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玻璃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生产玻璃面板时,通过连续输送线输送产品到各个工位进行各工序的加工制造。自动化程度越高的生产线,其输送线也越多。厂房车间内因为需要布置连续不断输送线,不方便工作人员和/或转运车辆通过。
2、专利cn115180403a公开了一种玻璃生产线避让输送装置及方法,其中沿玻璃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收片装置、前升降装置、过渡装置、后升降装置和发片装置,收片装置用于接收原片生产线的前端辊道输送的玻璃片,发片装置用于向原片生产线的后端辊道输送玻璃片,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之间形成避让通道,由此实现行人、叉车能够从避让通道穿过生产线随时通行。
3、然而,在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为了形成避让通道,需要设置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导致玻璃生产线的整体结构较为庞大和复杂,并且生产线一部分位于高处或地下,增加建设难度和成本,也不便开展监测和检修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输送装置,以解决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在玻璃生产线中形成供行人和/或车辆通过的通道时,生产线结构较为庞大复杂并且生产线需要抬高或深入地下而造成不便。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玻璃输送装置,包括:
3、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组件、过渡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所述过渡输送组件包括:
4、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底座;
5、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导轨,所述导轨可沿所述输送方向滑动并能够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伸出;
6、过渡辊轮,设置于所述导轨;
7、第一驱动部,配置为驱动所述导轨朝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滑动,
8、从而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之间形成行人通道;
9、控制部,配置为响应于第一用户操作而控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停止工作。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部为把手;和/或所述过渡辊轮未配置驱动部件。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渡输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过渡辊轮之间的复位弹簧。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机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的第一辊轮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辊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
14、安装部;
15、设置在所述过渡输送组件和所述安装部之间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一侧通过枢轴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
16、输送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
17、第二驱动部,配置为驱动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枢轴转动,以使所述承载部在工作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切换;当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承载部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当处于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过渡输送组件和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车辆通道;
18、所述控制部还配置为响应于第二用户操作而控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承载部转动到所述翻转位置。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部为气缸,所述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部铰接,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承载部铰接;当所述气缸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承载部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所述气缸倾斜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载部之间;当所述气缸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承载部处于所述翻转位置。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送部为同步带输送组件。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三输送组件,所述第三输送组件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下游侧并包括:第二机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的第二辊轮以及驱动所述第二辊轮转动的第二电机。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机架提供所述安装部。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防护光栅,所述控制部配置为: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操作和所述第二用户操作以及所述防护光栅检测到行人或车辆靠近,发出报警提示。
24、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玻璃输送装置中,当行人需要从输送线通过时,可以进行第一用户操作而控制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停止工作,然后通过第一驱动部的驱动而在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之间形成行人通道;当车辆需要从输送线通过时,可以进行第二用户操作而控制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第二驱动部驱动承载部转动到翻转位置从而在过渡输送组件和安装部之间形成车辆通道。可以简单地实现行人和/或车辆从玻璃输送线通过,玻璃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玻璃输送装置无需抬高或深入地下。
1.一种玻璃输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为把手(28);和/或所述过渡辊轮(26)未配置驱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输送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0)和所述过渡辊轮(26)之间的复位弹簧(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0)包括:第一机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12)的第一辊轮(14)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辊轮(14)转动的第一电机(16);所述底座(22)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为气缸(38),所述气缸(38)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部(32)铰接,所述气缸(38)的伸缩端与所述承载部(34)铰接;当所述气缸(38)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承载部(34)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所述气缸(38)倾斜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32)和所述承载部(34)之间;当所述气缸(38)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承载部(34)处于所述翻转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36)为同步带输送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输送组件(40),所述第三输送组件(40)沿所述输送方向(x)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的下游侧并包括:第二机架(42)、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42)的第二辊轮(44)以及驱动所述第二辊轮(44)转动的第二电机(4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架(42)提供所述安装部(32)。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光栅(50),所述控制部配置为:响应于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操作和所述第二用户操作以及所述防护光栅(50)检测到行人或车辆靠近,发出报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