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装置及换热器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7589发布日期:2023-07-25 16:3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转运装置及换热器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转运装置及换热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1、换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是制冷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换热器包括翅片和铜管,铜管穿过翅片,铜管内流动的冷媒用以与穿过翅片的空气换热。

2、目前换热器,如冷凝器在烘干机内完成油份蒸发后,需要通过烘干机的传送线转运至另一输送线上,随后通过输送线将工件运送至下一工序。

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换热器(如冷凝器)从烘干机通道上取下并放置到输送线上,工作效率低下,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装置及换热器生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搬运冷凝器至另一输送线上时,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的转运装置,包括抓取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

4、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移动部和抵靠部,所述移动部沿朝向或背离所述抵靠部的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且所述移动部朝向所述抵靠部移动时能与所述抵靠部配合,将传送线上的工件夹持定位;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将固定后的工件夹取并转运至输送线上。

5、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抵靠部固定于所述传送线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传送线的另一相对侧,并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移动部移动;

6、所述移动部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传送线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所述传送线的下方,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传送线的相邻滚筒之间,并将所述推板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伸缩端连接。

7、优选的,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传送线的出料端,并凸出于所述传送线的上表面,用于抵靠所述传送线上的工件并使所述工件停止传送。

8、优选的,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

9、工件检测部,所述工件检测部位于所述阻挡部上,用于检测是否有工件与所述阻挡部相抵靠;

10、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工件检测部、所述定位机构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工件检测部的信息控制所述定位机构是否开启定位工作。

11、优选的,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夹具和机器人,所述夹具与所述机器人的机械手连接,所述机器人用于带动所述夹具移动;

12、所述夹具包括围板组件、夹板和第二驱动装置,其中:

13、所述围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侧和夹持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固定侧上,所述夹板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伸缩端,并能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朝向或背离所述夹持侧的方向移动,所述夹板朝向所述夹持侧移动时,能与所述夹持侧配合将工件夹持固定。

14、优选的,所述输送线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部,用于容纳工件的凸起部位;所述凹陷部沿所述输送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凹陷部的宽度相同或不同,和/或,所述凹陷部的深度相同或不同。

15、优选的,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围挡,所述围挡固定于所述输送线的旁侧,用以与所述输送线的工件相抵靠。

16、优选的,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吹扫机构,所述吹扫机构位于所述输送线旁用于清理工件上的杂质,所述吹扫机构固定设置,或者,所述吹扫机构沿竖直方向可移动的设置;

17、所述吹扫机构包括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吹气头,所述吹气头位于所述输送线上方,用于吹走工件上的杂质;

18、所述吹扫机构包括火焰枪嘴,所述火焰枪嘴位于所述输送线上方,用于喷射火焰从而烧掉工件上的杂质。

19、优选的,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丝杆、导向杆、螺母部和限位部,其中:

20、所述吹扫机构与所述螺母部相连接,所述螺母部套设于所述丝杆上,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可转动的设置;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螺母部相连接,所述限位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用于限制所述螺母部转动;所述丝杆转动时能带动所述螺母部、所述吹扫机构沿所述丝杆的上下移动。

2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生产系统,包括上述转运装置。

2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运装置及换热器生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传送线上的工件,如换热器从传送线上来料,定位机构的移动部朝向抵靠部移动并与抵靠部配合,将传送线上的工件夹持定位,便于抓取机构将固定后的工件夹取并转运至输送线上,进而将工件传递至下一工序,且转运过程中无需将传送线停机,定位机构使得抓取机构能够稳定、顺利的夹取工件,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该换热器的生产系统,能够自动将换热器从传送线转运至另一输送线,无需人工搬运,提高了换热器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抵靠部固定于所述传送线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传送线的另一相对侧,并与所述移动部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移动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传送线的出料端,并凸出于所述传送线的上表面,用于抵靠所述传送线上的工件并使所述工件停止传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夹具和机器人,所述夹具与所述机器人的机械手连接,所述机器人用于带动所述夹具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部,用于容纳工件的凸起部位;所述凹陷部沿所述输送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凹陷部的宽度相同或不同,和/或,所述凹陷部的深度相同或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围挡,所述围挡固定于所述输送线的旁侧,用以与所述输送线的工件相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吹扫机构,所述吹扫机构位于所述输送线旁用于清理工件上的杂质,所述吹扫机构固定设置,或者,所述吹扫机构沿竖直方向可移动的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丝杆、导向杆、螺母部和限位部,其中:

10.一种换热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及换热器生产系统,涉及换热器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在搬运冷凝器至另一输送线上时,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转运装置包括抓取机构和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移动部和抵靠部,移动部沿朝向或背离抵靠部的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且移动部朝向抵靠部移动时能与抵靠部配合,将传送线上的工件夹持定位;抓取机构用于将固定后的工件夹取并转运至输送线上。定位机构的移动部与抵靠部配合将传送线上的工件夹持定位,便于抓取机构将固定后的工件夹取并转运至输送线上,进而将工件传递至下一工序,且转运过程中无需将传送线停机,定位机构使得抓取机构能够稳定、顺利的夹取工件,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昀,邵中伟,王宁宁,张凯,韩亮亮,李彭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专利分类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