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4309发布日期:2023-10-08 02:0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原丝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


背景技术:

1、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又简称短切毡,它由玻璃纤维原丝短切成50mm左右长度后,无定向地均匀分布,经聚酯粉末、聚酯乳液粘结剂粘结而成的无碱或中碱玻璃纤维纺织制品,短切毡为一种增强材料。

2、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的生产过程中,需将玻璃纤维原丝输送至纱架上,目前,玻璃纤维原丝由原丝小车装载,需人工将原丝小车推到卸筒装置处卸筒,员工劳动强度大,且输送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纤维原丝的输送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纱装置,用于将用于承载原丝筒的运输车运送至卸筒装置上,送纱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抓取组件,以通过抓取组件抓取运输车,抓取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移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抓取组件运动;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至少部分与卸筒装置相对设置,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抓取组件将运输车转移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可运动地设置,以将运输车运输至与卸筒装置相对的待卸筒位置。

3、进一步地,送纱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盘,输送机构与转动盘连接,转动盘可转动地设置,以带动输送机构的至少部分转动。

4、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多个输送组件,各个输送组件均包括底托和输送带,输送带可运动地绕设在底托上,输送组件为多个,多个输送组件分为多组输送分组,各组输送分组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输送组件,多组输送分组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多组输送分组中的至少一组输送分组与转动盘连接。

5、进一步地,转动盘为多个,各个转动盘均可转动地设置,多个转动盘与多组输送分组一一对应地设置。

6、进一步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转动盘驱动连接,以驱动转动盘转动。

7、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和输送组件的分布方向与各组输送分组的两个输送组件的分布方向相同;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驱动轮驱动连接,第一驱动轮与转动盘传动连接,以使第一驱动轮带动转动盘转动;其中,与转动盘连接的各个输送组件均位于转动盘的外周面所在的环形面的内侧。

8、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底托,用于安装在支撑基面上,输送带可运动地绕设在底托上;第一检测部件,第一检测部件设置在底托上,第一检测部件用于检测运输车在输送带上的位置,以根据第一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输送带的启停。

9、进一步地,第一检测部件为多个,多个第一检测部件分为两组第一检测组;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两组第一检测组分别设置在底托的两端。

10、进一步地,底托和输送带均为多个,多个底托和多个输送带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第一检测部件为多个,各个底托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检测部件。

11、进一步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一移动导轨,第一移动导轨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第二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移动导轨上,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移动导轨,抓取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移动导轨上;抓取组件包括伸缩结构和夹持结构,伸缩结构与夹持结构连接,伸缩结构可伸缩地设置,以带动夹持结构运动;抓取组件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第二检测部件安装在夹持结构上,第二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夹持结构的位置,第二检测部件与伸缩结构连接,以在夹持结构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根据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伸缩结构的启停。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卸筒系统,包括上述的送纱装置,卸筒装置,送纱装置用于将运输车输送至与卸筒装置相对的待卸筒位置,以使卸筒装置对运输车上的原丝筒进行卸筒操作。

13、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纱装置,用于将用于承载原丝筒的运输车运送至卸筒装置上,原丝筒用于缠绕玻璃纤维原丝,送纱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抓取组件,以通过抓取组件抓取运输车,抓取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移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抓取组件运动;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至少部分与卸筒装置相对设置,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抓取组件将运输车转移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可运动地设置,以将运输车运输至与卸筒装置相对的待卸筒位置。通过上述设置,采用移动机构和输送机构即可完成将运输车移动至待卸筒位置处,无需人工将运输车推动至卸筒装置处进行卸筒操作,实现了运输车的自动化运输,提升了玻璃纤维原丝的输送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送纱装置,用于将用于承载原丝筒的运输车(100)运送至卸筒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31)为多个,各个所述转动盘(31)均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所述转动盘(31)与多组所述输送分组(200)一一对应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3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2)和所述输送组件(2)的分布方向与各组所述输送分组(200)的两个所述输送组件(2)的分布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2)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件(23)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检测部件(23)分为两组第一检测组(20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22)和所述输送带(21)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底托(22)和多个所述输送带(21)一一对应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1)包括:

11.一种自动卸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送纱装置用于将用于承载原丝筒的运输车运送至卸筒装置上,送纱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抓取组件,以通过抓取组件抓取运输车,抓取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移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抓取组件运动;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至少部分与卸筒装置相对设置,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抓取组件将运输车转移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可运动地设置,以将运输车运输至与卸筒装置相对的待卸筒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纤维原丝的输送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明,周志靖,王旭,陆洪良,裴梦健,沈春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