槽与随动板重合,保证侧边槽内的润滑有通过随动板流进滑槽内实现润滑。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机控制螺纹杆转动,驱动控制板移动,以此将储油槽内的润滑有流进底槽内,然后润滑油暂存在底槽内,然后通过滚轮的转动带动滚珠同步转动,以此将润滑油涂抹在滚轮的表面上,且随着滚轮的转动能够将润滑油涂抹在导轨导轨上,实现润滑的效果;启动驱动器驱动齿轮带动随动板移动,将通槽调节至与对接槽重合,将侧边槽内的润滑油流进滑槽内,以此实现润滑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包括行车臂(1),所述行车臂(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座(2),所述移动座(2)内转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滚轮(5)下方设立有导轨(6),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2)内部设立有内槽(10),所述内槽(10)内顶部且靠近两端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储油罐(11),所述储油罐(11)内中间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12),所述隔离板(12)上方设立有储油槽(16),所述储油槽(16)顶部侧壁贯通开设有通孔(18),所述通孔(18)内设立有堵塞头(21),所述隔离板(12)下方设立有底槽(13),所述储油罐(11)的底端侧壁设立为与滚轮(5)对应的弧形结构,所述底槽(13)的底部侧壁贯通开设有出油口(23),且出油口(23)内转动连接有滚珠(22),所述滚珠(22)上套接有海绵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头(21)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所述连接柱(20)的一端延伸进储油槽(16)内且固定连接有浮球(19),所述通孔(18)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2)中间贯通开设有开口,所述隔离板(12)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5),所述活动槽(25)内伸缩活动连接有控制板(14),所述控制板(14)中间贯通开设有出油口(23),所述控制板(14)靠近出油口(23)两侧边沿的上下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挡板(24),所述活动槽(25)内固定连接有与挡板(24)对应的定位板(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一端通过螺丝可拆卸式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通过螺丝连接在内槽(10)内一端侧壁上,所述控制板(14)远离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板(15),所述衔接板(15)的一端延伸进另一个储油罐(11)内且固定连接有控制板(14),且两个储油罐(11)内部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座(2)顶部且靠近行车臂(1)的侧壁镶嵌连接有油罐(3),所述油罐(3)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且输出管通过远离油罐(3)的一端与两个支管(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臂(1)靠近下边沿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行车臂(1)的下方设立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通过移动轮连接在滑槽(7)内,所述连接板(8)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绞盘机(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臂(1)位于两个滑槽(7)上方内部均开设有侧边槽(27),所述侧边槽(27)底部侧壁滑动连接有随动板(30),所述随动板(30)的一端穿过侧边槽(27)的侧壁,所述行车臂(1)一端内部镶嵌连接有驱动器(28),所述驱动器(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9),所述齿轮(29)与随动板(30)延伸出侧边槽(27)的一端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板(30)上均匀的贯通开设有通槽(31),所述侧边槽(27)和滑槽(7)之间的隔板均匀的贯通卡设有对接槽(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32)与通槽(31)相对应,所述行车臂(1)远离驱动器(28)的一端内部贯通开设有倾斜状态的注油槽(33),所述注油槽(33)与侧边槽(27)相通。

10.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的润滑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行车及润滑方法,包括行车臂,行车臂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内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下方设立有导轨,移动座内部设立有内槽,内槽内顶部且靠近两端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储油罐,储油罐内中间侧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隔离板上方设立有储油槽,储油槽顶部侧壁贯通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立有堵塞头,隔离板下方设立有底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机控制螺纹杆转动,驱动控制板移动,以此将储油槽内的润滑有流进底槽内,然后润滑油暂存在底槽内,然后通过滚轮的转动带动滚珠同步转动,以此将润滑油涂抹在滚轮的表面上,且随着滚轮的转动能够将润滑油涂抹在导轨导轨上,实现润滑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长富,王冬亮,谢飞,陈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鼎亚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